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靖
摘要:為了保證初中古詩詞方面的教學效果,認識到古詩詞學習對學生人文素養培養的重要性,并能結合實際教學需要,通過解讀詩題、解讀詩詞作者、利用現代教學設備、促進學生融入詩詞意境等的方式,強化初中詩詞教學質量,體驗“詩情畫意”,挖掘詩詞樂趣。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詩詞
古詩詞流傳至今已經歷了無數歲月的洗禮,其中蘊含了大量的精美詞章、豐富的精神內涵,初中階段學生通過對這些古詩詞的學習,就能加深初中階段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可目前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或者是教學理念方面存在不足,影響了初中古詩詞教學工作的開展,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能掌握古詩詞教學的關鍵點,從而全面提升古詩詞的教學質量。
一、通過解讀詩題,吸引學生興趣
在詩歌方面教學的時候,由于古詩詞的內容更為復雜、深邃,在進行古詩詞方面內容講解的時候,需要教師能靈活的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從而更好的將凝練的古詩詞內容傳授給學生。在實際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初中語文教師要能選擇一個恰當的切入點,而古詩詞的標題就是其中一個較好的切入點,在古詩詞的題目中,往往就蘊含了大量的詩歌提示信息,甚至一些古詩題目就是文章內容的概括,因此,在進行古詩詞方面教學的時候,要通過對古詩詞題目的解讀,為更好地完成相應的詩詞內容學習做鋪墊。
在實際的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在開始進行古詩詞內容教學之前,可以通過介紹詩詞題目的內涵以及特點吸引學生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對于課程知識內容的激情,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跟隨教師進行古詩歌內容的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古詩詞教學效果的目標。比如當教師講解《望岳》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開講之前,抓住詩題中的“望”字,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望到了什么神奇的景象,如果是你站在高山之巔又會望到什么,會如何進行描寫?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就會去積極的思考文章內容所描繪的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吸引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讓學生體驗到“詩情畫意”,挖掘出學習古詩詞的樂趣,更有效的提升了古詩詞教學的效果,完成古詩詞的教學。
二、通過解讀詩詞作者,吸引學生對詩詞的興趣
學生對于古詩詞學習的時候可能會帶有一定厭倦情緒,其主要原因就是未能了解詩歌的內容以及解讀詩歌內容時存在的一些困難,但這有時往往通過對古詩詞作者的解讀就能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內容特點有所了解,從而激發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一些古詩詞作者的個人經歷比他所寫的詩詞內容更加波瀾壯闊、嘆為觀止,比如岳飛、杜甫、李白,他們的詩詞就是自己一生的真實寫照,通過在古詩詞學習前對作者的身世進行解讀,就能讓學生了解作者寫詩時候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曲折的經歷,比如李白的浪漫不羈、杜甫的憂國憂民、岳飛的精忠報國。當學生了解這些作者生平之后,不僅能更深入了解詩詞主要內涵,同時也能在了解作者生平之后激發學生對詩詞作品的興趣,為后續的詩詞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實際的初中詩詞教學中,對于詩詞作者的分析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在古代人學習詩詞的時候就有“讀其書,怎可不識其人?”的理念,而詩詞中所展現的也大多為詩詞作者的自身理念,而想要真正的讀懂詩詞內容,對詩詞作者的深入了解是不可或缺的。在開展詩詞教學中,由于現代各種信息渠道較為便利,這樣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自行尋找詩人的身世背景、生平經歷之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這種互動的方式,能讓學生仔細尋找詩人生平經歷的同時,也能更好的完成對相應知識的學習。其次,當學生以自己的視角解讀完詩人生平之后,教師要以學生分析內容作為基礎,將詩詞作者的生平展開來講,做好對學生的引導,促進詩詞教學工作質量的提升。
三、通過誦讀詩詞強化學生學習效果
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一直很注重增強學生對詩詞的興趣,并且也只有學生真正的對詩詞有了興趣之后,才能達到強化學習效果的目標。但是在當前古詩詞教學方面,一些教師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干擾,未能展現出古詩詞的特點,讓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感到枯燥和厭惡,影響初中生在詩詞方面的積累。為了能有效的強化古詩詞方面的教學工作質量,在學生進行古詩詞學習的時候,應能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可以在正式學習古詩詞的時候,采用誦讀的方式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而且對古詩詞的誦讀應是分為兩個部分。
首先,通過教師的誦讀,學生也就能在教師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受到感染,激發學生對于詩詞內容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師對古詩文進行誦讀的時候,學生也能從另一個角度對詩詞內容進行理解,能讓學生從情感和內涵方面重新審視文章內容。其次,在課堂上教師也要能讓學生參與到詩詞朗誦當中,當教師完成了對古詩詞內容的朗誦后,可以采用分句的形式讓不同學生朗誦,這樣不僅能有效讓學生對詩詞有更深的理解,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朗誦詩詞的階段中感受到詩詞的魅力、產生對詩詞的興趣。另外,在詩詞朗誦階段中,由于課時長短關系的影響,不能讓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單獨朗誦,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通過分小組朗誦或者集體大聲朗誦的形式完成學生對古詩詞知識的學習。
而在學生進行古詩詞朗誦的時候,教師要仔細的傾聽學生的朗誦情況,這樣當學生朗誦完古詩詞的時候,就能根據朗誦情況進行點評,指出學生在朗誦階段中存在的不足,促進學生詩詞朗誦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學生單獨進行詩詞朗誦的時候,教師恰當的知識點評也就能起到案例示范的效果,讓學生對詩詞知識的認識獲得全面提升。
結束語
古典詩詞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是中華民族文化精髓中的寶貴遺產。古詩詞教學應引導學生在誦讀與品味中,主動融入詩詞意境,體驗“詩情畫意”,挖掘出學習古詩詞的樂趣,感受生命的快樂;引導學生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進而實現創造美的更高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琴.淺談古詩教學中的美育[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2)
[2]何周松.淺議如何教好古詩文[J].知識經濟.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