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俊,張 軍
(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江蘇 蘇州 215011)
試教,泛指在沒有學生的條件下,教師簡化而又完整地呈現(xiàn)一節(jié)單方面“教”的教學能力展示過程,包含教學理念、環(huán)節(jié)設計、課堂駕馭能力、專業(yè)素養(yǎng)等要素。試教有別于無生上課和說課,一般來說,試教的主要功能是用于課堂教學能力評估,具有選拔、甄別的性質,局限于體育學科,試教不僅具有明顯的學科特點而且自身特色鮮明。本文試立足于體育學科特點以及“試教”“無生上課”“說課”三者之間的各自功用對體育學科中“試教”的內涵作出分析與界定,并以實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實踐解讀。
體育學科是以身體練習作為認知的主要方式,有別于其他學科的概念知和形象知。基于此,也就要求教師在傳授運動技能時,離不開以示范教學為主的方法,目的是為學生建立較為直觀的動作表象。此外,室外體育課獨居特色的“運動”特點,造就了教師在教學時,必須進行場地的安排和隊伍的組織與調動。所以,教師在試教時也就不可能像其他學科一樣主要局限于講授法,其中,規(guī)范的動作示范、手勢指揮、移動指導、口令調動等教法必不可少。因此,總結體育學科的試教特點,則具有動靜結合、肢體表現(xiàn)、移形換位等風格。
試教、無生上課、說課,共同的特點均為沒有學生。從功能上考查,三者不同之處在于,“試教”主要用于對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考查,教學現(xiàn)場雖無學生,但有一眾專家評委;無生上課多用于評課(匯報課、展示課、公開課、示范課、優(yōu)質課等)前教師熟悉教學流程,在場地和時間約束上,無生上課比較寬松,可由教師自選自控,試教則受規(guī)則的嚴格限制;說課同樣是考察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現(xiàn)場同樣有一眾專家,但形式僅僅是通過語言闡述出教師對某一課題的教學認識和教學設計,無需現(xiàn)場展演,注重的是思想和思路。三者之間的主要異同可由表1中的目的、有無學生、有無評委、場合、表現(xiàn)形式、教學內容、適應范圍等要素具體反映。其中,有3點要素需要強調說明:(1)目的要素。試教的目的為教學能力考查,之所以說是能力考查,是因為主要觀察點在教師的課堂教學表現(xiàn),其結果是按照成績進行位次排定,沒有非此即彼之意。而說課的目的為教學設計評判,強調“評判”而非“考查”,是因為說課存在教學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流程等環(huán)節(jié),觀察點在教學思想和思路,最終的結果為非此即彼。(2)教學內容要素。試教的教學內容為“全<”,是因為教學內容雖然是完整的,但重復性內容和不能或無需展現(xiàn)的內容可忽略或簡化;說課的教學內容為“>全”,即除了完整的教學流程,還有教學指導思想、學情分析、教材分析等需要單獨呈現(xiàn);無生上課的教學內容為“全≤”,意指在運用無生上課的方式熟悉教學流程的時候,教師既可以是完整地復述教學全部內容,也可以是重點熟悉關鍵環(huán)節(jié)。(3)適應范圍,主要指通識意義上的范圍,其中“說課”適應范圍中注明“教師招聘”,是因為在以往的教師招聘中常采用此法,但目前基本被“試教”的形式所代替。

表1 試教、無生上課、說課的區(qū)別
試教常用于教師招聘,因此在時間上和心理上具有較高的緊迫感。被考查對象如果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將很難做到游刃有余,發(fā)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為了立于不敗之地,試教的前后通常要做好前期功課、現(xiàn)場準備和臨場應對等3個方面的事宜。
前期功課至關重要,所謂有備無患。充分的準備能夠提高臨場的自信心,并為現(xiàn)場教學設計騰挪出大量的時間。前期功課除了要熟悉各種運動技能的動作要領和一般的教學措施外,重點的要提前創(chuàng)編好通用的準備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和放松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是一個比較龐大的范圍,決定了試教內容具有不確定性,因此教師沒那么多的精力對每一項運動技能進行提前設計和熟記,何況通常情況下,試教是采取現(xiàn)場抽簽的形式確定選題,且選題往往有特定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只能依賴于現(xiàn)場的隨機發(fā)揮。而準備活動和放松2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屬于教學的輔助內容,只要活動的特點具備主教材的項目特征,基本上可以適應該項目的各個運動技術,極大地縮小了該部分的內容范圍,所以提前創(chuàng)編好不同類型項目的準備活動內容和對應的放松內容并熟記具有較大的可行性。
