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
(陽泉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一礦, 山西 陽泉 045008)
山西陽泉煤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礦位于陽泉市西北部和盂縣東南部,東鄰原陽煤集團四礦,南鄰陽煤集團三礦、新景礦,西鄰陽煤集團七元礦,北鄰蔭營煤礦及程莊煤礦。開采深度為669~805 m。礦井批準開采的煤層有3號、12號、15號煤層。陽煤一礦現剩余地質儲量6.06億t,可采儲量3.08億t,服務年限39年。根據2013年瓦斯等級鑒定:礦井為高瓦斯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323.13 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25.05 m3/t。煤層原始瓦斯含量為7.28 m3/t,煤層原始瓦斯壓力為0.6 MPa,屬于Ⅲ類不易自然煤層,最短自然發火期為22個月,煤塵無爆炸危險性。
本工作面位于松帽梁以東、鄭家梁以西、圪拉梁以北、松樹山以南的山梁溝谷地帶。地面有高壓電線及建筑物,回采將使地表沉陷,產生裂隙。8907工作面位于北丈八井九采區中部,北部為九采區輔助大巷,東部為采區回風巷,南部為北丈八井南翼二采區,西部為8906工作面,其上部為3號、8號及12號煤層采空區。
本工作面煤層賦存穩定,結構復雜,煤層總厚度最大7.99 m,最小6.95 m,平均煤厚7.61 m。煤層節理產狀:340°∠70°。見表1煤層頂底板巖性表。

表1 煤層頂底板巖性表
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法,后退式開采。綜合機械化放頂煤一次采全高采煤方式。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這種采煤方法在中厚煤層的開采中應用多年,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實現安全高效開采,充分發揮綜采設備的性能優勢,本工作面主要選擇采煤機、刮板輸送機和液壓支架的選型。
采煤機雙向穿梭割煤,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滾筒自旋破碎落煤。采煤機選用端頭斜切進刀割三角煤,割煤、移架、推移刮板輸送機和拉后部刮板輸送機順序作業。采煤機平均落煤能力為:

式中:Qr為工作面平均日產能力,取3 000 t/d;B為采煤機截深,取0.8 m;H為采煤機采高,取2.6 m;γ為15號煤容重,取1.4 t/m3;C為工作面采煤機割煤回采率,取95%;L為工作面長度,取223 m;Lm為采煤機兩滾筒中心距,取11.24 m;Td為采煤機轉向時間,取1 min;Hf為綜放工作面平均頂煤厚度,取4.5 m;Lf為沿工作面方向放頂煤長度,取216 m;Cf為頂煤回收率,取80%;K為采煤機日開機率,取0.5;T1為綜放工作面日生產時間,取1 440 min。
將數值代入公式得采煤機的落煤能力為99 t/h。
采煤機的割煤速度為:

將數據代入公式得:Vc=0.57 m/min。
根據高產高效綜采工作面設備配套與實踐經驗,工作面使用MG300/700-WD型電牽引采煤機,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采高范圍為1.8~3.7 m;機面高度為1437.5 mm;煤層傾角為≤16°;供電電壓為1 140 V;總功率為700 kW;截割功率為2×300 kW;牽引電機功率為2×40 kW;泵站功率為18.5 kW;滾筒轉速為39.67 r/min;牽引方式為機載式交流變頻調速、鏈輪銷排式無鏈牽引;牽引速度為0~7.28~12 m/min;牽引力為350~580 kN;噴霧滅火方式為內、外噴霧;滾筒直徑為1 800 mm;整機重量為44 t。
液壓支架選型要考慮回采工作面的頂板壓力,首先提供充足的初撐力和工作面阻力,滿足現場頂板支護的強度和管理要求;要和采煤機和刮板輸送機等設備相適應,實現合理配套,高效生產;本工作面為放頂煤工作面,液壓支架的放煤效果要好。
根據相同工作面的壓力顯現和支護要求,本工作面選擇ZF5000-17/28型液壓支架。主要技術參數:適應預傾角<25°,成單四連桿結構,放煤機構為尾梁插板式,尾梁能夠上下擺動,作業空間大,雙運輸機;支架高度1.7~2.8 m,工作阻力5 000 kN,支護強度為0.7 MPa,底板比壓為0.5~1.7 MPa。
根據生產技術部門提供的相鄰采區的礦壓觀測結果,預計工作面最大頂板載荷強度0.54 MPa,支架的額定支護強度0.7 MPa,所以支架選型合理。
采用一采一放的作業方式,放煤和割煤保持同一速度。因此與采煤機落煤能力相匹配的工作面平均放煤能力為:

式中:m為放煤步距與采煤截深之比,一采一放取1;Cg為放出頂煤的含矸率,取10%;Vf為放煤速度,取0.5 m/min。
將數值代入公式得:Qf=133 t/h。
放煤流量最大時后部刮板輸送機運輸能力為:

式中:Kf為放煤流量不均衡系數,取1.5;Ky為考慮到運輸方向與傾角,取1。
將數值代入公式得:Q≥199.5 t/h。
后部輸送機是型號為SGZ-880/800的刮板輸送機,具體參數如下:設計長度為223 m;運輸能力為1 000 t/h;中部槽規格(長×寬×高)為1 500 m×880 m×290 m;中部槽型式為鑄造焊底;刮板鏈速為1.28 m/s;圓環鏈規格為2×Φ34×126 mm;裝機功率為2×400 kW。
根據運輸能力要求和現場設備布置,前部刮板輸送機采用和后部相同型號。運輸能力滿足采煤機落煤要求。
經過5個月的回采和總結分析,工作面的采煤機、液壓支架和刮板輸送機配套良好,選型合理,實現了工作面的高效生產。其中除初采月產量為10萬t外,其他4個月實現了正常生產,月最高產量17萬t,平均月產量14.8萬t。設備整體性能穩定,適應了現場的地質條件和生產情況,事故率維持在較低水平。綜采裝備是實現工作面的安全高產的基礎,通過科學選型,為工作面提供了可靠的裝備,實現了工作面的高產穩產,為相同的工作面的選型提供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