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霞
摘要:新課改不斷深入背景下,合作學習理論要求語文教師充分利用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在課堂上通過合作學習促進小學生語文水平的提高,使學生養成自主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達到雙贏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
近年來,伴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合作學習模式逐漸被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并成為主要教學方式之一。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其主要任務即是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溝通語言和詞匯,順利與他人進行口語交流。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繼而間接促進教學目的的實現,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合作學習及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合作學習主要是以設計為前提,以小組合作為基本的教學形式,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協同學習。合作學習的評判標準不是個人有多優秀,而是整個團體的成績,從而達到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改善班級學習氣氛、形成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的目的。將合作學習運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去,有助于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帶動學習氛圍。小組之間的交流、溝通,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及勇于表現自我和開拓思維的能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非常有必要。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大班教學不利于小學語文的合作學習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各個地區和學校的師資力量不均等,教育投入比例較低,這就造成學校班額數較多的普遍情況。根據調查顯示,很多班級人數都在50人以上,個別班級還達到70~80人,甚至在某地小學最高人數達到了100人。然而正是由于入學人數多,教學空間狹小,教師不得不采用“批量生產”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方法。除以之外,小學生注意力和自覺性都比較低下,教師沒有監督到位的情況下,某些小學生很容易出現分散精神。有些小學生比較內向,不喜歡發表意見,總喜歡做一些小動作,這都使得合作學習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二)合作學習缺乏正確指導,評價標準模糊
很多教師為了迎合新課改的倡導,對合作學習的理論和實踐理解不到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片面地發生生生互動,忽視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指導作用,認為課堂的熱鬧的場面就是新課改。小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小學語文合作學習中教師仍為主導教學。除此之外,評價標準模糊也是指導下的另外一個問題。事實上,對合作學習的評價標準的文獻是非常少,即便是存在這樣的文章,也不能具體到某個班,某次活動。歸根結底,學生和教師不同,思考角度也不同,評價標準也千差萬別。因此,評價標準需要教師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完善。
(三)缺乏真正的合作學習的方式
合作學習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它的實現和發揮是有條件的,盲目的應用到每一個知識點,是對合作學習的誤讀。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迎合新課改,不管教學任務是不是合適,每節課都會設計合作學習的環節,這是一種濫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由于每堂課的側重點是不同的,要周詳的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分配好各自的任務,這意味著,教師每次備課要所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三、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充分融合
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引入自主合作研究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給予學生展示自己的平臺與空間,從而豐富語文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同時促使小學生語言學習實現質的發展與超越。
(一)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創新學習方法
教育的背景是學生,因此,我們在合作學習中應全面結合學生實際,對小學生的特點及生活環境給予充分理解,并將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孔融讓梨”的故事時,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對當前小學生“過于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愛謙虛之心”的認識進行改正。首先,設定環境為每個學生小組(每小組5個人)分配4個蘋果,然后由小組長負責分配,根據各個組對蘋果的分配情況,對各個小組進行點評。然后,再設定環境,更換小組長,重新進行分配,讓每個人都感受一下當小組長和組員,對蘋果的分配進行思考,從而強化中華傳統美德在學生內心的定位,推動學生對“孔融讓梨”故事背后內涵的進一步理解。
(二)與學習內容相結合,增強學習實效
任何學習方式都要與學習內容緊密結合,否則就是擺“花架子”,有其形而無其實,合作學習也是一樣的。比如,在學習詞匯時,教師可以嘗試利用“競賽”的方式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各個小組組成團隊進行詞匯競賽。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教學內容是學習詞匯,而不是一場簡單的競賽活動,因此,應強化引導,鼓勵學生在課下做好復習。在競賽中,也要適當放緩節奏,增強學生對詞匯的記憶,還可以嘗試讓學生在搶答后,由其他小組成員依次在黑板上默寫,并適當給予加分。
(三)與學習目標相結合,提升學習成績
合作學習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應將兩者緊密結合,確保提升教學質效。在合作學習中,我們既要強調能力素養的提高,也要強調對知識的掌握,學生既要能夠通過學習達到良好的溝通交流的目的,也要能夠在考場上“下筆如有魂”,學而有效、有作用,能夠促進學習成績的提升。同時,教師要加強方式方法的創新,注重積累和提煉。
四、分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給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語文教師實行分組合作教學后,其教學難度大大增加。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首先,語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既不能夠過于簡單,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回答上來,又不能夠太難,讓所有的學生都無法應答;其次,語文教師在監督學生辯論時切勿隨意打斷學生的討論思路,為學生更好的開展辯論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再次,語文教師必須能夠準確解答問題,了解問題的全部過程,當學生解答時語文教師需有針對性的予以肯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語文教師需善于引導學生,學生在解答時,一旦偏離主題,語文教師需及時引導學生到正確的主題航線上,從而時學生能夠準確把握該題的中心。
參考文獻:
[1]張明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祖國(建設版),2014(8):187
[2]李潤琴.積極倡導合作學習: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66
[3]徐建靈.淺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J].快樂閱讀旬刊,201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