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水
摘 要 在當下,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以無形的文化和創意為核心價值的產業也成為國家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之一,成為我國具有朝氣和活力的經濟增長點,但文化企業因其特殊性卻面臨著融資難的問題。本文詳細分析了文化企業的特殊之處和面臨的主要困境,從理論和實踐角度創新性地提出了六種融資新模式。
關鍵詞 文化創意 融資 模式創新
中國文化產業被賦予了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使命,被定位成具有戰略意義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經過近十年的發展,中國文化產業不斷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融資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資金短缺、融資難、企業缺乏擴大再生產的能力是文化產業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
一、文化企業的特點
文化企業與其他企業相比有其特殊性:
第一,雖然擁有大量文化創意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但市場價值難以準確評估,又缺乏足夠的有形資產抵押物。
第二,普遍資產規模較小,科技、人才成本投入大,資金回報周期長。
第三,文化產品具有“項目性”,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經營風險高。
第四,文化產品保存時間長,市場升值空間大,但同時又影響企業現金流覆蓋率。
第五,文化產品通常附加值較高,創意是文化企業最大的資本。
二、文化企業融資面臨的困境
目前,大多數文化企業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而在當下商業銀行的授信模式下,由于文化企業的特殊性,并不容易獲得貸款支持。
第一,金融部門信貸準入標準是按一般企業財務、經營指標核定,如企業注冊資本金、固定資產投入、企業現金流、盈利指標、能否提供有效的抵押物、風險控制、完整的財務報表等,沒有考慮文化企業的特殊性,也很少有針對文化企業的信貸產品,直接導致目前文化企業信貸難。
第二,許多文化創意企業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資產有限,而其擁有的大量文化創意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評估專業性強、難度大。這些創意的運作資金往往只能寄希望于利用自有資金或者風險投資,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想要獲得風險投資又并非易事,致使很多文化創意尚未實施就“胎死腹中”。同時,文化產品的項目性、高風險性,使得目前銀行針對一般工商業企業開發創新金融產品,在支持文化產業文化企業上顯得有心無力。
第三,由于銀行和企業雙方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相同,企業作為擁有更多信息的一方,在締約過程中將處于有利位置,可能利用這種信息優勢損害銀行利益。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銀行往往缺乏對其的系統性研究,可能面臨企業隱瞞重要信息的情況。如果銀行在基礎利率上增添“風險補償費”,風險較大的借款企業可能愿意接受貸款,風險較低的借款企業往往放棄借款申請,產生逆向選擇。因此,銀行在對文化創意企業開展信貸業務時,一般將采取謹慎原則。
三、文化企業融資模式創新
第一,關系型貸款模式。關系型貸款指銀行的貸款決策主要基于通過長期和多種渠道的接觸所積累的關于借款企業及其業主的相關信息而作出。大多數中小金融機構是地方性的,對當地的文化企業的人品、產品、抵押品及前景等信息都能準確掌握。這些不能量化的信息屬于企業的定性信息即軟信息,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財務數據等硬信息,中小金融機構可與當地的企業建立這種長期的關系型貸款關系。
第二,項目包裝融資模式。項目包裝融資是根據市場運作規律,經過周密構思和策劃進行包裝和運作的一種模式。構思和策劃需要做到科學性、創意性、獨特性、包裝性、可行性。選擇信譽良好的中介機構策劃獨具匠心的可行性強的商業計劃書,抓住各種機遇進行運作。通過創意經濟產生創意資本。世紀領軍影業投資有限公司發起一場《大唐玄機圖》電影收益權投資人見面會,活動從項目的“主創團隊、營銷手段、市場助推計劃、項目資金使用、項目投資回報”等不同的角度全面地介紹了《大唐玄機圖》電影收益權投資項目,成為國內首個通過權益共享集合投資方式實現創新融資的電影項目。該項目以文交所為主要融資平臺,將影視制作環節的各方利益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連接在一起,以電影版權所蘊含的未來預期收益為基本保證,使投資者和制片方作為利益共同體和一致行動人共享影視作品的版權和收益,探索創新文化產業投資融資業務。
第三,軟抵押模式。文化企業可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用專利權、著作權、馳名商標以及經過評估的文化資源項目、股權、銷售合同、應收賬款質押、未來收益權質押、法人無限連帶責任、文化企業聯保,或者有形資產抵質押等方式進行軟抵押貸款。
某有線電視安裝服務有限公司采用農村網有線電視收費權質押的方式,向當地信用社成功貸款,是迄今為止該社首筆有線電視收費權質押貸款,也是首筆應收賬款質押貸款。
第四,擔保換期權模式。“擔保換期權”是指擔保公司在為企業提供擔保的同時,和企業簽訂期權協議,在適當的時機,通過行權投資企業或通過回購獲得收益,期權的有效期一般為3~5年。如果企業失敗,擔保公司承擔為其擔保的風險;如果企業發展狀況良好,擔保公司將有權持有企業一定股份或取得一定收益,達到分享其發展成果的目的。這種新模式為文化類企業提供了獨特的融資手段。
四、結語
要突破制約文化企業發展的資金瓶頸,必須把握其產業特點,不斷完善文化產業機制,為其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環境。目前,不斷涌現的產業融資新模式逐漸改變了這一局面,一些文化企業開始擺脫“貧血癥”向縱深大力發展。
(作者單位為河北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 斯蒂芬·A .羅斯,倫道夫·W .威斯特菲爾德,布拉德福德·D .喬丹(美).公司理財精要(第7版)[M].方紅星,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2] 王超.融資與投資管理[M].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