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小立
摘要:教育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設恰當的情境,在歷史課堂中創設情境,能夠營造出活潑生動的課堂。分析初中歷史教學情境創設的作用,進而對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情境提出幾條途徑。
關鍵詞:歷史;教學;情境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過:教育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設恰當的情境。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因此,如何有效創設歷史教學中的情境,營造出活潑生動的課堂是需要研究的。
一、初中歷史教學情境創設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
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是興趣,尤其在初中階段,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在歷史課堂中創設最佳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各個感官的功能,從而發揮出創造性和思維性。
(二)對知識內涵的理解有促進作用
初中歷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將歷史的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歷史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情境,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歷史的基礎知識,并能夠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三)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幫助
隨著教學技術的現代化,創設最佳的情境,可以將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進行再現,這樣具體、形象的情境,更能夠將學生的內心感受激發出來,感染學生,從而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將思想教育與歷史知識的教學融為一體,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
(四)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教師通過設計語言、情境,創造最佳的歷史課堂教學氛圍,這樣就調動了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通過活躍氣氛等方式,為學生獨立思考打下基礎,學生主動參與有利于培養其自身能力。
二、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的途徑
(一)選取生活中的場景展現情境
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是生活中的事物,如果把學生帶入到生活中去,就會使學生對一些現象和事理更好、更快地理解。因此,可以選取生活中的某些場景展現在學生面前,利用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去探尋、聯想。例如,在講授鄭成功收復臺灣這節課時,可以根據鄭成功的相關資料,收復臺灣的細節和場景,加上教師提前設計好的語言,更加鮮明地重現鄭成功懷念祖國大陸的真摯感情,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鄭成功的英雄形象,記憶相關的歷史知識,并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用音樂渲染情境,用圖畫再現情境
音樂運用其強烈或微妙的語言給人以豐富的美感,令人心馳神往,音樂以其獨特的節奏和旋律,塑造出音樂形象,能夠帶給聽者特有的意境。圖畫也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將課文情境通過圖畫的方式再現出來,就可以將課文的內容變得更加形象。例如,在講授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內容時,可以通過音樂和圖畫背景對我國改革開放的理論、實踐、過程和成果進行呈現。音樂可以播放《春天的故事》,這樣通過圖畫和音樂強有力的感染力能夠使學生盡快地進入情境中去,激發學生高昂的情緒,引發激烈的討論。通過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歷史知識。
(三)借助表演體會情境
皮亞杰曾說:“所教的東西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符合他們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們發展,興趣是學生認知活動的契機和直接誘因。”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我要學習”的主動學習需求,這樣在教學活動中就會真正參與其中,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提供給學生一個表演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角色扮演等活動情境中對歷史事件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對歷史事件的發生、過程及內涵能夠真實地感受。歷史教學本身就具有戲劇性,如果將表演情境融入歷史教學中去,必定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對歷史事件和人物迅速地理解。
(四)組織語言描述情境
目前,課堂教學最為基本的教學形式是用語言組織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好的、富有感召力的語言將學生帶到所創設的情境中去,讓學生猶如親身感受到一般,從而增強學習的動力。有些時候不能用實物、多媒體等演示真實的場景,這時,語言描述情境能夠很好地補充其他情境,教師通過用語言描述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不同教師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語言風格,對于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言魅力創設不同的情境。例如,在講授《甲午中日戰爭》這節課,教師可以對伊藤博文的語氣進行模仿,比如對戰爭的起因進行描述,對勝利者的驕橫狂傲的神色進行描述,從而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清政府的軟弱無能。通過用語言描述情境,強化學生的主觀感受,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加深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認識。
總之,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學的情境創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創設合理有效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積極探索、主動思考、探究學習。情境教學帶給歷史課和學生的是快樂和生機,歷史課堂在情境創設下必定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新課改的提出和實施,改變了傳統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一項重要因素,新課改的實施有效改變了這種現狀。在初中歷史課堂中,通過創設歷史情境,營造良好氛圍,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等,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新課改的實施對初中歷史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