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盛花,鐘燕春
(臨高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海南 臨高 571800)
直腸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治療該病。直腸的結構復雜。進行手術治療的直腸癌患者,其肛門的功能可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需要進行結腸造痿手術[1]。進行結腸造瘺手術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導致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的原因主要是其未能進行良好的自我護理。因此,提高進行結腸造瘺手術的直腸癌患者進行自我護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人文關懷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尊重其人格,對其進行真誠的關懷和照護,從而滿足其身心需求的一種護理模式。為探討對進行結腸造瘺的直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對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的效果,臨高縣人民醫院對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該院進行結腸造瘺手術的30例直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間臨高縣人民醫院收治的60例直腸癌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經病理檢查被確診為直腸癌。2)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3)存在肛門功能障礙或肛門功能喪失。對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存在意識障礙。2)患有嚴重的肺、心等臟器的疾病。根據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常規組(30例)和人文組(30例)。常規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齡為37~76歲,平均年齡為(51.02±1.01)歲。人文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齡為38~77歲,平均年齡為(51.34±1.5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這些患者均進行結腸造痿手術。同時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是:術前為患者備皮,術中配合醫生進行各項手術操作,術后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指標[2]。在此基礎上,對人文組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環境護理。為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年齡恰當地稱呼患者。在與患者進行交流前,先稱呼患者,使其感覺親切。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信仰、愛好。在為患者清潔造痿口時,先關閉其病房內的窗簾,使用遮光簾將其與其他患者隔離,保護其隱私。2)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為患者詳細地講解進行結腸造痿手術的必要性。使用通俗的語言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告知患者的親友關心患者,不可歧視患者。引導患者傾訴內心的憂慮,使用正確的方法宣泄情緒。3)對患者進行造瘺口護理。制作結腸造瘺口自我護理方法說明書。在患者進行手術前,使用半個小時的時間讓患者閱讀該說明書,并為其講解其中的重點內容,使其充分認識造瘺口的功能和肛門袋的使用方法。培養患者觀察自己排泄物及造瘺口周圍皮膚的能力[3]。術后1 d,護理人員根據患者手術的情況及恢復的情況為其制定造瘺口護理檔案。在第一次為患者清潔造瘺口及安裝肛門袋時,讓患者、護工、患者家屬認真觀察和學習護理人員的操作方法。在第二次為患者清潔造瘺口及安裝肛門袋時,由患者、護工、患者家屬進行操作,由護理人員進行監督。若患者、護工、患者家屬的操作方法有差錯,需及時制止其操作并糾正其錯誤。確保清潔造瘺口的方法及安裝肛門袋的方法無誤后,護理人員方可離開。在第三次為患者清潔造瘺口及安裝肛門袋時,由患者、護工、患者家屬獨立完成各項操作,由護理人員監督。確保清潔造瘺口的方法及安裝肛門袋的方法無誤后,護理人員方可離開。4)對患者進行皮膚護理。根據患者的皮膚狀態為其使用合適的皮膚保護劑。為患者、護工及患者家屬詳細地說明藥物的使用方法,避免上述人員濫用藥物[4]。5)對患者進行延續性護理。在患者出院后,使用QQ、微信等現代化交流平臺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解答患者的疑問。建立QQ群和微信群,方便患者之間相互交流自我護理經驗。定期在群中發布自我護理方法。定期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其造痿口的情況及周圍皮膚的狀態。
護理后使用該院自制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分表評定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價的范圍包括狀態管理、心理管理、行為管理及限制行為四項。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自我護理能力越強。護理后使用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價兩組患者焦慮的程度。患者的SAS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的程度越重。護理后使用該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評分表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越高。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人文組患者的狀態管理、心理管理、行為管理及限制行為方面的評分均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分,±s)

表1 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分,±s)
人文組 30 19.43±1.91 20.42±3.01 19.48±2.01 20.65±1.77常規組 30 8.02±1.01 9.22±1.43 10.42±0.88 9.99±0.91
護理后,人文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高于常規組患者(P<0.05),其SAS評分低于常規組患者(P<0.05)。詳見表 2。
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SAS評分(分,±s)

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及SAS評分(分,±s)
組別 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評分 SAS評分常規組(n=30) 61.87±4.91 50.01±3.21人文組(n=30) 92.01±2.88 38.11±1.98
直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臨床上主要使用手術治療該病。臨床實踐表明,進行手術治療的直腸癌患者,其術后肛門的功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通常對此類患者進行結腸造痿手術。進行結腸造瘺手術的患者術后容易發生造瘺口周圍炎、造瘺口狹窄、出血、造瘺口腸壞死等并發癥。導致患者發生上述并發癥的原因主要是其未能進行良好的自我護理。對進行結腸造瘺的直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常規護理僅能保障其圍手術期的安全性,無法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人文關懷護理是指護理人員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尊重其人格,對其進行真誠的關懷和照護,從而滿足其身心需求的一種護理模式。對進行結腸造瘺的直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能使其以正確的態度面對疾病,全面地了解清潔造瘺口的方法及安裝肛門袋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結腸造瘺的直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提高其自我護理能力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消除其不良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