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摘 要: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利于教師更加順利地開展教學活動,提高歷史教學成效。高中歷史教師要針對歷史教學中的重難點,讓歷史課堂更具趣味性和生動性,通過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開展探究教學活動、組織專題討論會、多媒體演示以及實踐拓展延伸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歷史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高中歷史教學質量,結合多年高中歷史教學經驗,針對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展開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生興趣;教學研究
一、創設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首先,高中歷史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性格特征等創設教學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活潑的學習環境,也會增加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其次,高中歷史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勇于發言,充分發表自己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見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教師還要有意識地為學生講述趣味歷史知識,例如,在講“斯大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時,筆者為學生講述了“土豆加牛肉”來增強課堂內容的趣味性。這種趣味小故事在歷史課堂中的運用,可以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增強學生歷史學習的熱情,提高歷史學習效率。
二、開展探究式學習,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熱情
新課改下的教學目標,對高中歷史教學有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歷史教師應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學會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不僅增加學生的歷史文化知識,還有助于學生歷史學習方法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高中歷史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研究探討的平臺,在互動與交流的過程中,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三、組織專題討論會,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高中歷史教師在傳授課本知識之外,還應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開展專題討論會,讓歷史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與學生息息相關的生活同歷史教學相結合,開展研討會,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理解,使學生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例如,在“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一節,筆者將全班分成幾個小組,首先,要求每個小組成員在課下查閱相關資料或詢問長輩,為課堂討論做準備;其次,筆者組織學生進行組間交流,共同交換信息,有的小組介紹了家庭的交通工具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再從摩托車到汽車,家庭收入呈增長的趨勢。有的小組還搜集了第一代巨型手機“大哥大”的圖片,在多媒體上演示了手機的發展歷程。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到科技改變生活的重要性,使歷史課堂充滿趣味性。
四、發揮多媒體的演示功能,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
高中歷史教師應在充分尊重歷史真實性的前提下,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放映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歷史學科的趣味性。教師挑選影像資料的來源一共有兩種:一是在專門的歷史網站上查找相關文獻和歷史記載,然后將這些學習素材與教學課件相融合;二是選取經典影視劇的片段作為學習素材,這些學習素材的選取一定要服務于高中歷史課堂,能夠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本知識,并對課本知識進行一定的補充和拓展。例如,在講“‘一國兩制的偉大構建及其實踐”這一節課時,筆者通過播放紀錄片讓學生了解“一國兩制”的由來、艱辛的談判歷程、浩蕩的回歸場景以及當今港澳繁榮穩定發展的現狀,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一國兩制”的科學性,生動的影像演示也增加了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
五、利用實踐拓展,增加學生對歷史課堂的投入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不僅限于課本知識的講述,而是高中歷史教師充分整合課外資源,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歷史教學,從而使學生構建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不必拘泥于課堂,教師適當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拓展活動,將更有利于學生歷史學習熱情的激發。可以在學習了某一知識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生活去感悟、分析和研究。例如,在學習“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遷”一課后,筆者將全班學生分成小組,形成課外調研小分隊,分工協作,開展調查研究,然后在實踐研究結束后提交研究報告,教師通過組織這樣的調研活動,使學生對本地區人們的物質生活以及社會習俗的變遷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在增加社會閱歷和經驗的同時,還能放松學生的心情。高中歷史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實踐調研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總之,要想真正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能力,高中歷史教師就應致力于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對歷史產生一定的興趣,才能夠充分發揮學習的能動性,將注意力集中在歷史課堂,并主動學習歷史課外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要把握歷史學科的特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課堂環境,增強學生課堂參與熱情,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于麗萍.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構建動態生成課堂[J].吉林教育,2010(23).
[2]耿志燕.淺議如何有效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J].教師,2010(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