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漠河縣立人學校 楊雪秋
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低并不代表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核心素養其實是在培養一種綜合素質,是在學習數學中學生所學到的創新能力,思考問題要有嚴謹的邏輯性,要學會數據分析等綜合能力,它不是特定的內容,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它是持久的,當學生培養了核心素養后,將會終生受益。
對于學生來說,老師是他們的榜樣,更是思想的啟蒙者,所以在課堂中不要一直都是老師在黑板上講述,學生在下面聽,老師單方面地付出,而是要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時還要在符合他們認知思維的前提下提高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還要結合學科特點,這是要有方法、有策略的。
數學知識不是零散分布的,而是有很強的連貫性,脈絡清晰,強調整體性的原則。所以,老師在給學生教學時,要考慮數學的這些特征,這樣能使學生容易掌握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老師教學時應采用整體把握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引導,不僅能高效率地完成教學目標,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知識網,既學習了新的知識,又聯系了以前所學知識,對以前知識進行了復習,建立知識的結構體系,使學生不容易遺忘,也容易理解。就像我們剛剛開始學習數學的時候,先從十以內的加減開始,然后才是兩位數、三位數。我們認識圖形,先是從觀察物體開始,先從我們身邊的物體開始認識,然后是認識圖形,再到后來才開始學著求圖形的面積,這是在二維空間開始的,之后從三維空間認識物體、求體積、畫三視圖。數學知識都是一個整體,具有很強的結構性,從一點出發,然后逐漸加深變難。
例如,在學習數的時候,我們有學到小數、分數、有理數、整數等,而這些數的學習并不在同一個時期,而老師在教學時往往注重單個知識的教學,學生們不能將前后知識相互聯系起來,知識不能貫穿,學習不能深入。要想讓學習效率提高,老師需要幫助學生搭建這種知識網絡結構,如圖所示:

由此可見,老師將知識進行整體的結構化歸納與整理,利用餅狀圖、樹狀圖等可以幫助學生學習,關聯知識點,精簡了很多晦澀難懂又很長難記的知識點。
極強的邏輯思維性是數學的最大特征,數學學科內容多而繁復,彼此之間相互獨立卻又緊密聯系,數學中的大多數公式、定理等都是能夠根據以往的數學知識所推演出來的,也許看似不相關的小小概念、公式都有可能成為推算一個新公式的關鍵,這些都是數學的核心與特點。而小學生正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所以老師在教學時,不能浮于表象,只告訴學生某個概念或公式,然后死記硬背,而是應該努力讓學生明白這個概念為什么是這樣的,這個公式又是怎樣推導的,只有這樣,課堂教育才達到了最大意義,這樣的教育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今后在許多困難面前都能不畏懼。
例如,老師在教學長度、重量、面積、體積等時,都可以從以前學習過的單位出發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建立關系圖,就很容易從簡單的、低級的單位推算出后面的單位了,這樣讓學生清楚理解各個知識之間的關系,又達到了教學目標。又比如,我們剛剛學習四則運算時,比如14+11=25,這時老師也會告訴我們25-11=14,25-14=11;從8+8+8=24就易知3×8=24,也可以知道24÷3=8,這就是典型的數學中的舉一反三,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能豐富課堂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習的效率。一個人的邏輯思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老師要每天多多提問,讓學生舉一反三,那么學生們的學習必將有質的飛躍。
現在老師教學最重要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要培養學生自己思考的能力,老師越是勤奮,越是想把一道題詳細地講給學生聽,那么學生越懶,他們就不想去思考。老師應該將題目進行選講、精講,把多余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思考。老師應該進行角色的轉變,不再是單純的進行知識傳授,而是轉變成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老師在課堂上將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讓他們自己探究問題的前因后果。比如,老師在講到“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定理時,大多數老師們都是將兩點之間的不同路徑的距離直接用直尺進行測量,但是直尺測量往往會有誤差,會導致結果出現偏差。在學習到這里的時候,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實地進行測試,在家里自己進行不同的嘗試,讓學生自己思考、比較誰的方法最合理可靠。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是這樣的。
老師在課堂上應該多多鼓勵學生,在學生出色地回答問題之后要及時進行表揚,但是如果學生回答錯誤,老師也應該及時給予鼓勵,這樣就能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多發言,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老師也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對其他同學的觀點提出疑問,而且要尊重和重視每個學生提出的疑問,并幫助他們積極思考,不斷反思自己學習和研究的過程,改進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觀點,這都是學生們自主思考的結果,老師不要設定唯一一個標準,要包容每一個學習進度慢的學生,在課堂上,老師要多多創造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讓每一個人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他們才會多多開動他們的腦筋,學著思考,老師不僅要做到多多鼓勵他們,在他們思考錯誤時也要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引導他們往正確的方向思考。
相信這樣,在老師正確的、有益的引導之下及學生自己不懈的努力之下,教育體系會越來越完善,學生學到的知識也會越來越多,學習的不僅是課本知識,還有許多是學習的思維和方法等。老師的課會越來越精彩,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上課,在課堂上積極表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