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學清
口語是口頭語言的簡稱,與書面語言共同構成了語言。自古有“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之說,這也體現了口語在人類交際活動中重要的價值。小學語文課程對口語交際的教學,主要是對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培養,即培養小學生日常說話的能力。
一、普遍存在的現狀
傳統的小學語文分為“聽”“說”“讀”“寫”四個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只注重“讀”和“寫”這兩個部分,“聽”“說”被大大地忽略掉了,被當作可有可無的教學內容。對于“讀”和“寫”,教師認為教不教不會影響教學任務,學生認為學不學不會影響考試升學。這違背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規律,脫離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實際意義。
二、實際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的實踐教學過程中,真實地存在著許多問題,有如下幾點:
1.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面窄,大部分學生容易被忽視。
口語交際課實際教學過程中,通常只有個別幾名學生喜歡自我表現,侃侃而談,而大部分學生相當于沉默不語的“傾聽者”。長此以往,就演變成為個別學生的演講秀,大部分學生會覺得課程的乏味,逐漸喪失積極性,也就失去了口語交際教學課程真正的教學意義。
2.小學生口語應用不規范,語言表述不清晰。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小學生口語表達并不規范,語言表述的意思也不清晰,一句話重復表述三四遍的情況時有發生,教學的效率不高,浪費了很多課堂教學時間。再加上中國人口分布的地域問題,一個省市可能存在很多種口音,普通話不規范,口語隨意性很大。這就要求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小學生交際能力弱,合作的意識不強。
語言作為人類的一個交際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在實際的口語交際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只會針對口語進行一些訓練,而忽略了對實際口語交際能力的指導。再加上現在學生的自我意識都比較強,缺乏群體合作的能力。這也就決定了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是“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這樣才更能體現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情感價值觀。
三、探索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方法
1.明確要求,正確指導。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要求,使學生盡量做到以下幾點:(1)雙方在進行交際談話時,表情一定要自然且放松,不能有吐舌頭、做鬼臉等其他多余的動作,始終保持專注的神情。(2)表達感情時可以配合一定的動作,比如,表達接受、欣賞、贊同時可以用點頭、微笑等表情作為輔助加以表達。(3)語言表達可根據不同場合、不同交談對象,正確使用恰當、得體的禮貌用語。
2.創設情境,烘托氣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形象、色彩、聲音是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因此,日常的口語交際教學過程中,要盡量使用既生動又形象、既有趣又感性的教學方法,來增加學生對口語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開心地融入口語表達訓練中,不失時機地結合他們的觀察、想象,進行思維組織,使得語言表述如潺潺流水,川流不息,奔流不止。
總而言之,口語交際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的實際,創設交談情境,規范用語,激發學習興趣,通過多種方式訓練,讓每個學生都能想說、敢說、說好,不斷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而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加強培養口語交際能力作為教學任務,將口語教學不止停留在課堂,而是一直延伸到生活中去,為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