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畫筆觸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特點的體現,并且起著不同的作用,筆觸語言的創新貫穿油畫發展史。不同時期、不同環境的藝術家通過不同的技法表現筆觸,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筆觸成為了油畫歷史發展演變軌跡的表現形式。對于油畫學習者、實踐者來說對筆觸的發展演變內容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一、古典油畫中筆觸的發展
自15世紀以前,油畫便伴隨著其特殊性產生于世。這種特殊性就是油畫顏料在干了之后不變色,所以把多種顏色調和在一起也不會變臟,且保存時間長。那時的畫家就是利用顏料的不透明和較強的覆蓋力來進行反復作畫,直到接近“真實完美”為止,且多用與壁畫繪畫上來表現宗教題材。到了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受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開始對現實中的人物風景仔細觀察。為了進一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畫家們還探索了人體解剖學、焦點透視法、以及明暗法。這樣他們才對人物的真實造型有了準確的把握,畫面有了視覺空間感和遠近層次關系,而且只有通過油畫材料的特性才能體現出來,所以,古典油畫形成了長期制作和逼真厚實的繪畫特點,這時的油畫筆觸是偏向于隱藏性的,表現出的畫面細膩而唯美。
凡艾克兄弟的《根特祭壇畫》被稱為世界上第一件真正的油畫作品,其重大意義不僅表現在技法上的革新,在思想內容上也具有開創性意義。 古典油畫中最為興盛的文藝復興時期,涌現出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和作品。例如偉大畫家達·芬奇,他注重明暗法的運用,代表作品《巖間圣母》,明暗交界線過渡的十分柔和,基本不顯筆觸,給人的感覺祥和而舒適。而這時的尼德蘭畫家則注重刻畫景物的每一個細節,康賓運用的筆觸細膩而精微,細致刻畫了畫面中所有的景物,完全體現了古典油畫的唯美。哪怕是同一時期,不同的畫家對筆觸的運用表達都是不同的。
二、現代油畫中筆觸的發展
古典寫實油畫發展到了19世紀時,便達到了高度飽和的狀態。豐富的顏料色彩使一些畫家不滿足于只表達室內景物,開始走向室外的寫生,但由于室外光影度變化較快。傳統的間隔畫法已不適合作畫,于是產生了直接畫法。“純繪畫藝術”被提上日程,筆觸便從幕后走到了臺前,畫家們開始以“顯性”筆觸來表達自己的藝術主張,西方油畫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畫家們不再單純的臨摹現實物象,而是將自己的情感與主張融入到畫面當中,現代主義繪畫形成了以筆觸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主體性表達。后印象主義畫家梵高則深深影響著20世紀的現代主義繪畫,他的筆觸疾急而奔放,描繪的色彩強烈而有力度,是其內心焦慮不安的情緒的真實寫照。
現代主義繪畫追求自由構造和自我內心的情感宣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產生的抽象表現主義,完全通過筆觸來表達訴求。這一時期可以說筆觸成為了唯一的表達方式。波洛克作為這一時期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的佼佼者,是“行動繪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男人和女人》中,畫家通過對畫面筆觸的巧妙設計,形成自由、奔放的畫面效果,表現出畫家向往自由、擺脫束縛的精神追求,充分展示了這種全新繪畫的新穎性和獨創性。
三、當代油畫中筆觸的發展
而到了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文化交流日漸頻繁,使人們的思想有了融合性和學習性,繪畫藝術也具有了多元化和融合性的特點。油畫不是孤芳自賞的藝術,需要觀念上和精神上的融合與升華。在這個特殊的社會節奏和社會的審美性中導致人們在創作當中對筆觸有了截取和選擇,比如有些東西需要平面化、隱藏性,而有些需要則像現代繪畫那樣去主觀表達,這時筆觸的語言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成為了時代語境下不同藝術家彰顯自我藝術風格和審美素養的代表符號。然而在當代繪畫中多重性的表達成為了主要的流行趨勢。
筆觸在古典繪畫中隱性語言的釋放因素存在畫面中的同時進行現代繪畫這種暴露性的元素在當代繪畫中也有體現。如當代代表性的畫家,忻東旺就是將寫實主義和表現主義融合起來,在運用筆觸時是夸張的“大手筆”,而在描述細節時有限的真摯細膩的把人物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使人了解到畫面所投射出的對社會的思考的深刻含義。又如畫家吳冠中,他是將西方繪畫表現技巧與東方審美趣味融合并注入到筆觸之中去,形成了其獨特的個性化繪畫語言,這不僅擴寬了油畫的表現空間,也延續了中國繪畫的文化內涵。藝術家們應以獨立自覺的藝術精神,根植于我國傳統文化之中,吸取不同民族文化精髓,融合形式多樣的藝術語言,來建筑獨特的具有民族性的筆觸語言。
筆觸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發展特點,作品主要體現藝術家的繪畫形式和審美情趣,通過不同的筆觸造就不同的繪畫風格,不同性格的藝術家通過選擇選擇不同的用筆技法表現其繪畫風格。作為油畫實踐者來說,筆觸對培養基礎能力,學習不同歷史時期的精神面貌以及畫面構造,具有引導意義。畫家們應該在堅守油畫屬性和語言風格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個性化筆觸語言,使之既是畫面效果的堅實支撐,也是獨立的審美元素,推動油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阿恩海姆.藝術與視知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蘇珊·朗格.藝術問題[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3] 韓洪偉.油畫筆觸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
[4] 楊身源.西方畫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
[5]忻東旺.細節[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0.
[6]貢布里希.藝術發展史[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徐穎穎,1995年3月10日,籍貫:河南省,現就讀于廣西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學歷:碩士,研究方向:壁畫研究。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