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銀 方迎宏
摘 要:農業生產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其中會涉及眾多環節與內容,病蟲害防治工作就其中之一。在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方面,病蟲害防治工作所發揮的作用相當重要,同時也可促使糧產量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現代社會在針對農業病蟲害進防治的過程中,會有多種缺陷與不足存在,這對農業生產的進一步提升造成較大阻礙。在全新的發展形勢之下,我們需要針對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不斷的強化。本文主要針對寧夏農業病蟲害防治現狀以及建議,進行進一步分析,這是促使病蟲害防治工作在農業中的到進一步開展的重要前提。
關鍵詞:病蟲害;農業害蟲;防治建議
傳播范圍相當廣是農業病蟲害的明顯特征,尤其是在潛在危害性方面,農業病蟲害也占據較大比例,會嚴重影響到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農業病蟲害治遵循的主要原則。病蟲害預測、診斷以及治理等,是在防治病蟲的主要著眼點。首先,我們需要針對寧夏地區農業病蟲害工作的防治現狀進行客觀分析,然后針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將科學的依據提供給農業,進行一系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一、農業病蟲害防治的現狀
1.大量使用化學農藥
通過對寧夏地區現階段農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后可以發現,對化學農藥的過度依賴是其主要問題。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大量的對化學農藥進行使用可實現對上述現象的直觀體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在上述原因的影響下會受一定程度的影響。
農產品的生產質量,在使用化學農藥的同時,會呈現出不斷降低的狀態,尤其是綠色食品的質量標準并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滿足。在防治病蟲害過程中,如果使用化學農藥頻率較高,就會激發病蟲害的抗藥性,不斷加大防治工作的難度。周圍地區的環境生態平衡也會受到化學農藥的影響,動植物以及生物多樣性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破壞。
2.農業防治技術落后
病蟲害對農業種植的影響可以說是相當嚴重,農民在長期的生產種植中,可結合自身經驗實現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不斷掌握。但是受到農業現代化不斷提升的影響,傳統的種植經驗在面對現階段農業種植存在問題的過程中,并不能從真正意義上滿足農業所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新興的農作物以及新出現的病蟲害,都對傳統種植經驗提出全新的問題與挑戰。
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家以及政府始終對農業把持著高度重視的態度,尤其制定相關的策略與制度實現對農業生產得保護。部分地區受到經濟以及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還不能實現對農業種植技術的全面推廣。所以說在種植以及防治病蟲害的同時,還在使用較為落后技術手段。上述現象都是導致農業種植,長時間內不能得到較快發展主要原因。
二、農業病蟲害防治策略
1.預測預報病蟲害
在控制農業病蟲害過程中,預測預報工作是重要的基礎與前提。實現對病蟲害預報預測工作需求的滿足,可促使病蟲害防治工作實現順利開展的目標。 這對病蟲害預測預報管理人員工作提出一定要求,首先是必須針對農業病蟲害預防預測工作技術,進行全面熟悉與掌握。并且提升自身對知識的利用能力,在不斷拓寬知識覆蓋面的同時,保障病蟲害預測工作的及時性。促使預測預報工作的重要價值與作用得大限度的發揮。
2.增強技術宣傳與培訓
借助必要的措施與手段,不斷加強農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宣傳工作,也是改善農業病蟲害工作的重要手段。我們可在這一過程中對多種方法進行使用,下面對其進行細分析。首先是針對農業種植園區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這部分人員長期處于生產第一線,在增強技術人員防治技能的同時,其病蟲害防治水平也會到不斷的提升,病蟲害防治技能宣傳與普及的目標也可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現。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水平,會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大幅度提升的狀態。
其次是需要針對農民進行一系列的宣傳與培訓工作,幫助農民樹立正確的意識,充分認識到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防治過程中,可借助推廣、電視以及廣播等多種渠道,促使病蟲害防治技術宣傳工作獲取理想的效果。最后是在宣傳與培訓工作時,必須滿足深入人民群眾這一目標。并且針對防治工作的調查與研究工作進行不斷深化。
3.提高農藥質量管理
在實際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針對農藥安全進行管理與宣傳工作,有意識的提升人民群眾在使用農藥過程中的安全意識。針對農藥市場所進行的監管工作,也在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現階段受到多種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們并不能實現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完全杜絕,如果發現上述現象存在,我們必須對營銷人員進行大力度的懲罰,從根本上促使人民群眾的利益的保障。
在增強人民群眾針對農藥安全使用的意識方面,所進行的宣傳與培訓工作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人民群眾的那用藥水平進行提升是上述工作的主要目標,同時也可不斷降低用藥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從根本上實現對農業產品質量以及安全的保障。
4.綜合防治病蟲害
全面掌握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是順利實現控制農業病蟲害目標的基礎與前提,這對病蟲害防治水平在整體上的提升有積極意義。首先,我們需要針對抗病蟲能力強的品種進行培育,這是增加無公害農業產品價值以及作用的重要手段。化學農藥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一系列破壞,也可在上述條件得以滿足的同時不斷降低。在全新的發展形勢下,農業科研部門所面對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不斷增強對抗病蟲害新品種培育力度,是農業科研部門日常工作的組成部分,最終實現對抵抗病蟲害全新品種的順利培育。
三、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在實際治理病蟲害之前,我們需要針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全面、充分的認識。然后從自身的思想上提高防治工作的意識,在不斷提升抗御病蟲害能力的同時,病蟲害的損失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減輕,這是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在不斷應用過程中,我國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已經取得較為豐富的經驗與理論,但是還會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于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這要求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必須針對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不斷的深入與研究,并且不斷的加大農業病蟲害防治策略創新的力度。
參考文獻:
[1]馬俊華.現階段農業病蟲害防治現狀與建議探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4):91-91.
[2]張旭.寧夏中藥材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36):95-95.
[3]王文仁.寧夏林木病蟲害發生現狀及治理對策[J].農業工程技術,2016,36(2):28-28.
作者簡介:王光銀(1965-11-),男,漢族,寧夏賀蘭縣,大專,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基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