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初
在4月份的三江源之旅中,從鄭州到三江源往返將近7000公里,全程我們將面臨公路、砂石路、排骨路、冰河、凍土等多種路況,對輪胎的選用帶來不小糾結,公路胎省油但應對不了排骨路、冰河路等,MT胎噪音大且制動性能是弱點,于是,我們毅然決定使用佳通的全地形AT70輪胎。我終于有機會對佳通AT70(尺寸為245/70R16)進行一次超長途測試。
在佳通輪胎的開發理念中,AT70是一款適用于50%鋪裝路面和50%越野路面的全地形輪胎。說實話,一款輪胎要想達到這樣的平衡并非易事。側重公路性能和側重越野性能的輪胎在花紋設計、配方、結構等方面廠家相對容易獲得數據支撐,消費者也容易獲得相關的駕駛感受。要想在公路和越野路面都有著出色表現的輪胎會討好嗎?
從鄭州出發后一直到青海省格爾木,這一路都是高速。我們很仔細地體驗了一下佳通AT70的胎噪。說來也不太公平,因為我們駕駛的是一輛鄭州日產銳騏皮卡,皮卡本身的噪音比越野車或者SUV都要大。疾馳于高速公路上,人坐在駕駛室內,要想分辨清楚車身噪音和輪胎噪音絕非易事。可以判斷的是,AT70雖然有著比較大的塊狀花紋,但并沒有過于明顯的胎噪。在許多越野玩家眼中,越野車的輪胎胎噪也是駕駛樂趣中不可或缺的音符。只是我們在評價輪胎的指標中,胎噪也許有時被過于強調了吧。油耗方面,2000公里高速公路過后,我們估算了一下,低于11升/百公里,考慮到載貨多、海拔升高等因素,這應該是一個很低的耗油量了。高速行駛狀態下,車輛制動性能好壞也與輪胎息息相關。AT70的胎面比較寬,增大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且花紋塊上增加細紋的設計,這些都保證了出色的抓地力和制動性能。
在去往瀾滄江和黃河源頭的路上,總計有300多公里的碎石搓板路,而且彎道極多。這樣的路面除了讓駕乘人員感覺非常不舒適外,還對車輛的懸掛系統和輪胎有著不小的考驗。佳通AT70的采用3層胎體5層胎側結構,在劇烈而頻繁的顛簸沖擊下,輪胎對震動吸收非常出色,車輛沒有彈跳不定;胎肩上厚達3.5毫米的防擦條,也能在輪胎接觸到碎石的瞬間將其彈開,減少輪胎被刺傷的狀況,免除爆胎之憂。尤其是在彎道處,AT70的抓地力給人以明顯的感覺,那就是抓地力非常好,車輛不會出現滑移側擺。野外穿越的駕駛者或多或少有這樣的經歷,在碎石路上緊急制動時,車輛方向會有跑偏的現象,這與輪胎的抓地力和導向性有關。佳通AT70在這樣地面上的 表現給了我很大的驚喜。在阿尼瑪卿山下的冰河,我們遭遇了另外一種路況:融冰、雪與河水的交織的河道。正在融化的冰層變得不能夠承受車輛之重,冰層上的雪也未曾全部融化,渾濁的河水深淺莫測。過這樣的冰河時,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必須保持一定的車速,快速通過,一氣呵成。佳通AT70憑借強韌的胎面和胎肩,強悍地劈開冰層,御水而行,冰塊混合著雪水四處飛濺。AT70把它的的強悍越野性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幫助我們順利蹚過一條又一條冰河。
當我們從三江源返回到鄭州時,全程約6500公里,經歷了高速公路、砂石路、搓板路、冰河路等等多種復雜的路況。經過這么長途的蹂躪,佳通AT70的整個外觀基本沒有什么損傷,胎面的磨損微乎其微,這說明它的耐磨性也是非常出色的。作為一款全地形輪胎,佳通AT70輪胎在各種路況上的確都表現非常出色,無論是作為日常出行還是野外穿越,都是完全勝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