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梅
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搞好學校管理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在初中階段,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中國論文網 /9/view-3919310.htm
1 教師“團結進取、拼搏奉獻”的精神
教師的動力是學校不斷發展的根源。學校教師要有踏實工作、敬業愛崗、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教師要“維護大局,團結協作,敬業奉獻,愛生樂教”,熱愛自己的學校,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真心、真情地投入工作中,并一直努力堅持把自己工作做好。尤其是老教師師德要能有示范作用,在教學崗位上,能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而年輕教師要業務精,熱情高,教學效果力爭上游。可以說,老師高度的責任心、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永遠是我們取得好成績的保證。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加強崗位意識,倡導奉獻精神,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樹立師表形象,是學校加強質量管理的基礎性、前提性工作。
2 增強質量和責任意識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工作為中心,各項工作均圍繞為教學服務展開。要積極引導全體教師對“增強質量和責任意識”有高度一致性。抓質量不能馬馬虎虎、敷衍塞責、得過且過,高質量是靠扎扎實實干出來的。對于薄弱學科薄弱班級的教學管理幫扶要突出及時、到位。因此,平時要眼睛盯住薄弱班級和學科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把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抓到底。不斷強化責任意識和質量意識,使廣大教師認識到:今天的質量就是明天的生源;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關乎到學校明天的好壞,明確質量是學校生存的生命線和發展線。
3 科學化、規范化的教學管理
3.1 強化課堂管理要在抓紀律上下功夫。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天性活潑、愛動貪玩,自我約束、遵守課堂紀律的能力特別差。比如初一年級有個別同學幾乎每堂課都要趴在桌子上睡上一覺;有的在擺弄鋼筆或鉛筆轉著玩;有的同桌兩人嘰嘰喳喳,小聲說話,嬉戲打鬧玩耍;有的在不停的交頭接耳,左顧右盼等等,學生的這些不良習慣,必然打斷教師的上課思路,影響教師教學方案的實施,影響教師授課狀態與學生主體的雙邊活動,從而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因此,教師上課時必須要嚴格課堂紀律,規范學生聽課的坐姿、語言等,培養學生良好的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學習習慣。不能對不聽課“開小差”的學生置之不理,采取置若罔聞、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放棄的態度,這樣下去不僅是教師對學生不負責任的表現,而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就成了一句空話,因為教師服務的對象是學生。
3.2 強化課堂管理要在培養習慣上下功夫?,F在的初中生大多家庭條件較優越,生活安逸、懶惰滋生。由于他們年齡小,學習目標又不十分明確,惰性強,所以缺少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培養他們好讀書、勤思考、好思辯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學生繼承傳統“不動筆墨不看書”的好習慣,特別是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上,更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和開發學生自身的潛能??茖W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潛能開發是相當大的,有95%的潛能尚需等待開發。當然,這需要教師大量耐心細致的管理工作,使學生樹立信心,克服懶惰、不思進取等不良習慣,樹立切合自身實際的學習目標,循序漸進,穩步鞏固,最終形成優良的學習習慣,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3.3 強化課堂管理要在教法上下功夫。眾所周知,教有法無定法,貴在得法。為適應課堂教學改革需要,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就必須靈活運用多種方法來鉆研教材和教法,特別是教師,必須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需要,采取讓學生喜愛的教學法,諸如多媒體軟件的應用、辯論會、答辯會等等。因為學生的有效注意力是很短暫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的變換方式方法來引起學生的有效注意,讓學生便于接受,樹立信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效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4 發揮群體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
要倡導團結協作,發揮集體智慧和力量。每周備課組內的集體備課時間都要充分得到保證。在每次集體備課以前,安排專人進行準備,主要從每章節的教材體系、進度、重難點、典型題目、作業等方面進行。這些做法,要能保證教師之間做到四統一,即:統一內容、統一進度、統一檢測、統一作業。備課組內的進度相差不允許超過2課時,以便統一檢測??倧土暺陂g要充分利用集體備課,對于每章節試題,在集體備課以前每位教師做出答案,在集體備課時進行篩選統一,這樣就避免了教師在難點問題分析上的五花八門,甚至出現錯誤。
5 重視課堂教學效益,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出發點和歸宿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應注意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多樣性。教師可以圍繞“多活動、多變化”的思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注意把握好“四個要”。即:①要保證活動時間。②要鼓勵人人參與。③要選用多種活動形式。④要講究反饋矯正及時性和實效性。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市廣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