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油畫在不斷地發展與進步中,對西方油畫進行了傳承和發展,使我國文化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基礎上,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之處,提高了我國油畫藝術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本文討論了中國油畫對西方油畫的傳承及對中國式油畫的發展進行了分析,不僅僅體現出了中西方文化進行相互學習和融合的重要性,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油畫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中國油畫;西方油畫;傳承;發展
中國油畫創作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畫家情感的表達,無論是色彩還是線條的表現,都融入了畫家濃厚的主觀情感,也正是這種情感使畫家與觀眾之間建立了一定的聯系,體現出了作品具有的藝術價值。但是,中國油畫創作主觀性較強也會使客觀事物具有的原本形態產生缺失,這并不能體現出大自然的本質美和客觀美,而西方油畫創作恰好重視客觀事物的本質的表現,通過對西方藝術的借鑒,能夠進一步充實中國油畫創作。
一、中國油畫對西方油畫的傳承
1.西方油畫在中國的發展
在十六世紀,利瑪竇將圣像畫作為貢品贈送于中國的皇帝,從史書上的記載可以發現,該時間是西方的油畫文化進入中國的最早時間。但是在1860年之后,中國才開始真正地學習西方的油畫創作,在廣東,英國的藝術家欽奈瑞建了一間獨立的畫廊,而且對于中國子弟的學習也親自指導,使中國的子弟開始了對西方油畫的學習,進一步促進了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學習和借鑒。
在20世紀初期,中國內傳入了大量的油畫,使中國傳統的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沖擊,在西方藝術的影響下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在中國逐漸掀起了留洋熱,引發了新文化運動,使我國越來越多的追求藝術和知識的文人志士遠赴西洋,不斷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文化,吸取這些文化中的精髓和優秀
元素,這些知識分子懷著對民族應有的責任和對藝術的熱愛逐漸使東方的藝術文化更加繁盛,為我國文化的長期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2.西方油畫在中國的實踐和探索
在中國,自古以來藝術家對于油畫的創作都擁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蘊,西方油畫呈現出的后印象派、印象派以及古典主義等不同畫派都為中國藝術家提供了借鑒,使其中的精華和優秀之處都為我所用,進一步促進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了技術性和精神性的有效融合。
中國有名的畫家徐悲鴻曾經在1919年到比利時、德國和法國等國家留學和學習先進的文化,不僅僅繼承和弘揚了歐洲古典油畫的優秀傳統,同時也引進了西方的學院派,應用了光與色在畫面中的表現技巧,使中國油畫的創作技巧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為我國油畫發展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林風眠也是我國著名畫家,是中國藝術創作中的一代著名宗師,他能夠對西方的油畫創作技術進行學習和借鑒,并且能夠將所學逐漸融入到了自己的創作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藝術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流派。我國著名的畫家比較多,但是大多數都借鑒了西方油畫的創作內涵與技巧,使中西方文化在這些畫家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中逐漸融合和發揮出獨有的藝術魅力。
二、中國式油畫的發展
1.滯緩和進步
自從新中國成立,油畫藝術就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并且日益壯大,而在當時文化大革命與左傾錯誤的高度影響下,使油畫創作形式比較單一,以至于逐漸步入極端。雖然油畫在中國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和普及,但是畫家并不能完全保證創作成果的質量,這也造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逐漸停滯下來。在80年代,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解放了當代人們的思想,也開拓了人們的眼界,藝術家也受到了時代的影響,不斷創新各自的觀念,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展現出了本土文化的感染力和藝術魅力,使得具有一定的才華的藝術家進行了專業化的學習和鍛煉。
在當代,比較年輕的懷有一定藝術追求的畫家都開始了各自的藝術文化學習,他們擁有崇高的理想,懂得洞察身邊的事物和生活,表現出了這些青年畫家具有的人文關懷,同時也體現出了畫家對社會問題的關心與重視,如油畫《父親》和《西藏組畫》都是當代比較杰出的典型作品,對當代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在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更加便捷,但是,存在許多油畫的創作者在借鑒和吸取西方油畫藝術時比較盲目,只看到了這些作品中的表面跡象,模仿甚至是完全復制西方人的創作方式和審美理念,對經濟市場進行了過度地追逐,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我國傳統文化具有的靈氣和本土特色,形成了眾多沒有內涵和比較浮躁的油畫作品。各院校設立油畫專業的相關課程十分單一,學習油畫的學者一般不會畫中國畫和寫書法,缺少創作基礎,往往排斥了傳統的文化精髓,使中國油畫的發展呈現出了滯后的狀態。
2.中國油畫的特點
中國的油畫大多數具有一定的寫意性,體現出了中華的氣質和民族的文化內涵,因為我國油畫創作在多年的演變中融合了民族的文化特色,突出了本土化和民族化特征,呈現出了與西方文化不同的油畫面貌。其中吳冠中是一位典型的大師,他受到教育和其他大師的影響,在巴黎學習了三年之后,形成的作品開始從正面地交鋒轉變成逐漸地融合與妥協,但是中西方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文化的融合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吳冠中等人的創作體現出了較強的寫意性,具有本土化的和中國畫的特征,使西方文化能夠與中國的民族文化進行有效結合,讓這些作品成為擁有中國靈魂的西方藝術創作。
3.中國油畫的發展前景
我國油畫的發展逐漸從客觀逐漸轉向了主觀,這也是藝術文化的長期發展趨勢,從現代的繪畫中能夠看出,藝術家也開始逐漸轉變了觀念,發展至今已經使畫面具有較強的寫實性,體現出主觀性的特點。在現代的油畫創作中數量較多,但是出現了參差不齊的作品質量和風格,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應該找到存在的問題,進行反復地推敲和研究,這樣才能夠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創作。從油畫的發展能夠發現,畫家在創作時越來越重視本土文化的發揮,這是民族文化具有的鮮明特征,也是比較獨特的特征,需要在油畫創作中充分體現出來。此外,我國油畫創作也需要廣泛吸收西方的先進文化,在此基礎上注入新鮮血液,使油畫創作能夠在文化范疇中綻放異彩,進一步推進我國文化的快速發展。
作者簡介
王妍(1994-),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7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油畫。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