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德。第一個明是明心見性之明。第二個明是光明正大之明。大學的根本道首要在于覺悟、明澈、洞明人生究竟的大圓滿大光明德性。凡夫大多在嘴上知道德行重要,可是真的在具體做人做事,尤其關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利害得失時,就會毫不猶豫舍德行而取利益,見利忘義,甚至損人利己損公肥私,忘恩負義。真正做到尊德性貴道德的人,鳳毛麟角。人人本俱光明正大的德性,德是人與生俱來的性本善,只是因為習相遠,因為習氣、習慣、利害、權衡、分別心,才逐漸讓我們遠離自己的德根、善根。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座下高僧神秀大師曾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就是明明德之“明”的境界,心是明鏡,鏡涵萬象。
古往今來真正能夠做到明明德于天下者,寥若星瀚。面對楚國山河破碎風飄絮,楚懷王客死秦國,楚國都城郢被白起率領的秦軍攻陷,楚國危亡之際。被楚懷王流放的大夫屈原,披發行吟至江畔。想當年自己苦心勸阻楚懷王不要中了秦國張儀之計策,離間齊楚聯盟,建立虛假的秦楚聯姻之盟約,使楚國最終孤立無援被虎狼秦兵擊敗。大德屈原此時雖然身在江湖,但心寄廟堂,看到江山衰敗,亡國在即。屈子知道一己之力已經無力回天,做《懷沙》為絕命詞: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惰路幽蔽,道遠忽兮。曾瞼恒悲兮,永慨嘆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懷質抱青,獨無匹兮。伯樂既沒,驥焉程兮。民生稟命,各有所錯兮。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面對如此國破家亡的痛苦,屈原慨嘆世態悲涼,人心叵測。有一漁夫隱士高人,看到屈原如此失神落魄的景象,勸慰到,不要再迷戀滾滾紅塵,不要再執著江山社稷,不要再借酒澆愁,這些都是過眼云煙都是迷惑、迷茫和顛倒,只有逍遙世外桃源才是人生真實意。傲世的屈子正告世人:舉世皆醉,唯我獨醒。舉世皆濁,唯我獨清。最后在汨羅江懷石投江而死。屈原之死明明德于天地,昭告日月,屈原以死喚醒民眾,喚醒愛國的精神。每年端午時節祭祀明明德,心昭日月的純凈心靈屈子。
明明德是很高的修行境界。是人生的高義。明德是內圣,是初心,是正心誠意。明德是本俱的善根。“內治和理曰明;誠身自知曰明;守靜知常曰明;至誠先覺曰明;”明是很高的智慧,是覺照,是天地良知的發現。是民族英雄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和“莫須有”罪名誣陷,想起自己三千里路云和月,三十功名塵與土,想起自己曾經豪邁萬丈要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想起岳家軍風馳電掣,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饑食匈奴血胡虜肉,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如今,一切煙消云散,自己竟然身陷囹圄,被自己深愛的國家所殺害。在風波亭臨終之際,岳飛憤然寫下的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何等雄奇!岳飛的赤誠、愛國、忠信、孝悌、勇武、隱忍、大器、道德,只有天地日月知道,只有山河大地知道,只有默默流淌的江水知道。岳飛以自己的死而明明德于千秋世界。
親民,親親仁民。孝悌忠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孝是百善之首。親愛我孝何難?孝子親父母兄弟姐妹,和睦親鄰家庭家族,與人為善與鄰為伴。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禮記日: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程子和朱熹認為,親民即是新民,革新,革故鼎新。日新維新,日新月異,不斷變革之深意。應該說,親民包含有新民之意,尤其一個國家民族必須銳意革新,不斷推陳出新,不可抱殘守缺,固步自封。
止于至善,善心是根,人性初心即是善。無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是明明德、親民,都必須扎根于積善。上善若水,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善成德,善有善報。一切修為的根本都是心法,心包善念才是大道。慈悲心是根本,菩提心髓的核就是至善。
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于今可見古人焉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宋代大儒程伊川先生講,大學是孔子的遺著,是古代士子初步修學的德門,是登堂入室建功立業的基礎。透過大學就可以窺見到古人修學的次第,是修行的法寶,人根的基礎,孔門三千弟子修行的方便竅訣。論語、孟子依次展開治平立功立言立德的智慧,一切修學者都是從大學開始筑基,克己修為人世出世造化乾坤。大學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是一,是道,是一體三學,根本就是內圣,厚德載物,仁善為本。心如明鏡,相由心生,初心善根,發菩提心,修學治理方可成就。
親民即立功,即是張載所言:為生民立命。孟子日: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親民即孝。孝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慈愛,一片慈悲心愛護子民、愛護百姓,與民同樂,上下同欲者勝。得民心者的天下。尊老愛幼,是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一些高等學府,正在培養一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鼓吹精英政治,鼓勵精英學術,卻忘記了只有民眾的力量。任何英雄一旦脫離群眾,脫離民心,必遭失敗。親民即仁。仁者愛人,仁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忠恕乎,仁者忠厚、寬恕、包容。毛主席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一切干部,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人民是主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萬歲”這是偉大領袖毛主席最偉大的創造,也是大學親民學說的最強有力證明,人民解放軍、人民戰爭,只有人民可以摧毀一切腐朽勢力,只有人民可以改天換日。
親民包含新民之意。茍日新日新維新,人的修為、治學就是要不斷洗心革面,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修學要推陳出新,不可固守保守,要敢于創新。如此說,二程、朱熹的解釋富有時代意義,中華民族的原動力就是創新、創造。革故鼎新,敢于變革,反求諸己,砥礪心法。科學,是生產力,科技創新,治理結構創新,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創新,都是新民的核心。與時偕行,日新月異,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一切修學都是為了適應時代、歷史、人民的需要。人的修行是日日知非,日日改過,日日蛻變超越自我。陰陽之間不斷相生相克,新舊勢力不斷博弈,新民,是理想世界,變法維新、改革開放創新是社會進步的主旋律。
至善,是最高的善,純粹的善,真善,慈悲心。修行要害就是日行一孝,日行一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不積不足以成德。止于,即是安住,安頓。安住于善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善即仁愛,仁者無敵,善是如意寶,善心即是仁心。無論修學何種智慧,萬變不離其宗,即是初心本善,離開起心動念的善念,所有的行為都會離經叛道。善,是道的根本,善是德的厚土。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大學開宗明義,直指修學、修身、修行的根本就是立德、為民、立善。此三根本,即是發心,菩提心,佛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量正等正覺的利益一切眾生的德行、民心、善心,這是萬物一體道法自然的大德者、大丈夫、圣賢者,修身的起點亦是終點,是究竟的方便法門,三綱合一為道,此道大光明、大圓滿,究竟圓滿根本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