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礪瑜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2)
隨著生物學及醫學研究的蓬勃發展,近年來試劑銷售服務的企業數量激增。大部分生化試劑對熱敏感,需低溫儲運,一旦溫度過高則易失活,由此喪失實驗價值。但目前大部分生化試劑銷售服務公司規模較小,且生化試劑銷售目標單位分布分散,難以建立自己的冷鏈物流體系。對熱敏感型生化試劑的運輸,采用單層泡沫箱隔熱和常規冰袋保持低溫的包裝,利用常溫物流進行投送的方式進行。由于物流公司的運輸和派送時效問題,仍存在溫度過高、試劑降解或失活的現象。
瓦楞牛皮紙箱,作為外包裝使用;聚苯乙烯箱,作為主要的蓄冷隔熱包裝;泡沫襯墊、氣柱袋,襯于聚苯乙烯箱內側,增加包裝隔熱性能。以上材料均為市售。
凝膠冰袋,柱狀干冰條。以上蓄冷劑均為市售。
BPC-70F恒溫培養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用于模擬設置夏季高溫環境;速靈科L03溫度記錄儀(東莞市競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用于測定蓄冷包裝內溫度;自動泄壓式干冰保溫桶(4 L,市售)。
試驗對照的原始包裝為A包裝,包裝方式為聚苯乙烯箱中直接放置凝膠冰袋,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
B包裝為聚苯乙烯箱中內襯泡沫襯墊,再放置凝膠冰袋,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
C包裝為聚苯乙烯箱中內襯氣柱袋,再放置凝膠冰袋,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
D包裝為聚苯乙烯箱中直接放置柱狀干冰條,考慮到干冰升華產生的氣體,需不完全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
E包裝為聚苯乙烯箱中內襯泡沫襯墊,再放置柱狀干冰條,考慮到干冰升華產生的氣體,需不完全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
F包裝為聚苯乙烯箱中內襯氣柱袋,再放置柱狀干冰條,考慮到干冰升華產生的氣體,需不完全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
考慮到快遞首重大多為1 kg,故以上包裝所用凝膠冰袋和柱狀干冰條的用量均為800g。
選擇最佳蓄冷包裝方式,測定蓄冷劑用量分別為800、600、400、200 g時,在50℃恒溫培養箱中放置72 h的溫度變化,選擇升溫幅度最小的蓄冷劑用量為最佳蓄冷劑用量。
制作6組不同的蓄冷包裝,并記錄其內部溫度變化。由圖1可知,采用凝膠冰袋為蓄冷劑的包裝和以柱狀干冰條作為蓄冷劑的包裝,其包裝內部的溫度變化趨勢有明顯的差異。以凝膠冰袋為蓄冷劑的包裝(A、B、C),其溫度從初始階段便緩慢上升,最后趨向穩定。以柱狀干冰條作為蓄冷劑的包裝(D、E、F),其溫度在初始階段均低于-20℃(本試驗所用溫度記錄儀工作低限為-20℃,故圖中將低于-20℃的溫度均記為-20℃),隨著干冰升華,蓄冷劑質量的減少,其溫度呈現較快上升趨勢,但直至試驗結束,其包裝內部溫度仍遠低于以凝膠冰袋為蓄冷劑的包裝。

圖1 不同蓄冷包裝內部溫度變化
包裝A為對照包裝,在試驗開始時的內部初始溫度為3.8℃,18h溫度升至11.2℃,至試驗結束,該包裝內部溫度已高達36.8℃。包裝B的溫度變化趨勢與包裝A基本相同,18h溫度上升至接近10℃,72h溫度達到35℃以上。對大部分生化試劑而言,保持活性的溫度上限為10℃,包裝A、B顯然不能滿足生化試劑遠距離常溫物流運輸的蓄冷需求。
包裝C在包裝A的基礎上增加了氣柱袋作為隔熱層,試驗結果顯示氣柱袋的隔熱效果優于泡沫襯墊。該包裝可在30 h內將溫度維持在10℃以下,因此適用于當日達或次晨達等常溫物流模式。
包裝D、E、F均采用干冰為蓄冷劑,初始溫度均低于-20℃。大部分生化試劑在添加抗凍劑后,可在-20℃甚至更低的溫度中儲存。在試驗的前24h,3種包裝內部的溫度均可保持在-20℃或以下。
選擇包裝F,分別考察不同干冰用量對蓄冷包裝內部溫度變化的影響。由圖2可知,干冰用量越多,其蓄冷能力越強。當干冰用量800g時,66h仍能維持-3℃,72h溫度為4.4℃,完全可以滿足生化試劑遠距離常溫物流運輸的蓄冷需求。干冰用量200g時,54h溫度已上升至0℃,66h溫度高于10℃,已不適合生化試劑的儲運。當干冰用量為400 g時,72 h包裝內部溫度11.8℃,基本滿足生化試劑遠距離常溫物流運輸的蓄冷需求。當干冰用量600g時,72h包裝內部的溫度仍能維持在10℃以下,完全滿足生化試劑遠距離常溫物流運輸的蓄冷需求。

圖2 不同蓄冷劑用量包裝內部溫度變化
夏季常溫物流狀態下,熱敏感型生化試劑運輸的最佳包裝方式為聚苯乙烯箱中內襯氣柱袋,再放置柱狀干冰條600 g,不完全密封后外套瓦楞牛皮紙箱。以運輸時間72h計,若運輸路途較近時間較短,亦可根據溫度變化曲線,在保證試劑活性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選擇更經濟簡便的包裝方式和蓄冷劑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