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玉米膜下滴灌技術是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一項節水灌溉施肥技術。大力發展玉米膜下滴灌技術,是實現我市現代農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過滴灌,可有效緩解我市長期春夏兩季農業用水緊張的矛盾。
關鍵詞:玉米 ; 覆膜 ;滴灌技術
玉米滴灌技術技術是先進灌水技術和栽培技術的集成,它能在作物需水的任何時候和地點,將加壓的水流經過濾設施濾“清”后,經過輸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灌水器將水分、養分均勻持續地運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供作物根系吸收。它既發揮了覆膜栽培提高地溫、減少棵間蒸發的作用,又減少了深層滲湖,可降低土壤蒸發和節約用水,達到綜合節水增產效果。
一、創建高標準示范區
根據我市的實際情況,加強對鄉鎮指導,選擇積極性高、愿意出錢出力,政府支持、農業等有關部門大力支持配合的鄉鎮創建1-2個百畝連片的高標準玉米滴灌示范區。通過培訓操作技術,把示范區建設成為效益顯著、影響面廣、吸引力大的高效農業示范區。
二、開展宣傳培訓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玉米滴灌技術,擴大社會影響,吸引各級政府、部門重視支持和農民、企業積極參與。大力開展培訓,充分發揮農業、植保、土肥部門的作用,技術人員重點對示范推廣區域內的農民進行培訓,讓廣大農民真正掌握和使用玉米膜下滴灌技術及維護方法,確保示范成功,以帶動推廣應用。
三、滴灌技術要點
玉米膜下滴灌就是把滴水器鋪于地表,農膜覆蓋其上的滴灌技術和農膜覆蓋技術有機結合的高效節水增產增效技術。玉米膜下滴灌不僅有效緩解了旱情,而且省工、節水、節地,肥料利用率高,病蟲害為害輕。滴灌玉米一般畝產在700-900公斤。與淹灌玉米相比,每畝平均增產60-80公斤,每畝節本增效50元左右,其中節水80-100方/畝。
(一)選種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地勢、土質選擇適宜的玉米品種,推薦應用密植品種,選擇植株葉片上沖,葉與葉之間的距離較大,雄穗較小,莖稈堅硬有彈性,抗倒伏,根系發達,在密植情況下空桿少,果穗大小均勻,禿尖較小,受陰雨寡照影響小,在肥沃土地上能充分發揮增產潛力,可簡化管理,適應機械化作業要求的品種。在我地區推薦品種有鄭單958、良玉88、良玉188、益豐29、沈玉29等 。
(二)整地與播種
由于滴灌技術對整地技術要求較高,在玉米收獲后,每畝施3-5噸農家肥,然后滅茬深松土壤后鎮壓。
當裸地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度以上時開始播種,膜下滴灌一般比裸地玉米早播種6-10天。
采用鋪設滴灌帶、覆膜、播種、施肥一體機,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噴除草劑、鋪膜、鋪設滴灌帶等作業。由于地膜自身的伸縮性,常導致苗帶錯位,注意人工放苗。
(三)種植形式
1.大壟雙行種植形式:將原來的兩壟合成一壟,壟上覆膜種植兩行玉米,兩行玉米之間膜下鋪設一條滴灌帶,一般原壟距為50-55cm,則大壟壟底寬100-110cm,大壟上玉米行間距40-45厘米左右(窄行),寬行玉米行距為60-65厘米左右,播種密度需綜合考慮地力、水肥及品種特性。推薦種植密度為4000-4500株/畝,株距約為33.3-29.6厘米。
2.雙壟面全膜覆蓋種植形式:每條種植帶分為一大壟雙小壟,總寬100厘米,大壟寬40厘米,小壟寬30厘米,大小壟交接壟溝為播種溝,每個播種溝對應一大一小兩個集雨壟面,大壟壟脊處鋪設一處滴灌帶,這種種植形式利用集雨抑制蒸發和抑制土壤水分蒸發的原理,通過改變地膜覆蓋方式,改變壟上種植作物為壟溝種植作物方式,形成以膜面集雨、覆蓋抑蒸、膜下滴灌和壟溝種植為一體的新技術。
(四)合理施肥
玉米基肥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60-70%,一般每畝施優質有機肥1000-2000公斤,同時每畝施三元復合肥30-35公斤,硫酸鉀5-10公斤,缺鋅地塊還需施硫酸鋅1-1.5公斤。
追肥結合灌溉進行,總量為純氮18-24公斤(尿素每畝39.1-52.1公斤),純鉀5-8公斤(氯化鉀每畝8.4-13.4公斤)。
(五)灌溉技術
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玉米需水規律采用“澆關鍵水”的灌溉制度,在玉米需水關鍵時期進行補充灌溉,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水分臨界期。嚴重干旱時要根據土壤水分指標,當土壤田間持水量處于下限指標時,進行灌溉。灌水量應根據作物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確定不同時期的灌水定額及灌水周期,確定總的灌水次數,合理分配灌溉水量。
(六)病蟲害防治
1.大小斑病:應以選用抗病品種為主,加強栽培管理,輔以必要的藥劑防治。
2.青枯病: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管理和藥劑防治。
3.粗縮病:選用抗病品種,適期播種,減少毒源,及時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澆水,促使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能力。
4.黑粉病: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栽培管理,利用藥劑防治。
5.玉米螟:可采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
6.地下害蟲:播種前要深翻土壤,及時除草,利用毒土等藥劑防治。
7.玉米蚜蟲:采用辛硫磷顆粒劑灌心。
8.粘蟲:畝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
四、注意事項
(一)播種時應選擇無風天氣進行,4級風以上天氣不適宜覆膜。
(二)注意查苗引苗。
(三)一次注肥不要太多,使用滴灌施肥,最好采用少量多施法。
(四)滴灌毛管回收,玉米收割后,上凍前利用中午高溫時間,拆卸首部及田間輸水管,支管、毛管在回收時一定要卷成團,清洗后纏腰捆好,運回入庫,輸水管及滴灌帶吊放與庫中,防止鼠損。
參考文獻
[1]邱振存;門旗;孫仕軍;滴灌集成技術進展與應用[A];2012全國高效節水灌溉先進技術與設備應用專刊[C];2012年.
[2]陳靜;玉米膜下滴灌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