摘 要:番茄是常見的草本植物,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蔬菜作物,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為了提高其經濟與種植水平,使生產出的番茄有更好的性狀及抗性表現,文章從避雨栽培技術的方法展開分析,闡釋該方法下,對于番茄生長微環境的改變情況和對病害的影響方式,通過討論為豐富番茄栽培方式提供新的方法研究。
關鍵詞:番茄;微環境;病害;避雨栽培
番茄以其植物特點,有著廣泛的生長區域,無論是我國的南、北方地區,都有較大規模的種植。然而,番茄在生長過程中,受到病害等因素的影響較大,嚴重的阻礙了其自身經濟性狀的表現,降低了商品價值,常常給種植者造成經濟上的損害,所以,應從避雨栽培方式上尋找突破口,對番茄種植現狀做出改變。
一、番茄避雨栽培的主要方法措施
番茄的避雨栽培技術,是根據溫室大棚的種植技術延展出來的栽培方法。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番茄品種由于雨熱同期的氣候類型條件,經常會感染病蟲害疾病,出現較高的裂果、爛果率,不僅對經濟價值產生了影響,也會影響其市場價值的表現。
避雨栽培技術的出現與應用,可以改善番茄生長的微環境水平,以自身遮雨不遮風的技術特點,對生長中的光照、溫度、濕度等條件,進行有效且合理的控制,削弱環境因素對于發生病蟲害的誘導作用,使番茄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中生長,并盡可能的隔絕外界的病原傳播。
二、避雨栽培技術對于番茄生長微環境與病害發生的影響性
在避雨栽培技術下,其環境條件明顯區別于常規的栽培技術,并在以下的四點內容上,呈現出突出的差異性特點,形成特有的種植條件。
1.對于光照條件的影響
避雨栽培方式對于番茄光照條件的影響,應從光照強度與光照均勻程度兩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全面的對比避雨栽培技術與常規栽培方式的差異性。
首先,在光照的強度上,避雨栽培技術與常規的栽培方法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無論是晴朗天氣還是雨水天氣,由于避雨栽培的大棚種植方式的原因,必然在光照條件上明顯的弱于常規栽培方法。其中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避雨栽培在上午的光照條件表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在午后達到峰值時開始下降,整體達到90%的透光率,在雨天情況下,透光率略微下降,維持在85%左右。雖然光照條件有所降低,但其整體變化規律沒有發生變化,仍然能夠保證番茄的正常生長需求。
其次,在光照的分布均勻度上,棚內的光照水平隨著太陽高度角而變化,雖然在部分位置存在著光照分布上的差異性,但不會造成顯著的影響,可以忽略。
因此,雖然在光照條件上,避雨栽培會對番茄生長條件進行削弱,但不會對其正常的光合作用造成影。
2.對于溫度條件的影響
在溫度的影響下,避雨栽培在陰雨天氣的影響較小,但在晴天時,地溫與環境溫度與常規栽培方式的差異性顯得較為明顯。
首先,在地溫的變化上,與光照條件的變化成正比,隨其波動而產生變化。在地表5cm范圍內,地溫的變化水平較大,并以11:00為分水嶺,之前會高于常規栽培,而達到峰值后,會隨著光照水平的降低,逐漸低于正常方式下的地表溫度。這種對于溫度的控制,使得番茄在夏季的生長過程中,能獲得更好的地溫條件,使其得到比常規環境下更加優越的生長條件。
其次,在避雨栽培技術條件下的棚內環境溫度,與前者一樣呈現出單峰曲線圖,并同步在正午達到峰值。在避雨栽培的方法下,有著明顯的溫度變化差異,在一日的溫差表現上,差值明顯比常規露地栽培更加突出,不過,溫差較大的情況,更有利于番茄的碳水化合物積累,使得在此種栽培方法下培育出的番茄品種表現出更具優勢的市場價值,果實質量得到到提升。另外,在避雨栽培方法下,單株番茄在不同部位的環境溫度也表現出明顯的不同,呈現出自上而下的溫度遞減趨勢,這種現象不會對番茄的生長造成明顯的影響。
所以,無論是地溫還是室溫,避雨栽培方式都與常規栽培展現出差異性,而這種表現也是提高番茄整體生長性狀、果實價值的主要優勢。
3.環境濕度變化的影響
濕度水平受到外界環境的明顯控制,即使是采用避雨栽培技術,在雨水天氣時,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土壤墑情也會增加。但作為避雨栽培的核心要點,也在降雨中體現出來,整體的濕度水平,會在雨水天氣比常規栽培技術下降將近15個百分點,有效的控制了環境濕度條件。在脅迫條件相同,病害抗性相同的情況下,降低了番茄生長環境的濕度,可以顯著的減少番茄對于病害、蟲害的感染情況,從側面提高自身的抗性水平和經濟價值,這也是避雨栽培技術優于常規栽培方式的重要表現。
4.番茄病害發生情況的分析
在番茄的生長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來自病害脅迫條件的侵擾,而一旦感染病害,是無法通過藥物手段治愈的,會對其整個的生長發育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這也需要相關的農技操作人員加強重視程度,盡可能的將病害發生幾率控制在最低的水平,保證番茄整個生長周期的健康。
近年來,隨著整體氣候環境逐漸變暖,病害的傳播空間也在逐漸的擴大,在特定地區,原本并不存在的病害也在出現抬頭的趨勢,并且病害還在以微生物的繁衍進化速度發生著變化。這就要求農業種植者應當從濕度的角度進行控制,盡量縮小濕度范圍,不為病害的滋生創造環境。
在番茄的生長過程中,葉霉病、早晚疫病、青枯病都是影響生長的主要病害形式。由于我國的氣候類型決定了雨熱同期的環境條件,雖然為植物生長帶來的良好的環境,但也會為病菌的滋生創造條件,因此必須在番茄的種植過程中,應用避雨栽培方法,在高溫、多雨的夏季對環境條件進行控制,降低相對濕度的同時,對溫度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采用避雨栽培技術方法,可以將番茄與雨水隔離開,減少了通過雨水、葉片的病害傳播,為番茄創造相對更加封閉無菌的生長環境,并以此為基礎,盡可能的降低出現番茄疫病的可能,提高種植水平,增加經濟價值與市場價值。
三、結語
通過避雨栽培方式的影響,使得番茄的生長微環境條件下,溫度、水分條件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并進一步的提高生長過程中的生命力,提高了整株植物對于病害的抗性,使得抗逆性水平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但在進行避雨栽培的操作中,應當注意光照條件的降低,盡可能的避免光照不足對植株造成的損害。
參考文獻:
[1]高安忠,徐明飛.浙中高山番茄夏季大棚避雨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17(19):6-8.
[2]潘環香.日光溫室番茄病害防控的關鍵時期[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02):132+97.
作者簡介:劉晶(1988-4-),女,籍貫:陜西渭南人,學歷:本科,畢業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現有職稱: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