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賽珠 樊英杰 仝倩倩 劉紅菊 喬綺竹
摘 要:本文利用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苗圃的溫室,選取鵝毛竹、佛肚竹、早園竹、箬竹和菲黃竹這五種觀賞性強的竹種為實驗材料,采用霍格蘭試劑對各竹種的不同節段分別在25%、50%、75%、100%濃度下進行培養。結果顯示在75%濃度下早園竹8至9節生長情況最佳,鵝毛竹、箬竹情況也較好。
關鍵詞:快繁技術
竹子自古就倍受中國人的喜愛,“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反映出人們對竹子的熱愛。竹子自古被文人雅客賦予精神氣節,在我國歷史文化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成為園林綠化的新貴。而北方,由于氣候寒冷干燥,竹子分布很少且多為人工種植。近年來,居住環境中對竹子的需求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觀賞性竹種,如鵝毛竹、佛肚竹、早園竹、箬竹和菲黃竹等,需求量更大,而這些竹種大多需要從南方引進成本高。為此,本項目要對多種觀賞竹的水培快繁技術進行研究。
水培植物主要以水為營養供應渠道,通過人工手段取代土壤,不用土壤或部分不用天然土壤, 而用營養液或固體基質加營養液直接向植物提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 可一次成苗的現代化育苗技術。該營養液能夠模擬植物根系環境, 可滿足植物整個生長過程所需的水分、營養、微量元素等[2~3]。
一、材料與方法
1.材料
在山西農業大學林學院苗圃內以及網購的竹子中,選取長勢良好的鵝毛竹、佛肚竹、早園竹、箬竹和菲黃竹若干,移至實驗室中進行處理。選取菲黃竹、佛肚竹1至2節、佛肚竹3至4節、鵝毛竹1至4節、鵝毛竹5至6節、鵝毛竹7至8節、早園竹1至7節、早園竹8至9節、早園竹10至11節、箬竹1至7節、箬竹8至9節、箬竹10至11節,分別置于以25%、50%、75%、100%霍格蘭試劑為營養液的水培箱中。每天持續通氣,每14天更新一次培養液,8周后觀察各竹節的生長情況。
2.霍格蘭試劑
營養液采用改良霍格蘭配方,由于本試驗用作無土栽培培養液,故用蒸餾水、各種元素及微量元素配置。營養液的配置必須根據植株所需的濃度、養分比例和酸堿度來配置, 嚴格按照元素用量來配置,具體可參考王楠楠的方法[4~6]。
二、結果與分析
用刻度尺對4、8周后的各竹種樣品測量長度,整理后的結果如下表1、2。
如表1所示,在水培4周之后,只有部分濃度下鵝毛竹7至8節、早園竹8至9節、早園竹10至11節、箬竹8至9節有生根的跡象,可能是由于竹子生根周期較長,導致大部分竹種前期生根情況不明顯。結合表2分析,可以看出原先有生根的竹種,繼續了良好的長勢,并長了明顯的新根,其中75%濃度下早園竹8至9節的生根情況為最優,如圖1所示,可以看到明顯的生根情況。在水培8周之后,早園竹8至9節在各濃度下,在之前的生長基礎上,又有了明顯得發育。同時,早園竹10至11節,在4周后也有生根情況,8周后更是在全濃度下都有了生根情況。箬竹8至9節也有生根,但情況不如早園竹良好。箬竹10至11節的生根情況也不如它8至9節的好。鵝毛竹5至6節、7至8節在75%、100%濃度下也有生根情況。菲黃竹和佛肚竹則在各濃度下都沒有明顯的生根,說明它們并不適合水培這種方法進行繁殖。
總的從培養液濃度的角度分析,鵝毛竹、箬竹、早園竹在75%濃度培養下,生根發育的情況最好;從竹節的角度分析,第8至9節的竹種生根發育情況最好;從竹種角度分析,早園竹的生根情況要優于于鵝毛竹和箬竹,佛肚竹和菲黃竹的最差。較前幾節的生根情況不良,可能是因為這些竹節自身內部的發育狀況不良。另外也有一些由于選取的竹節過長導致生長所需的能量過多,而生根部分過少不足以滿足所需生長能量而死亡。
三、結語
本文通過水培培養鵝毛竹、佛肚竹、早園竹、箬竹和菲黃竹后發現,早園竹、鵝毛竹、箬竹都可以利用此方法進行快速繁殖,菲黃竹和佛肚竹不適宜使用此方法進行快速繁殖。所以在品種的選擇上,早園竹為最優品種,鵝毛竹、箬竹為可選品種,菲黃竹和佛肚竹不建議選擇。在培養液的選擇上,以75%的霍格蘭試劑作為培養液是最優選擇,100%為可選濃度,25%、50%不建議選擇。在竹子節段的選擇上,8至9節為最優選擇,10至11節、7至8節為可選節段,其余節段不建議選擇。
參考文獻:
[1]田利華,王麗萍,勞棟添,江法源,張和順.蔭生花卉的水培技術試驗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8,34(05):4-6.
[2]邵興華,熊佳文,季天委.無土栽培常用營養液及應用綜述[J].東北農業科學,2018,43(02):40-43.
[3]劉慧超,龐榮麗,辛保平,楚曉真.蔬菜無土栽培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09(01):34-35+37.
[4]王楠楠,林靈.南方紅豆杉無土栽培營養液配方選擇分析[J].鄉村科技,2017(25):48-49.
[5]尹華.室內花卉水培技術[J].熱帶農業科學,2002(03):35-40.
[6]陳常理,韋茂兔,朱開元,沈福泉,金關榮.幾種觀葉植物的水培技術[J].北方園藝,2009(03):188-190.
指導老師: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