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正端
摘 要:杉木又名沙木,屬于杉科,其生長于我國南方,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居多。杉木的功能很多,其不僅可以美化環境,綠化城市,還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其經濟效益主要是源自杉木的藥用價值,不單是這樣,杉木還可以作為建筑材料供人們使用。因此,本文對杉木的種植技術、以及杉木投資效益等進行探討。
關鍵詞:杉木價值; 造林技術; 投資效益
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社會不斷進步,基礎建設不斷增多,在建設過程中對木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對現有的森林資源亂砍濫發,沒有加以保護,導致森林資源匱乏。因此,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開發、種植新的森林資源,保證我國發展過程中對木材的需求。杉木是我國森林資源的重要部分,有著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具有極強的開發性,我們可以增加杉木的種植面積,來實現其價值,發揮其優勢,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杉木造林技術多種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整地除雜、苗木管理技術、施肥管理、防治病蟲害等。只有在種植的過程中,采用先進的種植方法和科學的管理手段,才能保證杉木的成活率,使其實現自身價值,發揮優勢,進而取得經濟收益,促進經濟發展。本文主要針對杉木的造林技術和杉木的投資效益進行分析。
一、杉木造林的主要技術分析
1.整地除雜
植被的大部分養分都源自于土壤,因此,要是想保證杉木的成活率和質量,在種植杉木之前,我們必須對種植的土地進行清理、平整。在整理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仔細,注意細節的處理,如清除田間的枯草、保證土壤的濕度、保證土壤的松弛度等等。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地形來選擇土壤開墾的方式。如山地丘陵地區,為了防止土壤開墾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問題,我們開墾土壤的過程中應保留開墾,再局部整地。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們也可以采取穴墾的方式來開墾。為了保護我國有限的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我們通常情況下不會采取煉山的方式進行杉木造林,這樣有利于保護土壤,保證杉木的質量以及成活率,從而更好地實現其價值。
2.苗木管理技術
苗木管理技術涵蓋的范圍較為廣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即苗木的選擇、苗木管理、定植等。首先,我們在選擇幼苗時,通常選取根系發達、枝繁葉茂的幼苗,規格在高35cm、地徑0.3cm以上。在選擇幼苗的時候一定要嚴格、仔細,選取優良品種,這是杉木種植技術最基本的一項工作。其次,在種植杉木之前,我們應該預先將苗木搬運至栽種地點,由相關工作人員對幼苗進行技術處理,運抵栽種地點后,將幼苗排列整齊,及時進行固土和濕潤,并保持通風。最后,是苗木的定植,定植要選好時間,通常都是在2、3月份對杉木的幼苗進行定植。
在杉木的種植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三埋兩踩,固定好穴徑值,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坑穴內部的濕度,達到杉木的成活所需的要求,保證杉木的質量和成活率。如果種植地的條件較好,在選擇幼苗時,我們可以選取一些大、中型幼苗進行栽種,設定好種植密度;如果栽種地的條件相對較差,則要求我們選取一些小型的幼苗,并做好幼苗后期的撫育工作。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應科學的種植,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使杉木的種植密度和杉木的產量、質量相匹配。杉木的根系發達,會不定發芽,為了保證幼苗的成活率,防止不定發芽,我們在栽種時,應將幼苗深種。
二、杉木后期的撫育和管理
1.除草和培土
在完成幼苗的選種、栽種后,我們還要對其進行撫育、管理,這一過程是杉木得以健康生長的關鍵,直接關系著杉木的質量和成活率。撫育管理主要包括定期清除田間雜草、對幼苗進行施肥和后期撫育等。
杉木幼苗在成長的初期,我們的主要工作是為幼苗松土和定期清理雜草。杉木幼苗在種植初期,其主要根系發育不明顯,但是側根很多,這些側根也極易浮現在地表面。因此,我們在除草和松土的過程中,要認真細心,不宜挖的過深,否則很容易傷到杉木的根系,從而導致杉木的死亡。為了保證種植地土壤的養分,使其順利的輸送給幼苗,在撫育時,一定要確保除草、松土兩項工作的同步性。對幼苗除草后要進行培土,將清除的雜草填放在幼苗的根部位置,這樣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保持土壤的濕潤,滿足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在除草時,要避開陰雨天氣,選擇晴朗天氣除草,這樣可以避免降水帶走土壤的養分,保證杉木的健康生長和成活率。
