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春霞
摘 要:我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農業問題在我國的發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農業也是我們整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的穩定、快速健康的成長,不僅是我國社會經濟成長的需要,也會牽連到我們國家糧食問題,是涉及到民生的重大問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也就被提上了日程。本文就針對我國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現狀,做出了具體的分析,提出了鄉鎮農業經濟發展成長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了相應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鄉鎮;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優化策略
當今時代,農業在我國產業結構中依然處于基礎地位,當然也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為國家的發展建設奠定了基礎,也正因為這樣,農業經的發展越來越被重視。本文結合了工作實際情況,分析了我國現有的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幾個問題,并提出了相對應的解決策略,希望為鄉鎮農業經濟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一、鄉鎮農業經濟的發展變化
目前的現狀,我國鄉鎮的農業經濟發展在整體大環境上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經逐漸向好的方向發展。
1.在硬件方面,農業的生產已經逐漸實現了機械化,各種播種、秋收、以及運輸的機械也不斷的被研制出來,并且投入到了實際的使用當中;農田水利的基礎設施也不斷的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鄉村的公路、農民的居住環境等也都日趨完善和優化,這些都大大方便了我們農民的生產和生活。
2.在軟件方面,科技人員也不斷地深入田間地頭去指導,為農民指點迷津,鄉鎮政府也不間斷地去組織培訓,都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技術培訓,及時的傳遞最新的農業生產相關的信息,也逐漸規范了我們農業市場的建設,這使得廣大農民認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方便指導他們進行科學的農業生產。
3.與此同時,農業經濟也在迅速的增長,并且增長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鄉鎮農業經濟也開始去探索新的道路,使其更具有地方特色。在土地利用的方式方面,鄉鎮農業的資源利用率也是提高了很多。
二、鄉鎮農業經濟存在的一些的問題
1.農民的文化素質不高。擁有高學歷的占了相當少的一部分,有點文化的大部分會選擇離開土地,進城從事非農的工作。留下來的有文化素質的農民并不多,所以,從整體上來講,農民表現出素質比較低、學歷比較低的特點,這就在無形中嚴重限制了現代化農業的快速發展。
2.農業的基礎設施還是不夠完善。也許是受傳統農業、城市戰略布局等因素的影響,農民還是以簡單的種植為經濟來源,因此,經濟的發展也就比較緩慢,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就相對比較落后。
3.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機制還有待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機制,是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是,目前來看很多鄉鎮的農業經濟促進的工作沒有落實到位、工作不扎實,農業經濟的發展促進機制不夠完善,嚴重的制約了工作的落實,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鄉鎮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策略
1.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
農業的參與者是農民,而從實際情況來看,農民的文化程度相對普遍較低,農村的教育事業也是相對落后,這些都是農民的整體素質想要提升的阻力,也就制約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就要想辦法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將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作為加速鄉鎮經濟發展的第一任務。想要真正有效的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得先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就要從教育入手。應該積極的開展鄉鎮教育工作,培養一些優秀的人才,同時,還要不斷的加大對農民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技能。
2.改變傳統觀念
政府的領導人要拋棄以前的傳統觀念,積極的改變經濟發展的方式,充分、有效的利用勞動力,這樣才能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
(1)將以往的勞動技術型產業改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農業真的已經不夠用了,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不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了,只有依靠技術,才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只有依靠技術,才能增強農作物抗病毒的能力。
(2)調整鄉鎮產業結構。鄉鎮的一些有文化素質的人都去從事非農業的工作,為什么呢?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鄉鎮的產業結構太單一,傳統的農業種植占據主導地位,導致那些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只能從事簡單的農業勞動,沒有地方可以施展他們的才華,所以,他們選擇了離開。為此,鄉鎮政府要出臺新的政策,調整農村的產業結構,適當的開展第三產業,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留在鄉鎮,讓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將他們的才華充分的發揮出來,并得到有效的利用。可以考慮讓他們從事農產品的銷售、生產鏈條的延伸等方面的工作。
四、優化土地政策
優化土地相關政策很重要,土地作為農業中最重要的資源,其實并不充分,尤其是在偏遠的地區。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資源相當稀缺,遠遠低于亞洲戶均1公頃的水平。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比,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土地瓶頸制約更為嚴重。那么我們在土地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必須優化土地政策,發展適當程度的規模化、科學化經營,這樣一舉兩得,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轉移富余勞動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在國家的正確引導下,能夠推動經濟的快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基本能夠實現農民的利益最大化,使大家共同富裕。這樣才能夠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同時也能夠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五、農業的多元化
要大力構建特色鄉鎮企業,并且致力于開發新產品,開發各種各樣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產品,還要研制出更多、更具市場活力的其他產品,用來壯大農業經濟。比如玉米就有二百種以上的加工產品,增值數倍到數十倍。農產品加工為現代農業提供了廣闊的拓展空間。以淀粉為原料發酵而成的乙醇,已成為廣受關注的一種生物質能源。現代農業領域的多元化和綜合性不是主觀的臆想,而是技術發展、市場競爭和社會進步必然結果。
六、結語
鄉鎮農業經濟很重要,地方政府乃至國家都要高度重視,因為鄉鎮農業經濟是整個國家的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的重要保證,直接影響我國經濟整體的發展。鄉鎮農業經濟的所有發展狀況,直接能夠反映出我國農業經濟的整體問題,只有提出更有效的優化策略,才能夠實現鄉鎮農業經濟更好、更快速地發展。
參考文獻:
[1]肯四才.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措施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4, (23).
[2]張穎.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優化策略分析[J].南方農業,2016,(35).
[3]王國榮,余炳元,洪紹華.發展特色產業盤活鄉鎮經濟——武漢蔡店鄉發展農村特色經濟的實踐 [J].人民論壇 ,2006,(02).
[4]秦富,張敏,鐘鈺,楊艷濤,楊根全.農村特色產業發展的理念創新與有效推進——以“一村一品”為例 [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10,(04).
[5]王立舒,楊廣林.鄉鎮農業信息網絡化管理模式的探討 [A].農業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研究——全國農業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