此外,前期功課還有一項重要的準備內容——心理素質,說白了,就是不要臨場膽怯。具體的做法:任意找一個教材,模仿試教的形式進行練習。練習的重點應做到“五要”,即口齒要伶俐、語言要干凈、表情要從容、示范要大膽、思路要清晰。練習時一定要請較有威望的老教師假扮評委,一來增加自身的心理壓力,二來期許老教師為自己提出一些建議。
通常情況下,現(xiàn)場準備是在抽簽確定教學內容之后,組織單位會提供教材,要求參加選拔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一般為30~40min)內現(xiàn)場備課。拿到選題以后,應迅速讀懂要求,準確把握教學目的,然后要根據(jù)課標精神、選題目標、內容和學生年齡特征設計教學策略和組織形式。此種教學設計可忽略場地與器材的實際問題,因為試教為虛擬上課,沒有實際的操作,只要場地、器材、設備符合教學的實際運用即可大膽采用。主教材教學方法設計好以后,回過頭來再根據(jù)教材內容補充前期功課備好的準備活動和放松環(huán)節(jié)的環(huán)節(jié)設計,此時可以根據(jù)選題稍加調整。如此,一堂完整的教學設計已經(jīng)完成。設計的過程中,須主次分明,重在主教材,前期功課預留出的充分的時間會為試教者建立強大的心理自信,思維自然活躍,其效果將不言而喻。
現(xiàn)場應對是整個試教的重點。(1)要有強大的心理,引用音樂老師的一句話:“上了舞臺,我就是天下第一。”這種心理暗示絕不是目空一切,而是要為自己壯膽。試教過程中,心中要將評委老師視作自己的學生,切忌將專家評委想象得多么苛刻和威嚴,否則會平添壓力;行動上要謙恭禮讓、不卑不亢,行為得體、舉止大方。還有一句“歪理”,叫“理不直,氣要壯”。就是說,當你感覺試教中出現(xiàn)某些偏差時,應及時巧妙地補救,而不要在氣勢上表現(xiàn)出氣餒和不安,這種情況下,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側面反映出你的隨機應變能力,為評委老師留下機智的印象。(2)在準備活動環(huán)節(jié),多數(shù)教師會安排操化類動作,此時決不能一味地逐節(jié)喊完4×8拍的口令,那樣既拖延時間,且會讓評委感覺毫無意義。遇到類似環(huán)節(jié),最妥當?shù)淖龇ㄊ沁x取有代表性或能夠體現(xiàn)自身專業(yè)水平的一節(jié)操,以2×8拍簡要呈現(xiàn),其他節(jié)次只需報一下名稱即可。(3)一定要有動作示范,因為這是最能體現(xiàn)試教者專業(yè)技能的一個良好機會,規(guī)范、高質量的動作演示能為評委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切記寧缺毋濫。(4)試教的過程中,要根據(jù)動作技術和組織形式,在有限的范圍內有目的地移動,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體育課堂的特性,才能展現(xiàn)試教者靈動的教學風采。(5)體育課堂并非純粹的運動技術和運動知識的傳授,還包括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等的培養(yǎng),所以,在對學生動作糾錯和技能評價時,要不失時機地融入健康知識和品行品格教育。例如,糾錯時這樣表述:“小王同學,你的保護幫助動作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同伴做這個動作時不可嬉戲,否則容易讓同伴受傷害。”還可以以贊賞的形式體現(xiàn),如 “李同學的規(guī)則意識很強”等。當然,此種育人教育宜點到為止,以防喧賓奪主,目的是讓評委能夠感受到試教者的育人意識。(6)要合理分配時間,正常情況下,試教的時間為15min。教學導入部分占用1min;熱身部分2min;主教材部分10min左右;放松和結束部分1~2min。試教的最后1min,評委會給予提示,這是整個試教過程中唯一的一次時間節(jié)點提示,一定要把握住,以此控制好后續(xù)內容的多與少,盡量追求教學的完整性。第七,教學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度要追求自然,不要出現(xiàn)過多的諸如“接下來”等重復性語言,也不要出現(xiàn)“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等程序化的語言結構,程序化的語詞更符合說課,而非上課。正確的做法,如主教材的某個環(huán)節(jié)結束,可以這樣銜接,“請同學向老師靠攏,剛才在練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請看老師的示范”。
試教除了被教師招聘采用外,其臨場應對環(huán)節(jié)還是快速促進教師教學成長的一個短時、高效的策略,特別是對教師的語言規(guī)范、思路整合、心理歷練具有較大的幫助,即便無任何虛擬評委的空對空情況下。因此,試教常被多種學科日常運用,只不過其他學科在試教時多會應用到電子白板,而顯得具有環(huán)節(jié)提示上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