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種——榜樣教育法,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今天,傳統的榜樣教育模式已無法適用于全新的社會環境,為了更好的發揮榜樣教育法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提出榜樣教育法新論。通過對傳統榜樣教育法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以達到榜樣教育法與時俱進的目的。
關鍵詞 榜樣教育法 新時代 創新
作者簡介:郝利榮,長沙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7.094
榜樣教育法是“教育者通過榜樣這一價值載體的人格形象,激勵和引導學習者自我內化榜樣精神品質,生成自我價值觀念、道德人格和創新行為方式的一種教育活動。”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通過各種方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是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工作。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各方面工作都提出新的要求,榜樣教育法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運用也不例外,新的時代條件下,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榜樣教育法必須實現與時俱進。
一、新時代呼喚榜樣教育法的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特有的理論品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必須立足本國,放眼世界,保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社會在不斷發展,環境在不斷變化,一切理論與方法都必須與時俱進。真理也具有相對性,隨著外在條件的不斷變化,無論過去是多么完備的理論體系,都有可能與時代脫軌,所以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實現與時俱進。否則,無論是多么經典的理論,還是多么有效的方法,只能被環境所拋棄,被時代所淘汰,成為文化考古的化石。
新的時代必定會有新的思想,新的時代也必定將是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新的時代條件下,榜樣教育法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法,也必須進行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榜樣教育法是一種對社會環境依賴程度較高的教育方法,社會環境變化了,榜樣教育法也必須做到隨機應變。因此,面對新的時代環境,榜樣教育法必須學習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品質,敏銳地抓住新時代的新主題,在理論與實踐各個方面進行創新超越,做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得出新結論。只有這樣,榜樣教育法才能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才能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繼續發揮強有力的積極作用。所以新的時代環境下,榜樣教育法必須與時俱進。
二、理論上實現榜樣形象一元化向多元化的轉變
如今世界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當下文化環境也是一種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個性大眾文化同時共存于我國當代社會。“一元為主,多元一體,多樣共生”已成為當下我國的主要文化趨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國主流文化,但當下伴隨著改革開放,植根于市場經濟,個性大眾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文化環境的空間是巨大,在這個大空間中各個領域文化的繁榮發展,促使中國文化市場呈現出了百家爭鳴的態勢,同時,也為文化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人類能夠通過自己獨立和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打算和目標,獨立的做出判斷與選擇。因此,在多元與復雜的文化環境中,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文化領域。
而傳統的榜樣教育法所運用的榜樣形象卻具備單一化的特征,簡單來說就是傳統的榜樣形象太過于高大全,全國上下、任何行業、任何年齡的人都在學習同一個榜樣形象的光輝事跡,而這樣的榜樣形象又存在遠離生活,模仿難度高的問題。教育是一項針對人所進行的事業,因此,在教育過程中一定要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今天文化環境的復雜與多元已經對受教育者產生了重要影響,再加上每個受教育者都具有的自主選擇性特征,充分表明了傳統的榜樣形象已不再適合當今文化環境下的受教育者。要想使榜樣教育法繼續發光發熱,必須針對新的文化環境與新的受教育者情況樹立新的多元化的榜樣形象。
在當下文化環境異彩紛呈的大背景以及受教育者具有自主選擇性的情況下,每個人所涉足的文化領域各不相同,榜樣教育法在理論上必須實現一元化到多元化的轉變。社會心理學中的參照群體理論提出,每個個體在加入某個群體之前必須先學習該群體的規范模式,從而獲得加入該群體的“資格”。因此如果該群體的規范模式是積極向上的,個體也會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發展。而現實生活中,每個個體為了生存都必須很好的加入家庭、學校、社會這些群體當中,如果在家庭、學校、社會各個層次都樹立榜樣形象,那么每個受教育者為了更好的融入到這些群體當中,就必須自覺向榜樣學習。因此,新時代下的榜樣教育法,必須在家庭、學校、社會等多個層次都樹立榜樣形象。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學校,是個人成長的搖籃,所以家庭環境對家庭成員的思想品德的影響特別突出。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必須承擔起家庭中榜樣的角色。所以在家庭環境中,父母必須做好榜樣帶頭作用,讓自身充滿正能量,用自身的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感染到子女,站好榜樣教育的第一班崗,也是最重要的一班崗。學校是人們有意營造的培養人的教育環境,也是受教育者主要的學習場所,學校這個教育環境相比其他教育環境,更加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開展榜樣教育必須利用好學校這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環境。在學校中,首先要把教育者樹立為榜樣形象,教育者要嚴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和優秀的品德感染學生,從而起到榜樣教育的作用。其次是要在學生群體中樹立榜樣形象,要樹立思想品德好的學生來作為榜樣形象來宣傳,以供學生來模仿學習。最后從社會角度來看,社會環境是一個對受教育者影響非常巨大的環境,榜樣教育的實施離不開社會環境。因此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樹立榜樣形象必須遵循多元原則,也就是要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樹立榜樣形象,從而讓每個文化領域,每個受教育者的身邊都有積極正能量的氛圍。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同時受教育者也在時刻發生著變化。文化多元化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為了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發揮榜樣教育法的作用,在榜樣教育法的理論上必須實現一元到多元的轉變,以更好的適應受教育者和社會環境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