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恩
摘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成為了整個社會當前非常重視的問題之一。現如今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高中生們便可以自主在互聯網中獲取相關法律知識,以此對其法律意識進行培養。這種方式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本篇文章將闡述當前網絡信息的主要特點,探討網絡信息對于學生法律意識養成的影響,并對于具體改進方法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關鍵詞:網絡信息;高中生;法律意識;影響
引言:
法律意識主要是公民對于當前法律條文以及現象的認知程度,通過網絡學習法律知識,培養高中生法律意識,對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現如今互聯網技術已經應用到了多個領域之中,高中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得相關法律知識,豐富其知識基礎,但同時也會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因此,過濾不良信息,將互聯網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是目前的首要任務。
1網絡信息的基本特點
網絡信息主要依靠互聯網進行信息傳播,其主要具有三個特點。其一,信息數量非常龐大,內容覆蓋面很廣,且傳播速度極快,通過網絡獲得知識的資源豐富。其二,能寓教于樂,通過知識競賽,游戲過關,動畫視頻等娛樂來學習。其三,質量參差不齊,由于人人都可以發布信息內容,其真實性自然難以考究。
2網絡信息對于學生自身法律意識造成的影響
2.1有利影響
2.1.1填補知識空白。當前我們國家并沒有在高中教學中設置法律課程,因此多數學生缺乏足夠的法律教育。校園欺凌時有發生,施暴者不知犯法,受害者也不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學生不懂法現象普遍存在,而網絡信息的出現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高中生可以利用互聯網隨時了解法律知識,學習相關法規政策。例如,高中生如果對于“違法和犯罪”的概念認識不清,便可以在網絡中所搜索兩者的概念定義,以此了解其具體的區別。又如部分學生不了解交通法規,便可以在網絡中通過中學生網絡安全法規教育,從而明白相關規定,進而提升自我意識。同樣,通過網絡搜索,學生們還能了解到一些與自己學習生活向關聯的法律知識,例如高考作弊所帶來的懲罰,以及網絡環境中散播虛假信息需要承擔的相關責任等。
2.1.2加強法規概念和內容理解。由于學校學習的法律知識以教科書為主,學生們缺乏足夠時間對新的法律法規知識學習。一部新的法規出現,高中生大多數同學概念模糊籠統,而網絡信息在這方面有詳細解釋,高中生可以通過上網了解,可以明白具體知識內容。例如十三屆人大通過的新憲法,平時在校忙碌上課中,沒時間學習修訂的詳細內容,在周末休息時間就可以上網瀏覽網頁,深入的學習。例如“正當防衛”這個法律概念,部分高中生對其理解產生了一定的偏差,僅僅認為只要他人對自己的人身以及財產方面帶來損害,此時做出的任何防衛都是正當防衛,不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通過查閱之后,學生們明白正當防衛不能超過一定限度,自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通過詳細了解,學生們在遇到特殊情況的時候,便可以正確運用法律武器對自身權益進行捍衛。
2.2不利影響
2.2.1產生違法行為。互聯網中的信息內容非常廣泛,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具有比較強的復雜性。目前而言,互聯網中便摻雜著大量虛假信息內容,而且辨識難度較高。高中生本身法律知識的基礎便比較薄弱,因此對其概念的分辨能力比較差。在利用互聯網搜索知識的時候,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蒙蔽和影響,從而對其養成良好法律意識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例如,部分高中生迷戀網絡游戲,受到游戲中虛擬的暴力斗毆甚至殺戮等暴力信息的影響,日常做事比較沖動,習慣應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且其單純認為自己屬于未成年人,受到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無需為自己任何沖動行為付出代價,從而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大錯。
2.2.2降低法律本身的權威性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信息的數量不斷增長,整個網絡的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復雜,不良信息的數量也隨之不斷增加。高中生正處于青春的叛逆期階段,通過了解之后,很容易會對法律本身的權威性產生質疑。例如,現如今網絡中拜金思想觀念越來越嚴重,導致學生們逐漸改變了自身價值觀,認為人的生活目標僅僅是為了獲取大量金錢,進而認為只要自己“有錢又有權”便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做出任何違法犯罪的事情。高中生本身思想觀念便不夠成熟,經過不良信息的洗腦之后,很容易形成錯誤的觀念。
3改善當前局面的主要方法
3.1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
知法守法使我們國家每一個公民都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為此,高中生便需要通過網絡自己學習法律知識,提升自身法律素養,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為此,高中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閱讀電子書籍,了解實際生活中的法律案例,以此對自身法律素養進行培養。
3.2抵制不良網絡信息
高中生本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能力,在網絡中學習法律知識的時候,需要對其信息成分認真識別,通過辯證的視角進行理解,自覺將不良信息完全“過濾”。如果遇到一些無法正確辨別的問題,可以在學校中向教師進行咨詢。網絡上散布的謠言不輕信不亂發,做到勤學法、嚴守法。
3.3加強法律實踐
法律本身便是對于人們的行為規范予以約束,所有條例內容也全部來自于實踐之中。為了提升法律知識的實用性價值,高中生可以積極參與學校開展的普法活動,提高自身法律認知。同時,高中生還可以自己組建興趣小組,對法律案件進行模擬,提升實踐能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法律知識是所有高中學生必備的知識基礎。為此,教師需要對學生們予以指導,引導其正確上網,獲取有用的法律知識內容,將不良信息全部過濾,以此加強自身法律意識的建立。
參考文獻:
[1]淺析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J].武元璽.中國高新區.2018(01)
[2]淺析高中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途徑[J].杜欣.法制與社會.2018(02)
[3]高中生法律意識的養成研究[J].宋柏宇.傳播力研究.2017(11)
[4]關于當代高中生法律意識的調查分析[J].王梓聞.法制與社會.2017(26)
[5]注重培養未成年自覺的法律意識[J].胡詠.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5(06)
[6]關于如何提高自我法律意識的思考[J].郭夢遠.中國高新區.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