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
摘要: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受音樂的影響,所以音樂教學也是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不僅影響著學生的音樂素養培養,還影響著學生的音樂審美培養,所以教師需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而初中開放性音樂教學既能有效促進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又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
關鍵詞:音樂;開放性;積極性
隨著初中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開放性成為了教學改革中一個重要的切入點,是諸多初中音樂教師提升教學成效、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抓手。教師應當從教學內容、教學情感、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教學評價以及教學活動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學過程的開放性,為初中音樂教學成效的提升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
一、如何實施開放性教學
從初中音樂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教師應采取積極措施,逐步使學生學習意識得到提高,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一年上學期第一單元《中學時代》時,在對此節課進行正式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聽一遍這首音樂,緊接著教師可以講述一段完美的課程導語:漫漫人生路,青春的年華正式處在這樣多彩的中學時期,他使年輕的你不斷探索、不斷求知,兄弟姐妹和諧共融,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多少年后仍值得回味這段美好時光,甚是讓人難以忘懷。學生們聽了之后,必然會有所感想,進而教師引出這堂課的主體——《中學時代》。教師不應僅從教會學生唱這首歌曲上進行課程安排,而要深刻把握教學目的與教學要求,除了使學生可以把握輕快而富有彈性的唱這首歌曲之外,還要使學生懂得珍惜中學時代的學習與生活,社會的發展進步促進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讓學生為祖國的建設而努力學習,爭取把我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現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對音樂作品要飽含熱情、富有激情,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歌唱,在歌唱的同時,有進一步增強理解,體會作品的深層次含義,只有這樣,才可以逐步培養起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進而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打造“體驗”式音樂課堂
找尋恰當的學習策略一直是教師孜孜不倦的追求,可見,一成不變的傳統講授方式已經被教改所淘汰。打造開放式的初中音樂課堂關鍵在于豐富教學手段,令學生自愿融入其中。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情景教學模式及探究式教學模式可加以利用。1.情景教學模式。傳統教學中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封閉式的,盲目遵循教材內容會令學生感覺音樂課是枯燥的甚至是無用的。利用構建音樂情景的方式,實現初中音樂課的體驗性,是構建開放性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2.探究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更能體現出音樂課的理論性,讓學生自由分組搜集材料、相互探討,從交流中獲取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并且更加生動高效。
三、更新音樂觀念
音樂一直以來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要糾正某些人的錯誤觀點:認為只有書本音樂才是高雅的、超凡脫俗的;生活中的音樂只能是低俗的、平淡無奇的、難登大雅之堂。所以,教師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時,不應局限于教材上的音樂知識或歌曲,而應與時俱進的進行教學點的擴充,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學習更為廣泛、寬闊的生活音樂,因為最好的素材來源于生活,而教材上的音樂畢竟是有限的。要實施多元化開放性教學,應從深層次角度入手,甚至要對我國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我們知道現有的初中音樂課根本受不到應有的重視,課程安排也非常少,一周甚至兩周才有一節課,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只是“匆匆地”教給學生某首歌曲,并不對音樂背景、相關音樂知識進行講解或分析,這致使學生的學習也更加趨于“走過場”。針對當前現狀,教師應注意“溫故知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同時還應在教學中主動滲透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四、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并不是教師或者學生可以單獨開展教學活動的平臺,而是需要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連續的有效互動,這對于音樂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發揮著重要的價值意義。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開展其開放性教學模式,也需要注重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在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發揮。比如說,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制定一些有助于教學質量提升的互動環節,確保其互動內容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或者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合作完成一些教學任務,這樣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音樂知識的主動學習意識,還能夠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學生也能夠在與他人合作過程中形成相應的合作意識。因此,有效的師生互動學習是初中開放性音樂教學實施過程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初中開放性音樂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將音樂理論與生活實踐聯系起來
在初中音樂實施開放性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考慮到什么才是學生真正所需要的、感興趣的。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教會學生樂理以及歌唱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發現音樂的美妙,試著去品味音樂,在生活中學習音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使他們積極地去尋找生活中的各種音樂,善于發現音樂。許多人都認為只有書本上的音樂是“陽春白雪”,而生活中的音樂卻只是“下里巴人”。殊不知,音樂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一首歌曲能夠用它細膩的感情和美好的音樂打動人心,那它就是一首成功的曲子,這和它來源于哪里沒有太大的關系。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初中學生而言,要想開拓視野,提高遠見,培養學生欣賞音樂、分析音樂的能力,陶冶其情操, 不僅僅是要學習課本中的音樂知識或是歌曲,也要從生活中獲取,畢竟書本上的音樂是有限的。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音樂教會學生的更多。
總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只要堅持開放性教學的方法,轉變自身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興趣,切實促進學生的音樂學習,就可以實現初中音樂教學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雅先.聲樂教學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10)
[2]陳婭玲.高師聲樂考試制度改革探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12)
[3]馬麗高.音樂教育入學考試專業技能考核科學性探究[J].貴州社會科學,2010
[4] 曹洋. 目前我國流行音樂教育現狀之思考[J]. 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