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至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局 羅仁紅
社保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德國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的國家,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開始于20世紀50年代,1951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正式頒布,對職工在生、老、病、死、傷、殘、失業等方面都推出了基本保障。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推進,促進了社會保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社保檔案管理工作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基礎工作,當前我國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想要更好地完善社保體系,需要重視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建設。
(一)新時期我國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構成主要有四大部分:第一是社會救濟,第二是社會保險,第三是社會福利,第四是社會優撫,社會保障體系中社會保險是最為核心的部分,社會保險的內容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等內容。社保檔案就是社會保障檔案,在社會保障部門工作中對參保人員的信息會進行記錄,同時也會在工作中產生各類文字、圖表以及聲像等信息資料,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資料統稱為社保檔案。近年來,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保檔案的信息化建設也得到不斷完善,很多社保部門和檔案管理機構的工作和管理都已和信息化接軌,傳統的管理模式也得到取代和更新,極大提高了社保工作的效率,無論是繳費的征收還是信息查詢服務,都實現了信息化的管理。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也向著信息化發展。就當前社保檔案管理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首先是公民個人社保檔案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問題,當前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體系還相對分散,針對不同的社會保障類型,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相應的社保檔案管理。社保中心主要負責養老、醫療、工傷的個人基本保障的檔案管理;民政局更多的是管理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方面的檔案管理;而商業保險公司主要針對公民個人補充保障檔案的管理工作,檔案管理部門存在一定的職權分散、業務交叉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資源浪費,同時對于公民來說,利用個人社保檔案時也存在諸多的不便,公民想要查詢自己的社保信息需要到不同的管理部門去查詢,同時這類現象的存在也使得社保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漏洞,一些社保人員去世后,其個人保險賬戶并未終結,依舊有人代領保險金,還會存在一些騙保的現象。“表1”是各國和地區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一覽表。

表1 各國和地區社會保障管理機構一覽表
其次是主管部門的領導社保檔案管理意識較差,一些檔案管理部門存在缺乏社保檔案管理意識的現象,這一現象在廣大農村地區更為常見,近年來,農村地區的社保工作推進力度越來越大,農村地區當前的社保任務重點還是擴大覆蓋面,在社保檔案管理方面難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再加上農村地區社保任務繁重,社保檔案的數量非常多,工作任務量比較大,而社保工作有相對完善的考核指標,但是社保檔案管理工作并未建立系統的考核機制,也缺乏全國統一的管理規范,因此一部分社保檔案管理人員對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重視。此外部分社保管理人員缺乏社保檔案管理意識,將工作重點放在社保業務方面,對社保檔案方面的管理工作不夠重視,這也導致一些地方的社保檔案管理工作處在缺乏管理的狀態,這樣的管理模式難以發揮社保檔案管理的真正作用,而社保檔案管理也缺乏專門的管理人員,一些專兼職檔案管理人員也只是臨時抽調,缺乏專業的檔案管理知識,也難以出色完成社保檔案管理工作,“圖1”社會保障管理的構成。

圖1 社會保障管理構成圖
(二)社保檔案管理隊伍不斷壯大。隨著我國社保事業的不斷發展,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社保檔案管理隊伍的不斷壯大,給社保檔案管理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持。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組織社保檔案管理人員參加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在社保人才的選拔上也和各高校建立合作機制,從高校選聘了一大批具備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的人才。同時在社保檔案管理的領導層組織了眾多培訓,通過走出國門學習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業務培訓和考核等多種模式,提高社保檔案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素質。近年來,我國社保檔案管理工作已經取得不小的成績,但是發展現狀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發達國家的社保檔案管理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進一步完善社保檔案管理的人才管理機制。