2.補植除蟲
由于在杉木造林的初期幼苗的發育情況不穩定,往往會出現幼苗死亡的現象,因此,在做好幼苗撫育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幼苗補植的事宜,以保證杉木的覆蓋率和成活率。在杉木幼苗成長的初期,一定要做好對坑穴的消毒工作,在幼苗的成長初期,很容易出現一些病蟲,為保證杉木幼苗的健康生長,我們應及時清除附著于幼苗的病蟲。如果發現幼苗病死或者受病應及時進行處理, 做好杉木幼苗的補植工作,對于受病嚴重的幼苗,可采取適當手段將其銷毀,防止影響其他幼苗的生長。
3.施肥
在杉木幼苗生長的過程中,對其施肥必不可少。施肥的時間也極其講究,因此在對杉木的幼苗施肥時,我們應選好時節,在幼苗栽種的當年一般不施肥,通常是第二年春天開始施肥。根據種植地的土壤肥力和幼苗的發育狀態,我們主要采用穴施、溝施兩種方式施肥。若種植地的土壤較好我們通常采用溝施的方式施肥,反之,我們則采取穴施的方式施肥。這兩種方式均能使杉木健康的生長保證成活率。此外,在給杉木幼苗施肥的過程中,應選好肥料的種類和化肥的用量,避免因選肥不合理和劑量問題而導致作物死亡,影響成活率和覆蓋率。
4.有效控制病蟲害
杉木很容易受到病害的破壞,因此,在種植的過程中,我們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植被被破壞。但是,一旦受到病蟲害的影響,如炭疽病、生理性黃化病、細菌性葉枯病等,便會影響杉木的健康生長,甚至干枯,嚴重的會導致杉木樹死亡。因此,必須采取強有力的控制措施,積極預防,及時對苗木進行檢疫,在選擇苗木時,選取優良品種,采取多種手段相結合的治理措施,以提高杉木的成活率和覆蓋率。
杉木的蟲害也是相當嚴重,常見的有雙條杉天牛、白蟻等。雙條杉天牛會導致植被的枝葉干枯、發黃,直至樹木停止生長,導致死亡,當蟲害大規模發生時,我們要及時焚燒枝干,殺死蟲害。白蟻對杉木的根莖、樹皮危害嚴重,我們可以采用甘蔗渣將其殺死。將甘蔗渣中摻入殺白蟻的藥劑,誘引白蟻,使其將摻入藥劑的甘蔗渣帶回蟻穴,以殺死蟻群。 在杉木造林的過程中,我們應及時進行防護,減少病蟲害對植被的危害,保證其健康生長,使他們發揮自身的功效。
三、杉木造林投資效益分析
1.經濟效益
杉木造林的成本主要包含人工費、幼苗采購費用、后期撫育費用和化肥除蟲等等,將這些費用合理的分配,可以有效地控制杉木造林成本,給種植地區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加快當地經濟的發展,提升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杉木造林可有效的緩解當地的就業壓力,杉木造林需要巨大的勞動力資源,幼苗選取、后期撫育等,可以吸取社會剩余勞動力,提高當地的就業率。
2.生態效益
擴大杉木造林的經營規模,不僅有利于改善種植地的綠化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我國的森林資源,還有利于貫徹執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生存環境,為我們的子子孫孫留下綠水青山。
3.社會效益
有效的擴大杉木造林的經營規模,不僅帶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還有社會效益。杉木渾身是寶,價值很高,我們應充分使其發揮自身的優勢。杉木作為木材,可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在杉木的種植過程中,我們可以將其有序種植,建造植物園或旅游區供游人觀賞,這就在無形中帶動了當地的旅游業發展,促進經濟的起飛,有效解決了勞動力過多的問題,緩解就業壓力,緩解社會矛盾。
綜上所述,我們總結出,有效的擴大杉木的經營規模種植地的經濟、生態以至于整個社會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進行杉木種植之前,我們一定要充分掌握杉木的造林技術和后期管理的相關知識。有效的擴大杉木造林的經營規模,不僅帶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還有社會效益。其不僅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地解決了就業問題,還改善了我們生存的環境,加了綠化面積和我國的森林資源,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者的統一,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黃達帥.杉木造林技術及其經濟效益分析[J].南方農業,2016,10(21):132-133.
[2]韋文波.杉木造林技術及投資效益的分析[J].吉林農業,2015(10):102-103.
[3]第18章 中國可持續發展中森林資源合理配置的有關問題分析與建議[A].中國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研究·森林問題卷[C].:,2002:53.
[4]馬祥慶,俞新妥,何智英,楊玉盛,劉愛琴,林開敏.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對杉木幼林生態系統水土流失的影響[J].自然資源學報,1996(01):33-40.
[5]吳長賢,葉連祥,毛玉明.杉木林撫育間伐與經濟效益分析[J].華東森林經理,1995(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