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月蘭 徐楠 陳文紅
摘 要:只有進一步對大豆栽培技術進行提升,對大豆的質量和產量進行增加,才能全面提升和滿足人們對健康食物的標準和需求。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對大豆的栽培技術進行研究也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本文將對大豆栽培前的準備工作和栽培中的管理展開研究,進一步探索大豆的病蟲害防治,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下對于大豆栽培的高產高質發展有著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大豆;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大豆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在我國很多地區均有大豆的栽培,經過實際研究發現,大豆在我國至少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同時大豆也是食用油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具備較高的營養價值,所以也被眾多營養學家所關注,將其稱之為“豆中之王”。大豆籽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經過加工轉變為多種食物。所以本文就將進一步加強對大豆栽培技術的研究,詳細探索對大豆的病蟲害防治,以期在對大豆種植效益進行提升的同時,實現對廣大種植戶效益經濟效益的提升。
一、大豆的栽培技術
1.栽培前的準備工作
廣大種植戶要想對產量目標進行提升,就需要加強對選種工作的開展。要注重選擇一些品質更高的大豆種子,通過這種情況確保種子在生長后期豆苗能具備更顯著的生長耐性。并且種子自身的品質也將對大豆生長環節中的抗病性和抗逆性有著極大的幫助。所選取的種子應該保證顆粒飽滿,選擇沒有被蟲子啃咬過或是沒有其他問題的高品質種子。所謂的高品質種子指的就是自身純凈度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發芽率不低于百分之九十。種植人員在實際播種前還應該對選用而定土壤地塊進行考察,最好選擇一些過去種植中沒有出現過病蟲害的地塊,通過這種方式保證大豆根系的健康,在此環節中還應該對有機肥料和化肥的使用進行權衡分析,在對大豆進行種植的環節中,只有保證肥料的充足,才能為更好的保證大豆產量和質量得到更有效的提升。在播種前可以借助濃度為百分之三十五的甲基硫環磷,根據大豆種子的重量進行有效的混合,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避免大豆栽培中經常出現的孢囊線蟲帶來的負面影響。
2.大豆栽培的科學耕種
大豆栽培的耕種可以借助有效的對耕作層土壤進行翻動,促進深層土壤的熟化,可以幫助土壤中出現的團粒結構進行松動,提升深層土壤街空氣的接觸,進一步提升其通透性,這對于有機質在土壤中更快的分解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不僅能實現對土壤自身的肥力進行強化,同時對于大豆對土壤中營養的吸收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并且有規律的開展耕種工作也可以對大豆植株周圍的雜草進行有效清除,降低雜草對農作物養分的吸收,對于大豆植株患病率的提升也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要想保證大豆植株的穩定生長,還應該對耕作進行進一步優化,適當對大豆種植周期中輪作其他作物,這項工作的開展對于豆科植物自身機制的調解也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有助于土壤中毒素的排出。在秋季也需要對土壤土壤進行必要的深翻,在土壤墑情較差 時候,也應該開展必要的鎮壓保墑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對作物進行更有效的保護,防止土壤出現低溫受凍的情況。在這一工作中還應該對作物生長的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完善,確保大豆植株在雨量較大的季節不會出現洪澇問題,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強對排水問題的有效監督,在雨水較少的時候適當增加灌溉次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作物在生長的環節中不缺乏水資源和影響。
二、大豆栽培鐘的病蟲害防治
1.大豆栽培中的病害防治
大豆在生長環節中很容易感染灰斑病,這也將對成株時期的大豆產生十分不利的負面影響,毒害大豆幼苗或是大豆的根莖。患病的大豆一般會出現在葉子上,呈現半圓形的褐色病斑,成株上的病斑會逐漸呈現邊緣褐色、中間灰色的形態。在大豆植株患病的初期,可以在發病的初期對植株或是其他容易患病的地方進行噴藥,比如選擇濃度為40%的多菌靈膠懸劑或是濃度為50%的多菌靈可視性粉劑,兌100kg左右的水霧,間隔一周對大豆植株進行一次噴藥,反復進行兩到三次就可以對大豆植株的灰斑病請進行改善。此外,對于大豆霜霉病在預防的環節中,就可以借助和非豆科作物進行實現,所有這也要求廣大種植人員要加強對田間管理工作的重視,保證大豆生長環境的干凈和衛生,一旦遭受到霜霉病的侵害,種植人員也可以借助300倍液的乙磷鋁或是800倍液的甲霜靈進行田間噴灑,每公頃田間大約有四十千克的藥液就可以進行有效的防治。
2.大豆栽培中的蟲害防治
在大豆的幼苗時期,也很容易被大豆根潛蠅啃咬,這也很容易出現蟲卵對大豆植株根部的潰爛,最終對植株的生長造成影響。根潛蠅一般一年左右進行一次繁殖,蟲卵習慣在植株的根部進行過冬,第二年后開春的時候蟲卵也將逐漸生長,轉變為幼蟲,所以對于大豆根潛蠅的防治就要從幼蟲開始,按照種子的重量,將樂果乳油和水進行攪拌,之后在對大豆的植株進行有效的噴灑,在噴灑的環節中最好選擇根潛蠅生長和繁殖最為旺盛的季節,也就是每年開春的時候就對植株進行噴灑,借助有效的藥劑進行噴灑防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借助科學的手段進行大豆的種植工作,對于大豆的產量和質量進行提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在對大豆進行種植的環節中也應該選擇一些品質更為優異的大豆種子,并且加強對栽培過程中各個階段的管理,只有這樣咱倆才能確保大豆的種植管理得到更有效的開展。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對大豆的栽培技術進行研究也是一項十分必要的工作,因此在今后的農業工作中,除了要加強對上述問題的關注和重視,還需要對后期的植株養護工作進行完善,避免出現生長中的其他問題。希望通過對本文的研究,能對大豆的健康生長和種植提供更大的幫助,為實現農業經濟建設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儀秀琴,劉辰,付洪壘,齊冀.影響黑龍江省大豆種植效益的成本因素分析[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5,27(02):123-127+135.
[2]馬兆惠,車仁君,王海英,張惠君,謝甫綈.種植密度和種植方式對超高產大豆根系形態和活力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15,48(06):1084-1094.
[3]薛慶喜.中國及東北三省30年大豆種植面積、總產、單產變化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35):102-106.
[4]肖佳雷,趙明,來永才,李煒,畢影東,李琬.黑龍江省大豆栽培技術演變規律及發展模式[J].中國種業,2016,58(10):10-12.
[5]陸慧玲.淺談黑龍江省大豆高產栽培模式[J].大豆科技,2014,39(0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