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根山
4月19日,全國農村低保工作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啟動。這次專項治理將在今后3年持續進行。
既要抓亂作為,也要抓不作為
不正之風,令人痛恨;低保領域的不正之風,尤其令人深惡痛絕。
“這次專項治理,是嚴厲打擊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應有之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農村低保問題并非小事,事關黨心民心,事關厚植黨的執政基礎。
近年來,農村低保工作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時常被媒體曝光。如去年媒體披露:云南隴川縣民政局70%以上干部職工親屬違規享受低保。56名干部職工中,有40名干部職工的82名親屬不符合享受城鄉低保政策。而部分干部職工的配偶及直系親屬,違規享受低保資金達40.5萬多元。此事曾引起眾多網民“圍觀”,強烈譴責把“救命錢”當“唐僧肉”的丑陋行為。觸碰“紅線”的人受到嚴肅處理后,網民們拍手稱快。
與此同時,有的地方民政部門為了不出錯,干脆不干活,居然出現低保資金“花不完”的情況。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的困難群眾想被救助卻無門。
“‘人情保‘關系保‘錯保‘漏保,一個也不能有。”民政部社會救助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既要抓亂作為,也要抓不作為。
聚焦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
農村低保,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具有兜底保障作用。
這次專項治理,重點聚焦兩個方面:腐敗問題、作風問題。
在懲治腐敗問題方面,以財政供養人員和村(居)委會干部、低保經辦人員尤其是民政部門干部職工近親屬違規享受低保為重點,嚴肅查處農村低保中的“人情保”“關系保”問題。嚴厲懲治縣鄉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委會干部在農村低保經辦服務中,利用職務便利貪污侵占、虛報冒領、截留私分、吃拿卡要、優親厚友等違紀違法問題。
在查處作風問題方面,堅決糾正農村低保工作中“四個意識”不強、責任不落實、措施不精準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認真整改鄉鎮政府和縣級民政部門在農村低保工作中作風漂浮、敷衍塞責、不敢擔當,審核審批主體責任不落實,對群眾申請推諉、刁難、不作為,審核審批效率低下等問題。認真整改低保動態管理不到位,監督檢查流于形式,未公開投訴舉報電話或電話開而不通、開而不用,日常監督不深入、不持久、無實效等問題。
確保黨的溫暖送到困難人群手中
“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既是民政部今年工作的重點,也是駐部紀檢組今年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民政部強調。民政紀檢部門要嚴格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推動各級民政部門主體責任的落實,層層傳導壓力,向其中各種腐敗和作風問題“亮劍”,確保黨的溫暖真正送到困難人群手中。
為確保專項治理取得實效,僅在問題線索收集上,就打出了一套“組合拳”:民政部將匯總分析反映社會救助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相關案件,列出問題線索,會同駐部紀檢組予以重點督查;各省、市民政部門要采取多種措施拓展線索來源,列出重點案件,重點督查、督辦;縣級民政部門要面向社會公布社會救助投訴舉報電話,建立群眾舉報問題線索臺賬,受理群眾關于農村低保經辦服務中的腐敗問題投訴舉報。
(摘自《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