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清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個動態生成的過程,課堂上經常會有與課前預設不一致的意外情況發生。面對“課堂意外”,教師該以怎樣的態度來面對,又如何處理?通過調查發現不少教師不僅害怕出現“課堂意外”,應對起來也是感覺“力不從心”。建議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儲備,精心預設教學內容,以良好的心態,尊重、吸納課堂中始料未及的生成性問題,適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流程,不斷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關鍵詞:課堂意外;現狀分析;建議對策
一、調查目的
為了真實地了解目前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對“課堂意外”問題現狀,以便制定相應有效的對策,提高語文教師應對課堂中出現的新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特設計了“語文教師應對‘課堂意外問題現狀調查問卷”開展調查。
二、調查對象和方法
2015年1月,對幾所小學84名語文教師開展“語文教師應對課堂‘課堂意外問題現狀”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中既有剛工作的年輕教師,也有具有20多年教齡的中年教師;既有市區骨干教師,也有普通教師。本問卷主要從“對待‘課堂意外的態度”“應對‘課堂意外的方法”“備課的實際狀況”“對待教學反思的態度”等方面共設計了二十題封閉型選擇題。本次調查共發放84份問卷,收回84份有效問卷。我對問卷結果進行準確統計,算出百分比,編制了統計表。
三、調查結果分析
(一)教師對待“課堂意外”的態度——想說愛“你”不容易
1.尚未重視“課堂意外”重要性
課堂應該將學生的學習過程放在很重要位置。但是調查結果顯示,不少老師過多關注的是教師的成功,而非學生的成長。問卷第1題的數據可以看出,有71.4%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關注自己精心預設的教案是否順利實施,教學流程是否流暢,只有23.8%的教師將目光聚焦學情,關注學生學得怎樣,及時尋找更合適的教學方法。問卷第19題是調查教師在日常的教研課中關注的是什么,38.1%的聽課教師關注的是課上學生的學習效果如何,33.3%的聽課教師關注授課教師教學流程是否順暢,14.3%的聽課教師關注授課教師的教學能力,只有14.3%的人關注的是授課教師處理隨機生成問題的方法。
2.害怕出現“課堂意外”
從對第4題“您擔心課堂上出現‘課堂意外嗎”的回答中可以發現,85.7%的教師不希望課堂上出現“意外情況”,總希望一帆風順到下課。問卷第5題“您對課堂上出現‘課堂意外所持的態度是”,62%的教師選擇“置之不理”,還有19%的老師選擇“感覺很厭煩,會訓斥幾句”,僅有19%教師選擇“想辦法巧妙應對”,可見課堂上的“課堂意外”是許多教師避之不及的!
(二)教師應對“課堂意外”——心有余而力不足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按照教案機械地傳授知識的線性過程,而應是根據學生實際需要,不斷調整預設的動態發展過程。但是有一些教師,特別是年青教師,在課堂上遇到學生個性化提問,往往束手無策。對于第2題“課堂上,您會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案嗎”的回答也是出乎意料,只有9%的人經常做到,超過91%的人是很少調整或基本不調整,只是一味地按照既定的教案去逐步落實。這其中不少人是不知如何應對“課堂意外”而“不調整”或“較少調整”。問卷第7題,“當您的課堂上出現‘課堂意外時,您的表現是”,14.3%的人選擇“能針對不同情況具體對待,巧妙應對”,28.6%的人選擇“有時候會處理,有時候不能處理”,而有57.1%的人是“經常手足無措”,由此可見,大部分教師面臨“課堂意外”是不僅缺乏心理準備,更缺乏急中生智的應對方法。又如,第14題“課堂上,您有過不知道學生答案正確與否的經歷嗎”,答“有”的占61.9%,可見我們教師應對課堂意外還有很多不足,確實需要提高。
(三)缺乏精心預設,面對“課堂意外”——臨陣磨槍,既不快也不光
應對“課堂意外”,教師除了要有開放的心態,還要精心備課,這樣在遭遇“課堂意外”時才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現實并非如此。從第9題的選擇可以看出,33.3%的教師是“自己精心設計教案”,三分之二的教師是“根據現成教案修改”或“照搬現成教案”。第10題“您的教案一般什么時候完成?”71.4%的人提前一周,28.6%的人是“上之前匆匆寫就”這是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課前不鉆研教材,不分析學情,不精心設計教案,怎么可能在課堂上應付自如呢?第11題“您在寫教案時會設想課堂上出現哪些情況嗎?”28.6%的人“經常會”,66.7%的人“偶爾會”,4.7%的人“基本不會”。問卷第13題“您在備課時會考慮同一環節出現不同情況的處理方式嗎?”23.8%的教師選擇“經常會”,61.9%的教師選擇“偶爾會”,14.3%的教師選擇“基本不會”,這樣的缺乏精心預設的備課,是不可能巧妙應對“意外”的。
(四)怕學習,怕寫教學反思——心中無“糧”,上課就慌
有的老師不理解寫反思的好處,如問卷第16題“您每節課上完有寫教學反思的習慣嗎?”,有9.5%的教師從不寫,28.6%的教師偶爾寫,38.1%的教師經常寫,只有23.8%的人一直堅持寫反思。我們看到還有不少老師沒有意識到教學反思對于提高課堂應變能力是多么重要!第17題“您的教學反思側重于寫”,選擇“學生學習的狀況”的占 66.7%,選擇“對自己某一教學環節的處理評價”的占23.8%,選擇“其它”的占9.5%。這又反映出相當一部分教師還不知道教學反思如何寫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四、思考與分析
從以上的分析可看出,在提高應對“課堂意外”方面,還有相當一部分語文教師需調正心態,積極尋求應對“課堂意外”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家布魯姆說過:“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藝術了”。這就說明出現“課堂意外”是很正常的。學生提出的“課堂意外”,其實體現了學生智慧火花的迸發,能夠引起學生的思考、討論,有利于其科學思維方式的形成。
(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時刻關注學情變化,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面對學生的突如其來的提問和與自己不同的見解,要多一些寬容、欣賞,多一些機智和藝術,抓住“課堂意外”的新生成,使得課堂充滿靈性,收獲未曾預約的精彩。
(三)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儲備,更新知識結構,充分預設教學環節與教學問題,做到在遭遇“課堂意外”時能夠從容應對。
總之,教師要用開放的心態,關注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尊重、接納課堂中生成性問題,加強學習、反思,不斷提高應對“課堂意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