圖2 社會保障管理人員的分類
(一)編制緊張缺乏人員配備。近年來,社保發展迅速,得益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我國政府對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重視,社保在全國范圍內無論是覆蓋面和深度都有十分明顯的提高,社保服務的范圍和管理對象也發生了重要的變化,服務難度大幅度提高,這給社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服務流程、還是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社保檔案也大量增加,需要更多的社保檔案管理人員來完成社保檔案的管理和維護。但是目前社保管理機構的人員編制較少,參加社保管理工作的人員很多,但是真正在編的工作人員并不多,這也導致社保工作人員需求和工作人員的供給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社保服務的對象和服務內容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參保人員的身份更加多元化,服務需求也更加個性化,這對社保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為這些現象的存在,各地社保管理機構和部門的工作壓力比較大。另外,社保管理部門的管理也有更高的要求,朝著精細化和規范化發展,但是目前社保管理人員的數量不足,難以支撐社保管理工作的現實需求,一些新的社保業務難以有效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失地農民和農村社會保險這些部門的工作壓力也比較大。社保管理部門的編制人數較少,但是業務繁多,以省級養老保險局為例,一般在編人數有百十人左右,而所管理的參保單位有幾百家,涉及到上百萬人的養老保險征繳和發放工作,同時還包括個人掌握的記錄、轉移、恢復等工作,因此工作壓力比較大。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如今社保制度不斷推進,參保人數和項目都大幅度增加,檔案管理工作任務繁重,但是卻缺乏足夠的工作人員,特別是在基層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中,一人兼多崗和一身兼數職的現象十分常見,這種情況下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難以提高,也缺乏足夠的規范。
(二)社保檔案管理的人力資源建設和管理經費機制不完善。當前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建設和管理經費機制的不完善也是影響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中央對社保經辦費用有明確的規定,但是在經辦經費的使用上,更多的使用在在編人員方面,這種情況下必然造成經辦費用不足的現象,需要向當地政府部門和財政部門申請,因此存在的不確定性較大,經費問題也是影響社保檔案管理的重要因素。此外社保檔案管理的人力資源建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社保檔案管理中一些外聘人員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另外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和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導致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流動性比較大,崗位難以留住人才,進而影響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由于人才激勵機制的不健全,一些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比較低,個別工作人員工作能力和作風不符合新時期的要求,存在一些以權謀私的現象,影響群眾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感。此外職務晉升機制的不健全也是當前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問題,晉升機會較少,晉升難度較大,導致一部分工作人員安于現狀,影響工作效率。此外績效考核機制的不完善也是影響當前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問題,在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中雖然有《公務員法》作為績效考核的參考,但是由于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機制不夠完善,在具體執行上存在考核制度缺乏的現象,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效果缺乏考核制度作為監管,對社保檔案管理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三)社保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與開發有待提高。人才的培訓與開發是保障社保檔案管理人員隊伍管理水平的關鍵,對個人和組織的發展都有十分積極的影響,社保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繁多的工作,需要具備專業的檔案管理知識,才能夠出色完成工作要求,更好地為社保事業服務。當前社保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業務水平與新時期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培訓和開發機制的建設相對落后,這種模式下社保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不但難以提高,還有可能出現下滑的現象。此外在干部培訓方面存在一些干部對培訓學習認識不足的現象,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都有待提高。培訓內容方面,在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培訓上,缺乏有效的培訓教材,師資力量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培訓的模式較為陳舊,缺乏一定的創新型,這些現象的存在都會影響到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
(一)樹立科學的人才發展觀。社保檔案管理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在思想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要以科學的人才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需要明確新時期給予社保檔案管理人員提出的新要求,做到與時俱進,牢固樹立人才的科學發展觀。在具體方面,要改變傳統的選拔人才的方式,傳統選拔方式更看重學歷、資歷和身份,新時期人才的選拔要以人的能力和特長為參考,重視用人所長和避其所短,把人才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此外對于一些在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中的典型,進行廣泛的宣傳,形成良好的行業氛圍,以愛崗敬業和重視服務為重點。
(二)建立科學動態的增員機制。我國機構編制的制度已經實施了十多年,而社會經濟現狀和政府機構的職能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原有的編制體系已經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想要更好地促進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需要對現有編制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建立科學動態的增員機制,以解決當前社保檔案管理人員不足問題。可以通過委托、購買服務等方式解決社保檔案管理中缺乏人才和服務的問題,同時對一些重點崗位和工作適當增加在編人數,從而進行合理的人員配置,滿足檔案管理工作對人員的需求。
(三)實行全省垂直管理。當前社保管理工作分級管理依舊占據主導地位,這樣的管理機制不利于全局方向的統籌管理,一些部門和崗位權責存在交叉現象,這也是我國社保管理體系需要改革的重要問題。目前一些地區已經實施省級垂直管理的模式,提高了社保工作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政令的傳達也更加的順暢。同時對資金的管理、人員的管理和調配等也更加的便利,全省垂直管理的模式也有助于進一步規范社保檔案管理工作。
(四)加強社保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建設。近年來社保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得到更多的重視,但是缺乏統一的制度規范作為執行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社保檔案管理的規范和規章制度,包括社保檔案的登記流程、保存流程、查閱流程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此外在人員管理上也應當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建立崗位責任制,將崗位職責落實到個人,規范社保檔案管理的流程。在社保檔案管理規范化建設方面可以參考國外一些先進的經驗,重視社保檔案管理服務職能的發揮,更好地為公民提供便捷的社保檔案查詢和管理服務。
(五)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人才隊伍建設是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發揮其應有作用的核心,因此加強人才培訓與激勵機制的建設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首先是人才的引進機制,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不但內容繁瑣,對技能方面也有一些專業化的要求,需要一些具備檔案管理專業知識的人員才能完成社保檔案的有效管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進機制,重視人才的選拔和發掘,從崗位內選拔一些業績突出的工作人員,擔任重要職務,同時重視從高校選聘具備專業檔案管理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其次是重視檔案管理的培訓工作,培訓工作是提高在職員工技能水平的重要渠道,隨著我國社保事業的不斷發展,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也面臨新的形式,通過開展各類專業培訓可以有效提高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特別是基層社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基層社保檔案管理工作的任務量大,缺乏專業的人員,應當加強基層社保檔案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其管理水平,更好地為基層社保檔案管理服務。此外要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要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是薪酬制度的建設,要結合部門內容的分配制度,要克服平均主義,將職工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益和工資獎金等結合,健全獎勵和晉升機制,對一些工作優異的職工給予獎勵,進而激發部門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體現在對個人績效和部門績效的考核上,既要重視個人績效制度的建設,也要重視部門績效的建設,將個人績效和部門績效有機結合,進而提高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提高檔案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更好地為我國社保事業服務。
我國經濟在不斷地發展,社會保障制度也在不斷地完善,這一過程中,社保檔案的管理工作成為重點內容,而社保檔案管理人員隊伍素質關系到社保檔案管理的水平和質量,要從樹立科學的人才發展觀、實行全省垂直管理、加強社保檔案管理的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等多方面入手,促進我國社保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更好地為社保事業的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