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創
編者按:隨著網絡直播越來越火,湖北省鐘祥市羅集鎮羅漢寺鄉的杜威把他的杜威農場搬到網上做起了直播,沒想到靠著一個三角架和一臺手機,讓他的農產品大賣,獲得了不菲的收入。這位28歲的湖北農民在直播平臺與數萬名粉絲互動,展現自家農產品的種養過程,成功解決了土雞、雞蛋、蔬菜等農產品的滯銷問題。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做到讓農產品熱銷的。
出租土地獲得不菲收入
杜威農場位于湖北省鐘祥市羅集鎮,農場主杜威每天都會在網上開直播,直播的內容就是他自己的農場里養殖的雞和種的地。他將面積300畝的家庭農場分割成一塊塊1.3米×1.8米的單元土地,每天通過直播帶領網友認識土地上生態種養的各類農產品,吸引大家認租。
“一塊單元土地一年的租金是3000花椒豆,折合現金300元。”杜威介紹,他會按照認租者的要求種植農作物,并根據種植難度收取500~1000花椒豆的管理費。而像除草、施肥、澆水等農活,也需要網友打賞50~100花椒豆。農作物收獲后,杜威會快遞給認租者,或由認租者親自到農場收走。農作物收完一茬接著種下一茬,一年四季不間斷,而杜威的收入也比常規種植高出不少。
從認租土地到收獲,網友付出的費用不低。盡管如此,杜威在直播時仍很受歡迎,與網友的互動十分熱烈,通過送禮物和花椒豆來“指使”他干活的網友非常踴躍:“我的雞是不是該吃點料了”“我的西瓜啥時候熟”“我也想租塊地”……
直播吃“雞飼料”贏得信任
杜威在直播中告訴粉絲,自己散養的土雞如何運動、如何吃料。“之前我家養了3000多只江漢黃腳土雞,在本地很有名,但銷量不佳。”杜威告訴記者,2017年年初,他在朋友的建議下,開始在花椒直播平臺直播散養土雞,“可能大家要親眼看到整個飼養過程,才會相信散養土雞的品質更好吧!”
從那時開始,杜威每天對雞場、耕地的種養過程進行直播,一開始反響平平。在2017年春節前的一次直播中,有網友問他使用的是否真是生態雞飼料。于是,杜威將喂雞的麩皮、豆粕、玉米各抓了一把,放進鍋中,加水熬成粥,大口吃了起來。提問的網友看到這一幕,當即給杜威打賞花椒豆,以每只220元的價格買下3只土雞。這次直播,讓杜威迅速打開了局面。“不久之后,一位叫‘賽賽的網友覺得我特別實誠,一口氣認租了三塊單元土地。”杜威說。
線上互動帶動線下銷售
除了通過直播獲得網友打賞外,更讓杜威開心的是,他的線下產品銷路大開,收入猛增。據杜威介紹,從2017年4月初至6月初,他從直播平臺獲得的打賞折合現金約8萬元。而通過直播獲得的信任感和知名度,讓他種養的農產品獲得了更多訂單,兩個月收入共約12萬元。不少網友還從四面八方來到他的農場旅游。“直播平臺確實給我家農產品的銷售帶來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杜威說,他的直播火了之后,他家的土雞蛋身價倍增,供不應求,“別人家的是14元/公斤,我家的是44元/公斤。”
杜威說,他在直播中十分注重與網友的互動,讓大家直觀了解他的農產品的高品質,對年輕人很有吸引力。他看中的是年輕網友消費能力強,也愿意為健康、好玩的事物付費。
好產品也需要用心推銷
“農產品最重要也最難的就是銷售。通過直播,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生態農產品,并愿意花錢購買,確實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銷售模式。”湖北省武漢市蔬菜專家朱林耀說,好產品也需要有好的推銷方式,“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如今有些過時。
盡管通過網絡直播獲得了可觀的收益,但杜威依然認為能關注直播農產品種養過程的仍然是小眾,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平臺,也需要有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他開始直播的第一個月里無人關注,直到第40天才有了第一個客戶。但他沒有放棄,這才有了后來的眾多粉絲。
“健康又好吃的東西大家都需要。一旦獲得信任和認可,合作就更牢固。”杜威說,他目前在直播平臺的粉絲超過5萬人,從開始到現在掉粉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