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富
新課程改革實行了好幾年,目前已從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作為新課改親歷者來說,全身心投入實踐中,得到許多收獲和喜悅,同時也有困惑和不解,下面就探討一下新課改中關于構建高效課堂的理解和認識。
1明確高效課堂的概念
新課改中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授課效率,構建高效課堂,老師要首先明確高效課堂的概念,那高效課堂到底是如何定義的呢?其實高效課堂就是高效率或高效性課堂的簡稱,換而言之就是指教學效果達到了非常好的狀態,學生接受效果也達到了非常好的狀態,課堂的效率非常高。具體還可以理解為,達到良好地教學目標,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取得較高的影響力。它是一種具體的教學形態,表現為輕松的課堂氛圍,教師樂于施教,學生樂于學習,構建成一種情感激活、情景創設、教學控制融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理想的教學理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起到牽引、導向作用,有一種推動力。老師應該將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作為永遠的追求,既追求高效率的教,又追求高效率的學,構建和諧的課堂環境。
2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
構建高效課堂旨在提升課堂授課效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不是只注重提高成績。那就需要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互助合作、自我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反對老師開展填鴨式教學方式,搞“一言堂”。 重質不重量,盡量充分利用課上時間,發揮課堂上的效果,對知識充分理解和掌握,而課外時間留給學生自由支配,可以彌補課堂的知識空缺,可以擴寬知識接觸面。這樣的教學理念與新課改相符,也符合學生的發展需求,為老師的專業發展搭建廣闊平臺,為學校的科學持續發展實踐創新道路。
3開展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的探索
①轉變教學的理念,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擺脫教學上一直以來的傳統舊觀念的影響,更新改革教學理念,從主動教到主動學的轉變,老師不能一味地按著歷史課本知識點進行灌輸,應該優化教學方案,以興趣作為出發點,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緊跟老師授課的進度,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引導他們正確探究歷史發展的過程,了解歷史變革的真實情況。
②選擇適當教與學的方法,提高自學的能力
新課改后,老師要充分利用課上時間,多讓學生進行探索和思考,創新思維,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而自主探索和主動思考并不是任由學生自己發揮,而是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進度,培養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通過積極互動的交互模式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逐步積累歷史知識,促進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歷史這門學科有它的教學特點,是過去時間段里發生的真實事情。有些發生的事件年代久遠,與現在社會差別比較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難免有些困惑和不解。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使歷史重現,獲得直觀的感受,讓學生加強對事實發展過程的了解,幫助學生了解、分析、解決歷史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結語
總之,歷史學科是學生增長見識,樹立正確價值觀、世界觀,開拓視野的工具學科,高效的歷史課堂是非常有價值的實踐活動。因此,教師通過適當靈活運用如小組分析、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可以激活學習歷史的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提高課堂效率,增加課外時間,減輕學習負擔,促進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