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堅
摘 要:在中國的五千年長河中桑蠶養殖產業有著悠久歷史,哺育著中華兒女,同時也是我國傳統農業的支柱性產業。在具體的桑蠶飼養的過程中蠶病的發生與幼蟲生長環境條件,體質條件病原體是息息相關的。養殖人員想要行之有效地控制幼蟲病害,就必須要在桑蠶幼蟲期采取科學手段,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這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保證桑蠶優質以及高產,才能促使桑蠶養殖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筆者根據自己工作經驗。重點闡述了桑蠶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旨在希望為廣大桑蠶養殖戶提供一定的參考,促使桑蠶養殖的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桑蠶;飼養;病蟲害;防治
眾所周知,在桑蠶的養殖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是至關重要的,倘若在桑蠶的養殖過程中發生了病蟲害,并定會對蠶絲以及蠶繭造成極大地影響,甚至還會出現大量桑蠶死亡的情況,最終導致桑蠶養殖戶遭受極大地經濟損失。針對于此,我們必須要重點加強大桑蠶養殖病蟲害防治力度,充分了解桑蠶病蟲害的病原、癥狀,進而及時對癥下藥,有效控制其病蟲害。在桑蠶病害沖防治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通過科學地措施有效地減低病蟲害的發生概率,最大化確保桑蠶的高產優質。
一、消滅病原體,杜絕傳染病源
1.打掃衛生。桑蠶養殖戶在進行養蠶之前必須要全面清洗或者是清掃蠶具以及使用場所等,必須要認真清掃養蠶用具、蠶沙或者是病蠶尸體上面的雜草垃圾及其殘余繭絲,為全面提升藥物的消毒效果,還需用清水認真洗刷地面 。
2.消滅病源。眾所周知,在桑蠶預防幼蟲發病綜合防治當中,最關鍵一環就是消滅病源,病源是桑蠶病蟲害最主要的來源。為此,為更好消滅病源,確保養蠶的安全,我們必須對養蠶的周圍環境以及養蠶用具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
3.蠶室消毒,養殖人員用清水沖洗地面之后,還需要使用漂白粉液對養蠶室棚頂、墻壁以及地面進行消毒,除此之外,還必須要封閉門窗使用消毒消毒散熏煙消毒。
4.對蠶具就進行消處理。蠶具洗刷干凈之后,養殖人員還需要使用漂白粉液對蠶具進行消毒處理。在這其中藥劑一定要配精確。與此同時,要均勻噴霧藥勻。蠶具消毒完成之后,還需要將其放在太陽下進行曝曬。
5.優勝劣汰。養殖人員在具體的飼養過程中,必須要嚴格提青和分批,優勝劣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讓群體幼蟲生長發育整齊,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差蠶率,更好地防止好蠶提感染蠶病。
6.蠶期消毒。養殖人員在銅食前和收蟻前,必須要采取科學的手法,對老熟和眠時的幼蟲分別使用蠶座以及蠶體消毒劑進行消毒處理,通過這樣的方式,確保幼蟲體不受病毒的侵襲。在這過程中,養殖人員還必須要使用適量的生石灰對 蠶座以及殘體進行消毒處理 。
二、強化衛生防疫,確保蠶室衛生
1.清潔蠶室,為確保養蠶室的干凈衛生,養殖人員必須要及時清掃桑后落地蠶沙以及殘葉,在這過程中養殖人員還必須要規避清掃之中灰塵飛揚情況的發生。
2.要對儲桑進行防毒處理,養殖人員,必須要時刻保持儲桑場的衛生,定期做好其消毒工作,有效地規避病毒進去儲桑室。
3.要勤洗手,養殖人員在對桑蠶喂食之前必須要洗手,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攜帶病菌接觸桑葉以及幼蟲,更好地確保幼兒的葉食的安全。
4.要及時清理蠶沙,與此同時養殖人人員還必須要用1%石灰漿以及 有效氯漂白粉對地面進行消毒處理。
5.對蠶病進行處理,必須要淘汰處理一些病蠶、病蠶,每天都要對蠶尸進行通統一的消毒。
6.添食防病,養殖人員在具體養殖過程中,必須要使用蠶座凈以及石灰對蠶座、蠶體以及蠶具蠶室對消毒處理。另一方面,為防治細菌性蠶病,還必須要添食氯霉素,在幼蟲2齡期食1次氯霉素,在5齡期要添食2次。通過這樣方式,更好防治細菌性蠶病。
三、消滅桑園蟲害,確保食葉安全
眾所周知,桑葉在桑蠶的飼養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是桑葉的是桑蠶的主食。這樣一來,桑葉的消毒以及清潔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為進一步確保桑葉的清潔度,我們必須要重點加強對桑園病蟲害的管理工作,進而防治病蟲害的發生 。
1.必須要重點做好害蟲捕殺工作,我們深知捕殺桑園害蟲是保證安全生產非常關鍵的一環節。這樣一來,為更好地防止害蟲食桑葉給幼蟲帶來的病害,養殖人員必須要認真做好捕殺桑園害蟲工作。
2.采用藥劑來防治病蟲害, 殖人員在這過程當中必須要嚴格控制化學藥劑的毒性以及使用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有效地規避因為過多使用化學藥劑,導致桑葉上留有殘留的藥物,進而嚴重危害桑蠶的生長,倘若桑園桑葉污染較為嚴重或者是桑園病蟲害較多時候,養殖人員則可使用 有效氯漂白粉液對桑葉葉面進行消毒處理。
