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殊
摘要:閱讀是人們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學生良好素質的提升離不開閱讀,閱讀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有良好閱讀習慣的人可持續發展的空間更大。當今社會電子信息泛濫,如果沒有興趣的牽引,學生很難專心來閱讀,所以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閱讀的熱情得到激發來帶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是語文老師必須努力的。為此,本文從微閱讀的增設,課堂閱讀闖關,閱讀挑戰賽,閱讀分享會,朗讀品析會等形式的閱讀課,多角度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關鍵詞:特色;閱讀;興趣
隨著網絡化時代的到來,手機的普及,電子游戲的誘惑,閱讀文字已經成了很多青少年的難以做到的事情。課外的自主閱讀已成為學生遙不可及的事。現代社會里我們無法離開網絡,也不可能摒棄手機,但我們依然可以讓閱讀伴我們前行,作為語文老師只要方法引導得當是可以讓學生進入閱讀勝境,這是一個有挑戰性又充滿趣味性的工作。
一、妙用微閱讀,閱讀課充滿時代感。
學生鼓歡玩新鮮事物,放學回家手機離不開手,何不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因勢利導呢?我們傳統的閱讀課純粹是文字閱讀很多學生因為沒興趣,提不起勁,容易發呆,可以把課堂閱讀課與課外閱讀有效地連接,讓學生既能滿足玩手機的欲望又可以完成學習任務。課堂教學要有與時俱進,才會讓學生保持學習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布置一些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完成的閱讀任務。比如微信閱讀點贊,就是在班里以一個閱讀興趣小組的形式建立一個閱讀群,有興趣的同學報名,把每天樂于閱讀并積極參與的同學先拉進去。每天把有閱讀價值的美文篩選后發到群里,讓同學們閱讀完以后在群里發表自己的閱讀心得或者閱讀賞析,老師第二天閱讀課把同學感悟寫得好的在班里和同學們分享并公開表揚,同時給予加分獎勵。由于這種形式新穎的閱讀學生感到很特別,而且可以小組加分,各個小組同學為了集體的榮譽便會跳躍參與其中。這種閱讀形式有時代感,有質量,有成效,深受學生的歡迎。
二、細節接龍闖關讓閱讀課趣味無窮
學生閱讀經常不夠深入,囫圇吞棗,看完了沒有什么印象?有什么好方法讓學生既感興趣又能深刻體會其中的人物形象還有細節藝術呢?可以把學生閱讀的內容設計成為一種闖關的形式,比如我們可以預先布置學生看這一部分內容,然后把相關的內容細節分成為幾類題目,比如,情節類,賞析類,細節類,分別設計好這幾類題目,上課時備用,各小組先抽簽決定考考查的內容和出題順序,抽第一個序號的小組先就某部已閱讀過的名著中的一個細節開如始講述,講述完一個細節以后由其它小組接龍,接龍的小組必須能跟著剛才前一個小組的思路展開,接龍最多的小組勝出,接不到的小組要扣小組分并增加閱讀任務,還需另外講一本名著其中一個細節,對過關的小組加分獎勵,這樣有效地增加了學生的閱讀內動力。
三、別開生面的分享會增添閱讀課的魅力
閱讀課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佳境,體會文章的精彩細節,人物形象、藝術特色呢?可以在閱讀的樣式上做些創新,傳統的閱讀課形式單一,沉悶,令人生厭,不如嘗試用分享會的形式。怎樣開展更能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其實可以形式多樣的如:(一)精彩的表演,表演是最能打動人的分享形式,它可以再現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成功的表演能激發學生閱讀探究的欲望,這與枯燥的文字不能比擬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經歷里選擇最喜歡的名著故事情節來演繹,在演繹之前學生必然會認真研讀里面的人物細節,揣摩人物動作、神態,在表演過程中還可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這樣的分享會是生動有趣而且有效的。(二)朗誦品析,除了表演以外,朗誦品析也是較高水平而且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方式,這種分享方式學生可以選擇分角色誦讀作品中的精彩環節,朗讀就是理解,朗讀就是發現,朗讀者通過聲音把作品中的人物精神傳遞給聽眾,精彩的朗讀會產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學生從聽中評,在聽中感受。朗讀者反復的練習中,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三)閱讀與演講結合,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除了指導學生閱讀中今中外的文學名著以外,其它有益的課外書也要涉獵比如,帶有論辯特點的散文雜志報刊等,這樣可以擴寬學生的視野。對于這些閱讀興趣的激發最好就是開展演講或者舉行辨論會,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開展演講訓練這樣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興題。
四、激烈的挑戰賽使閱讀課高潮迭起
比賽形式的閱讀課學生覺得刺激好玩,比較受學生歡迎。但要達到較高效率要制作好具體的規則:(一)比賽規則的制定,這是閱讀比賽課能否吸引學生的興趣的關鍵,為了讓學生閱讀更加深入要在比賽前強調好要求,比如,要求各小組閱讀完成后在卡片上設計一道題,(老師先對題目的難易程度給定分值),讓其它三個小組搶答,各小組不能抽自己組的題,并要求說明理,得分最高的三個小組給予獎勵。各小組抽到題目后組內討論然后各小組代表搶答發言(二),因為比賽能體現團隊精神,小組各成員就會互相督促去閱讀,閱讀的熱情能得到激發,各小組都為了小組的榮譽而戰,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學生在競勝中也會感受到閱讀帶來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這是任何物質獎勵所不能比擬的。獲勝后技壓群雄的驕傲會促使學生產生繼續探究的熱情。
五、高妙的思維導圖為閱讀增加知識含量
對閱讀結果的呈現,在眾多的方法中,設計思維導圖是最系統最高層次的。思維導圖或者知識樹的訓練,對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在閱讀課上可以小組為單位對某部名著用思維導圖進行情節或者人物關系網的疏理。例如閱讀《格列游記》可指導學生以人物為主線以游歷時間為軸設計思維導圖,各小組組內先自行討論補充然后派一名同學代表小組講述故事內容。這種閱讀課要求學生對閱讀內容非常熟悉,講述的過程不完整的各小組如能補充可給小組加分,這樣同學們就會樹起耳朵,專心在聽同學講述,在聽的過程中又獲得了一次溫習的過程,同學在別開生面的閱讀課里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專注和聆聽的習慣,更加激發了求知的探勝的熱情,閱讀量在不斷增加。
語文課是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我們要善于利用閱讀課這些契機,點亮學生閱讀興趣的火種,然后再把這種熱情延伸到課外,只有這樣才能切切實實地使學生的閱讀量得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