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萍
摘 要 本文以科研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流失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究當前科研事業單位人才流失的原因,并給出了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 科研事業 單位專業技術 人才流失
一、科研事業單位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薪酬體制無法滿足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
1.外部:工資收入不公平。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薪酬福利的高低對科研工作人員有重要的影響,市場上各行各業運用高薪福利激勵政策等吸引了眾多的專業技術人才。而我國的科研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水平相較以往雖有很大的進步,但與市場上的各企業仍有很大差距。因同工不同酬,很容易打擊科研人員從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喪失進取信心,致使人才大量流失。
2.內部:工資分配不合理。我國現階段科研事業單位的薪酬體制基本由三部分構成: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崗位績效。為激發科研人員的主官能動性與工作積極性,設置了崗位績效考核。但考核制度不科學,考核效果并不理想,科研人員單方面地追求業績,為了考核高評分,并不考慮社會需求,使國家撥付的大量科研經費浪費在了很多無任何實用價值的應付性科研成果上。
(二)不夠人文的工作軟環境
在我國的傳統科研工作環境中,長期強調個體服從集體,下級服從上級,集體榮譽高于一切,工作環境僵化、沉悶,缺乏個性。但是在當下的環境中,高文化水平的新型人才更注重工作中的人文環境是否舒適,硬件水平是否先進,對自己專業素質的提升是否有幫助。但是,通過近幾年的發展來看,我國國內的薪酬福利、工作環境、硬件設施等科研條件跟國外相關條件比相差太遠,致使我國大量優秀的科研工作人員留在國外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
(三)不夠健全的科研管理體制
1.用人制度不科學。高學歷是相關人員參加工作的敲門磚,高學歷只能說明有過系統性的理論知識學習,但不能說明一定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實踐能力。但我國的科研事業單位卻更重視學歷,忽視其實踐能力。在我國現在的薪酬和用人機制下,如果依然單純側重通過高學歷引進人才,會流失很多有潛質的優秀實踐型人才。
2.管理體制的不健全。我國科研事業單位有一定特色的優良傳統,也倡導一些人本精神的理論文化。但是以人為本的科研文化并不占主導地位,有些機構單位甚至缺乏以人為本的科研文化氛圍,不能滿足科學工作者的精神需求。
二、防止科研事業單位人才流失的對策
(一)健全科學的激勵機制
科研事業單位應建立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設置激勵機制,建立科研人員個性化展示平臺,滿足不同科研人員的個性化需求,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挖掘其潛能,使個人價值得到發展,同時促進單位利益的提高。
1.改進現行的薪酬體制。我國的科研事業單位要引進全面的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做支撐同時又有專業技術實踐能力的人才,必須調整現有的薪酬體制。首先要提高對創新成果的獎勵,根據個人的工作能力調整薪酬體制,同時打破封閉的工作環境,進行多部門、多團隊的廣泛參與和合作,多方學習,以提高自身的科研創新能力。其次,改革科研人員的績效考核體系,側重考核工作人員的創新能力和工作業績。從最直接的薪酬體系這一方面調動科研事業單位技術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能力。
2.采用柔性的激勵機制??蒲腥藛T對生活質量和工作環境的要求極高,并且希望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他們有著極高的精神需求和更高層次的自我價值實現的人生境界。因此,在科研事業單位中加入以人為本的新理念,解放科研人員的個性追求,尊重個人的人格權利,理解科研人員各個方面的不同特色,了解科研人員的優勢,使科研人員積極地投入以后的科研工作中。
(二)營造寬松的人文環境
除了外在薪酬體制和科研管理體制進行符合新世紀經濟社會的調整,同時要打動科研人員的內心,吸引并留住人才。首先要改變整個工作環境,使科研人員在工作中保持舒適愉快的心情,工資收入的高低直接影響個人的生活質量,因此薪酬必須符合個人需求。同時勞逸結合,工作時間和其他福利待遇也要盡量與發達國家靠攏??蒲惺聵I單位中用于科研工作的硬件設施落后,也是打擊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留住人才,必須及時替換老舊的科研工作設備,引進新式先進的科研工作設備,以利于整個科研工作的發展。
(三)建立惜才用人的管理制度
要想吸引海外留學生回國工作,我國相應的政策就必須符合現在的知識經濟時代的特征。目前我國出現了留學生歸國熱潮,如何引進、留住高尖端人才是關鍵,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進制度,珍惜各行各業各種特色的人才,鼓勵科研人才的創新活動。
三、結語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在轉型階段,因此需要大量的各行各業的科研技術人才。人才的流失嚴重制約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我國各類科研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要順利實現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各項科研事業的發展,躋身世界一流行業,必須對我國現有的人才管理體制進行徹底的調整,與國際社會接軌,吸引人才的同時防止人才流失。
(作者單位為浙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參考文獻
[1] 徐毅.淺析科研事業單位人才流失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3
(17).
[2] 馬斌,李中斌.中國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與發展的思考[J].經濟與管理,2011(10).
[3] 張永合,盧蔥蔥,姚海勤.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多樣化職業發展通道的實踐與思考——以中科院A研究所為例[J].管理觀察,2015(36).
[4] 本刊編輯部.科教興國人才強國胡錦濤親切接見“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并發表重要講話[J].國防科技工業,2002(08).
[5] 賴燕萍,苗水清,謝波.農業科研單位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工作思考[J].繼續教育,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