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倩倩
(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根據2000-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布依族人口在全國31個省市空間分布廣泛,2000年布依族人口總體按人口數看主要集中于貴州、廣東、云南、浙江、福建、云南、江蘇等地,2010年布依族人口主要集中于貴州、廣東、浙江、福建、云南、河南、江蘇、四川等地。其中廣東、浙江、福建、江蘇等地是布依族流動增幅最大的省份。云南、廣西的布依族人口增幅較小,說明布依族人口流動偏好于沿海制造加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2010年與2000年布依族人口在各省份分布比較,貴州省是布依族人口分布最多、最集中的省份,且首要聚居地地位不變。布依族人口在各省份人口都有增加,只是增長速度存在差異,呈現人口流動性強,流動方向多元化特點。
2 布依族人力資本現狀
人力資本是指蘊藏在人身上具有異質性和邊際收益遞增性的有用價值的總和,是能夠預期帶來未來收入的一種無形資源。通過人力資本投資積累以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①。分析布依族人力資本發展現狀、特點,旨在了解繼續布依族教育的方向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決策信息,有利于布依族的持續健康發展。

表1-2 平均受教育年限
以平均受教育年限、不同受教育程度比例、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構成比例三個指標來說明布依族群體在經濟體的人力資本存量水平。
平均受教育年限特征作為人力資本水平的測度指標從業人員平均受教育年限來表示人力資本水平。表2-1是2000-2010年全國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布依族受教育年限數據,2000-2010年全國總體受教育年限增加,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受教育年限都分別增加了1.1,布依族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00年5.71增加到2010年的7.04,增加了1.33,增幅均高于全國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
從性別上看,2000和2010年全國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受教育年限的都是男性大于女性。布依族男性受教育年限2000年3.24到2010年3.85,增幅0.59,布依族女性受教育年限2000年2.47到2010年3.19,增幅0.74,符合于全國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受教育年限女性大于男性的趨勢。
從男性與女性的變動情況上看,2000和2010年全國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幅均大于男性,女性和男性受教育年限之間的差距在縮小。布依族女性與男性受教育年限增幅變化與全國總人口、漢族、少數民族受教育年限相比還相對滯后,但是女性教育的發展比2000年以前有了較大提高。
表1-3反映了2000年到2010年總人口、漢族人口、少數民族人口和布依族人口受教育程度構成變化趨勢。可明顯看出:一方面,無論是總人口和漢族人口還是少數民族人口、布依族人口,未上過學的和小學比重均大幅下降,而初中及以上的各種學歷教育人口所占比例均大幅度上升。布依族未上過學(含掃盲班)人口2000年22.81到2010年12.23變化幅度均高于全國總人口、漢族人口、少數民族人口,小學增幅人口從2000年的50.65到2010年的45.00變化幅度卻均低于全國總人口、漢族人口,但是和全國少數民族在小學人口高中(含中專)人口減小幅度趨同。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經濟研究》數據繪制
說明布依族教育發展仍然在起步階段,與其他全國少數民族發展相一致。總體上看:布依族未上過學(含掃盲班)人口、小學人口和初中人口等中低學歷人口在近十年的比重大幅度下降,高中(含中專)及以上人口雖然在增加,但增速較慢。布依族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結構特點:中低學歷人口比重大,而高學歷人口比重低。總體與全國少數民族不同受教育程度人口特點吻合。
七大類職業分類中,區分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兩類。前者包括國家機關、群黨群組織、企業、事業單位負責人,專業技術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其余為體力勞動者、其中商業、服務業人員和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及不便分類其他從業人員可看成非體力勞動者,農林牧漁產業是農村體力勞動者②。表2-4中國人口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職業分布:體現了總人口,漢族人口、少數民族人口和布依族人口在勞動力類型上所占比例。由表可看出,體力勞動和非農體力勞動呈現此消彼長的關系。以布依族、漢族為例1990-2010年漢族人口體力勞動比例從91.05%下降到86.7%,布依族體力勞動人口從92.91%下降到66.67%,于此同時漢族非農體力人口 21.46%增加到40.3%,布依族非農體力人口3.41%增加到23.29 %。說明近年來,布依族從事農林牧漁副產業的人口在大幅減少,與漢族人口相比,非農體力人口增速快,但總體發展仍低于漢族人口。以2000-2010年全國總人口與布依族腦力勞動人口相比,全國總人口腦力勞動從10.47%增加到12.92%,布依族腦力勞動人口從4.68%增加到10.04%。

表1-4 中國人口職業分布: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布依族腦力勞動人口增速快,但是相對于對于漢族和全國總人口來說依族人口在近十年勞動力市場上占有的資源與就業機會較少,大多仍從事體力勞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在腦力勞動方面的職業出現被市場排擠和衰退的現象。
注釋:
① 加里·貝克爾.人力資本理論:關于教育的理論和實證分析.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
② 鄭長德.中國少數民族人口經濟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