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優質稻‘佳輻占在莆田種植的特征特性和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佳輻占;高產;栽培技術
‘佳輻占是廈門大學水稻育種組采用一種自創的優質稻品種選育方法育成的優質早秈稻新品種。2003年1月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佳輻占在莆田早季的產量水平約400~500㎏/667m2,晚季約400㎏/667m2左右。它集豐產、優質、大粒、抗病等性狀于一體,是一個較有特色和應用前景的優質早秈稻新品種。該品種飯冷不回生,適口性較好, 做干、稀飯皆宜,深受農民好評。同時可用做應急儲備種。
一、特征特性
‘佳輻占屬遲熟早秈常規水稻新品種,早季全生育期平均123 d,一般3月10日播種,4月10日移栽,6月10日始穗,6月16日齊穗,7月13日成熟。晚季全生育期平均118d,一般7月1日播種,7月22日移栽,9月24日始穗,9月30日齊穗,10月28日成熟。
二、農藝性狀
株高約105 cm,株型集散適中,莖態緊湊,劍葉短直,葉色濃綠,莖稈粗壯堅韌,谷粒細長;前期生長旺盛,后期長勢良好,抽穗整齊,成熟期青枝臘稈,后期轉色好,熟色好;分蘗力略低,成穗率高,每畝有效穗19~22.5萬穗,單株有效穗9個,平均穗長22~28 cm,平均每穗總粒數106粒,結實率89%,千粒重28 g;熟期轉色好,較抗倒伏,適應性廣;抗病性強,中抗稻瘟病,后期田間紋枯病發生較輕,抗白葉枯病,輕感稻瘟病、紋枯病。
三、栽培技術
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早季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種,每畝播種量5 kg左右,種子選擇晴天將種子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消毒,浸種1 h后,先撈去浮在水面的秕粒種,12 h后再用濃度300 mg/L的多效唑藥液浸種處理6 h。將種子洗凈催芽,露白時播種,采用塑料軟盤育秧,塑料薄膜保溫。播種前將催好芽的種子拌入適量水稻種子包衣劑, 然后均勻播種,秧齡30 d左右。晚季倒種應根據各地具體情況播種,秧齡控制在15 d左右,立秋前插秧。
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田塊作秧田,每667m2施45%三元復合肥(N:P2O5:K2O=15∶15∶15)15 kg作底肥。秧田1.5~2.0葉期每667m2施速效復合肥10~15 kg作“斷奶肥”,2.5~3.0葉期施尿素10 kg作促蘗肥,在插秧前3~4 d施尿素5~7 kg作“送嫁肥”。施肥時畦面應保持淺水層,切忌干施而燒苗。
水管上掌握播種后到1葉期以前,保持畦面濕潤,做到“晴天滿溝水,陰天半溝水”,插秧前3~4 d排水,以便插秧時起秧。1葉1心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20 g對水60 kg噴霧。1葉期要防治二化螟、稻飛虱、葉瘟病,每667m2用杜邦“康寬”(有效成分:氯甲苯酰胺)10 ml加80%吡蚜酮·烯啶蟲胺6 g加75%三環唑粉劑40 g對水30 kg噴霧。移栽前3~4 d施“送嫁藥”防治二化螟、稻飛虱、葉瘟病等。
2.合理密植
‘佳輻占株型直立緊湊,分蘗力偏弱,所以采用拋栽時密度宜適當密一些,一般667m2拋標準秧盤40~42盤(561孔有苗率在95%以上),約2.2萬叢,每667m2基本苗4.4萬左右,有效穗約20~24萬。采用插植時,規格為16.7cm×16.7cm,每667m2插足2萬叢,每叢3~4株。
3.肥水管理
‘佳輻占前期耐肥,分蘗力偏弱,施肥時應采取“前促、中穩、后控”的原則,尤其是前期氮肥要足要重,促其早分蘗,提高成穗率,為高產豐產打好基礎。基肥可結合耙田施用,占總施肥量50%。每667m 2 施純N11.5kg、P2O56 kg、K2O8 kg,N:P:K= 1:0.5:0.8。具體施肥是:667m2施17%碳酸氫銨 40 kg、12%過磷酸鈣25 kg作基肥;拋(插)秧7~10 d 內追施復合肥30 kg、60%氯化鉀7.5 kg,配合拋秧除草劑作追肥;烤田復水時667m2 施復合肥10 kg,此后不再施肥,防治后期貪青倒伏。
灌溉采取“淺水促蘗、夠苗(或到時)烤田,干干濕濕到成熟”的管水原則,即薄水拋秧,淺水勤灌促分蘗,夠苗(667m 2約有20萬苗)或到時(約拋秧后 20 d左右)進行清溝烤田控蘗壯根,為了促進根系深扎防倒伏,一般都進行二次烤田,第2次烤田掌握田間出現麻絲裂為宜,然后復灌。幼穗分化至開花期保持淺水層,灌漿至成熟干濕交替,后期不宜過早斷水,以增強根系活力防早衰,增粒重。在小穗90%以上成熟時才收割,以確保優良的稻米品質。
4.綜合防治病、蟲和鼠害
‘佳輻占抗逆性強,田間表現為中抗稻瘟病和紋枯病,高抗稻瘟病和南方黑條矮縮病。稻縱卷葉螟、螟蟲、稻飛虱等蟲害也相對較輕,抗倒伏、耐肥性強。但拋秧田因稻叢排列紊亂無序,田間蔭蔽、濕度大,有利于紋枯病和稻飛虱發生發展,要加強田間檢查。
主要病蟲害有“三蟲二病”,即二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紋枯病。根據植保部門的測報,適時防治。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委托專業植保隊伍對病蟲害進行專業化統防統治。插秧后15~20 d重點防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稻飛虱、紋枯病、稻瘟病等,選用75%三環唑40 g加10%吡蟲啉15 g兌水30 kg噴施;稻瘟始發病期及時用藥;破口抽穗期應綜合防治螟蟲、稻 飛虱、卷葉螟、稻瘟病、紋枯病等病蟲害;防穗頸瘟應選用75%三環唑在破口期至抽穗始期和齊穗期噴藥預防各1次,噴藥時可加入愛苗乳油以有效地兼治稻曲病和后期早衰,同時加入80%吡蚜酮·烯啶蟲胺10 g兌水50 kg噴施兼治卷葉螟和稻飛虱,還可結合根外施肥。老鼠對優質稻危害特別嚴重,整個種植期間,特別是播 種期、幼穗分化至成熟期要慎防鼠害,確保豐收。
參考文獻:
[1]張寶葛.優質稻佳輻占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福建農業,2010,5.
[2]左永清.浦城縣農田水稻油菜輪作關鍵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7,35(1):13-15.
[3]周琦.佳輻占作中稻——再生稻低留樁種植表現及豐產栽培技術[J].福建稻麥科技,2012,3:48-49.
[4]余昌夏.天優3301作煙后稻機械化插秧高產栽培技術[JJ].福建農業科技,2014,8:38-39.
作者簡介:韓向亮(1971-),男,籍貫:福建莆田,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區拱辰辦農業服務中心,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