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君

摘 要:本文立足于五華縣林業生態建設現狀分析,找出在林業生態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健全林業生態建設的對策和建議,對更好地處理林業生態保護與發展的關系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生態林業;五華縣;林業生態建設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因此,要理清五華縣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現狀和不足,尋求相關的保障措施,是促進五華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健康發展的有力舉措。
一、五華縣林業生態建設發展現狀分析
1.地理位置。五華縣,是中央蘇區縣,也是一個“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扶貧大縣,地處廣東省東北部,韓江上游,是廣東東部丘陵地帶的一部分。全縣地形成為菱形,總面積32.26萬公頃,占廣東省國土面積的1.47%,森林覆蓋率 70.74% ,行政區總人口約150多萬人,常住人口108萬人。
2.林地資源開發情況。五華縣有林業用地面積23.7173萬公頃,占縣域面積的73.71%;其中有林地面積22.63萬公頃(生態公益林13.60萬公頃),樹種主要有馬尾松、杉及木荷、紅(米)錐等。五華縣現有森林公園有15個,其中省級1個,縣級3個,鎮級13個。總面積有2167.45公頃。五華縣境內自然保護區共有11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1個,市級自然保護區10個。
3.五華縣林業生態建設中現狀
(1)大力培育森林資源。近年來,五華縣積極響應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的號召,大力推進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推進四大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的同時,繼續深入開展“縣城周邊三萬群山森林圍城工程”,啟動實施“公路沿線三十萬群山綠化工程大行動”,有序推進以“森林碳匯、森林進城圍城、生態景觀林帶、鄉村綠化美化”為主的林業四大生態重點工程建設工作。近五年來五華縣碳匯造林總面積累計4.56萬公頃,森林撫育面積達9.64萬公頃,造林與撫育的作業總面積占五華縣林地面積的59.8%,大大地提高了五華縣森林資源的整體質量(見表1)。
(2)大力發展林業經濟產業。多年來,五華縣按照省委、省政府“生態建設產業化和產業發展生態化”的林業發展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林業產業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經濟林、木材加工業、林木種苗業等產業門類,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開辟了廣闊道路。據統計,五華縣已種植桉樹46.32萬畝,年產值53113萬元,種植油茶8.47萬畝,年鮮果產量0.0202萬噸,年產值10173萬元,種植珍貴林木1.29萬畝,年產值7580.3萬元。
(3)多政策組合推進森林旅游。在實施森林旅游開發過程中,五華縣堅持“保護與開發并舉并重,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的原則,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規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森林生態旅游。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方式,開發森林旅游產品,形成了特色的森林旅游線路。五華縣新興森林旅游備受青睞,如雙龍山旅游景區、新豐寨農旅園等森林旅游市場火爆。
4.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現階段五華縣林業生態建設所面臨的問題也日漸凸顯。
(1)發展思路需要切實轉變。近年來,五華縣在造林綠化等林業生態建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強了生態文明建設。但是長期以來的發展思路是以經濟建設為主,當發展經濟與生態保護產生矛盾時,往往更傾向于發展經濟。在決策過程中,發展的思路還需要切實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資金投入不足。雖然國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到林業生態建設中,然而,隨著林業生態建設涉及到造林難度越來越大,營林護林任務日趨繁重等問題,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導致森林撫育成本的上升,影響撫育的進度和質量。因此對于龐大林業生態建設要求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3)生態補償機制不夠完善。由于目前還未建立完善的生態補償機制,加上五華縣是山區大縣,同時也是貧困大縣,財政較為困難,雖然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資金用于林業生態建設,但五華縣林地面積較大,難以起到較好地成效。
(4)社會參與積極性不高。林業資金投入和周期相對較長,投入成本大,回收慢,經濟效益不明顯,社會參與積極性不高,這也制約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
二、完善林業生態建設的對策
進入新時代,林業部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總目標,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總任務,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五華縣林業部門要積極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傳統的發展思路。
1.堅持全面協調發展,拓展林業發展新空間。五華縣在實施鄉村綠化美化工程中,要重點抓好四旁植樹、村屯綠化、庭院美化等身邊增綠行動,著力打造生態鄉村。通過建設一批特色經濟林、花卉苗木基地,確定一批森林小鎮、森林人家和生態文化村,加快發展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等綠色產業,促進產業興旺和生活富裕。
2.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目前五華縣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為了保證社會經濟和生態建設齊頭并進,林業部門要積極探索適合本地的林業投資融資機制和生態補償模式,以鼓勵更多社會企業家及個人參與到林業生態重點項目建設中來。
3.堅持不懈推進林業改革。五華縣在林業改革進程中,要敢于在關鍵領域尋求突破,繼續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盤活林地資源,大膽創新產權模式,拓展集體林經營權,健全林權流轉和抵押貸款制度,以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林業建設。
4.采取措施重點保護森林資源。五華縣要通過林地專項整治、紅線行動等一系列的活動,迅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和推進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嚴厲查處并進行反面宣傳,對破壞的林地要求嚴格按標準進行復綠,對全縣林地資源采用高科技進行動態監測,確保全縣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
三、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因此,林業生態建設是未來林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在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五華縣要切實把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為建設美麗中國、維護全國乃至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23.
[2]祝偉友. 九三管理局生態林業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2.
[3]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