3.鼠害的處理,眾所周知, 鼠害會嚴重危害桑樹的生長,不但對破壞桑樹本身,與此同時鼠害身體的所帶有病菌也為桑樹帶來一系列的病蟲害,這樣一來,我們就必須要重視的鼠害處理工作,并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 如使用滅鼠1號、2號,有效處理桑園中鼠害。具體的使用方法,養殖人員在蠶場養蠶之前,必須要充分結合蠶場清理,在新土上投放 滅鼠劑糧食顆粒毒餌。另一方面,還可以采用滅鼠劑糧食顆粒來滅鼠。此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鼠夾或是鼠籠等各種方式進行捕鼠,通過上述措施進而更好地實現高效滅鼠工作,確保桑樹的健康生長。
四、強化技術管理工作,確保桑蠶健康成長
為讓病蟲害得到有效地防治,養殖人員必須要重點加強技術管理工作。第一,必須要高度重視桑蠶的良葉飽食,根據桑蠶的實際生長情況出發,向桑蠶投喂品質好的桑葉,進而確保桑蠶的健康成長,進一步提升桑蠶本身體制,促使桑蠶抗病蟲害能力 。第二,必須要嚴格控制蠶室當中的溫度, 確保空氣的流通性以及通風條件良好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桑蠶的正常發育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總的來說,1-2齡幼蟲在最為合適飼養的溫度在26℃, 3齡幼蟲最為合適的飼養溫度25℃,4~5齡蠶在22℃。特別是對1-2齡幼蟲來說,室內干濕差不能超過0.5℃,3齡和4~5齡蠶的室內干溫差溫度分別為2℃,5℃。另一方面,大大蠶期的溫度一定要控制在24℃以下,倘若沒有控制在這個范圍內,必須要采取行之有效地控制,控制好溫度。養殖人員在這過程中一定要讓蠶室處在一個通風良好的狀況,進而更好地確桑蠶的健康成長。 第四,養殖人員必須要確保喂食材料的新鮮,與此同時,還必須要確保桑葉存儲環境一直處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這有這樣才能確保桑葉的新鮮感,才能確保桑蠶的健康成長。
五、桑蠶幾種常見病的防治方法
1.白僵病。養殖人員在養蠶之前以及養蠶之后,必須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對蠶室的周圍環境,蠶具、桑葉貯桑室以及蠶室進行全面消毒。倘若遇到白僵病流行或者是發病期間,養殖人員每天必須要使用白粉防僵粉對蠶種座或者是蠶體進行消毒處理。
2.綠尾大蠶蛾蟲害。筆者根據自己工作經驗得知,防治綠尾大蠶蛾蟲害可使用50%濃度、 倍敵敵畏乳油溶液時,幼蟲的死亡率大致在37.5%左右,如果我們使用40%濃度100倍氧化樂果乳油溶液時,則可以達到72.4%死亡率。因此,我們可以使用上述方法來防治綠尾大蠶蛾蟲。
3.細菌病 ,眾所周知,細菌病分為敗血癥和細菌性腸道病。敗血癥又被分三大類即青頭敗血病、青頭敗血病以及黑胸敗血病,他們的癥狀在患病初期是非常相似的,身體延伸、停止進食、運動,胸部逐漸變大, 緊接著有軟便排除,桑蠶死初期胸部膨大,但過幾個小時之后身體逐漸就會變熱,變軟,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桑葉的腐敗以及發酵而導致的。另一方面,如果蠶座以及蠶沙濕潤度達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敗血病主要是通過主要傳染途徑就是創傷感染。其次則是細菌性腸道病,這種病癥主要是因為幼蟲食用了一些品質教材且帶有桑葉,導致桑蠶體制變差,進在桑蠶的消化管當中,滋生了很多的細菌。桑蠶瘦弱,糞便較稀、發病時身體是黑褐色是細菌性腸道病主要臨床癥狀,因此,我們必須要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減少細菌數量,如使用白粉消毒貯桑室,用步將桑葉上面的水處理干凈,另外還不能將桑葉堆積過高過厚,另一方面,還要定期用蠶除沙,進而更好地對蠶蟲進行精細化管理,養殖人在必要時還可以向桑蠶喂食0.5g/L克氯霉紅素,如果出現了細菌性腸道病,養殖人員還因應該每隔8h向桑蠶喂5g/L—/L g/L的L克氯霉紅素 1 D,3次。
六、結語
概言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養蠶技術也在迅速發展,但現階段依舊存在諸多的的問題,其中對桑蠶健康生長威脅最大的問題就是病蟲害的防治。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堅持預防為主,消滅病原體,強化衛生防疫,消滅桑園蟲害,強化技術管理工作,從整體上提升蠶絲的質量,促使桑蠶養殖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雁婕. 云南常見桑蠶病蟲害防治[M].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12.
[2]趙毅. 淺談桑樹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方法[J]. 四川蠶業, 2009, 37(2):32-33.
[3]農昌豪. 桑蠶養殖技術及病害防控要點[J]. 農技服務, 2017(18).
[4]周世瓊. 桑蠶養殖及病蟲害問題的探討[J]. 大科技, 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