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平 鄧威
摘要:微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傳統的信息傳播和獲取方式,“微信、微博”等微時代的產物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影響力逐漸增大。而微時代的發展其實是以計算機作為技術支撐的,因此微時代背景下,我國高校計算機教學也應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實現自身計算機教學體系的創新發展。本研究主要著眼于微時代的發展趨勢,分析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創新和發展路徑,旨在促進我國計算機人才培養水平提升。
關鍵詞:微時代;高校;計算機教學;創新發展
引言:
在某種程度上說,微時代是網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伴隨著“微信、微課、微博”等新型平臺的出現,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等常規行為對互聯網的依賴性逐漸增強。信息技術教學就成為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高校實現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創新培養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體現,也是滿足當前社會人才培養需求的重要舉措。
一、高校計算機教學現存問題
(一)高校計算機課程教材和設備具有滯后性。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我國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和軟件產品的開發產生了推動作用,但是就我國高校的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教學資源顯示老舊的特點,因此教學內容也不能趕上主流系統軟件的更新和應用潮流,這會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都不具有積極影響。高校計算機教學活動中,計算機教學應用的軟件和硬件都存在滯后問題,限制了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創新教學發展,因此培養的人才也難以滿足當前的市場需求。
(二)高校計算機課程安排不合理。
市場人才需求變化受到時代大背景的影響,微時代背景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因此高校作為主要的人才輸出機構,其教學內容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作出改變。但是當前我國的高校計算機課程安排上依然以計算機編程知識為主,枯燥的教學課程內容導致很多學生對于該類教學知識缺乏學習興趣,并且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產生抗拒心理,導致高校計算機教學缺乏創新發展動力,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培養效果也不理想[1]。
(三)高校計算機課程課時安排不合理。
計算機課程體系中,包括C語言、C++語言、JAVA語言、CSS語言等[2],相對來說,計算機學習內容較為繁雜,基于其教學內容安排相應的課時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現階段我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課時安排缺乏合理性,存在課時較少、教學進度不合理等問題,教師為追趕教學進度,在教學活動中應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不高,教學有效性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
(四)高校計算機課程缺乏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微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理念廣泛應用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高校計算機教育課程也應該順應這一趨勢,提升課程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因此高校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應該對傳統計算機考試評價方式進行改革,應用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出勤情況、知識掌握程度等都作為考核指標,為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提供動力。
二、微時代背景下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創新探索養
(一)創新教育理念。
新課改理念影響下,我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也應該積極更新教育理念,應用科學教育理念指導教師的教學行為。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采取合理教學措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教學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以知識灌輸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創新教學服務,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其次,積極更新教學設備,為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依據。最后,著手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數據庫,積極進行教育資源共享,提供高校計算機教育資源的先進性和豐富性水平[3]。
(二)創新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開發和選擇對課堂教學質量具有很大影響,因此當前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活動中,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應該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人才需求變化作為依據。微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將“微”的教學方法廣泛應用在教學活動中,如借助微課提升教學針對性。并且在教學內容教授過程中,為學生保留一定學習空間,為學生的創新學習提供契機。
(三)創新教學過程。
創新教學過程也是創新教學的重要步驟,在高校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學創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主動為學生構建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但是教學情境應該和教學內容具有高度一致性。其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新課改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突出學生主體性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途徑。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在合理布置學習任務的前提下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空間[4]。
(三)創新考評體系。
為促進高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也應該具有全面性和系統性,將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評價指標,因此在高校計算機考評體系設置中,為提升其創新性和有效性,需要結合當前的學科教育熱點對教育考評系統作出調整和改革,結合學科教學內容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評價。總之,微時代背景下,我們在課程綜合能力提升上需要緊跟時代步伐,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類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時代背景下,我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也應該適時作出調整和改革,將大數據理念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正視傳統計算機教學中的不足,分析其出現滯后性的原因,在課程理念、內容安排以及設備更新上都要高度重視,對高校計算機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發展,提高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效率,為社會培養專業的計算機人才,發揮高等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上的作用。本文立足微時代背景,分析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創新發展路徑,僅供廣大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者參考,希望能夠起到促進高校計算機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吳珩.論創新教學理念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滲透[J].中外企業家,2015,11(35):187—191.
[2]徐靜麗.淺談如何在計算機教學中實現創新[J].價值工程2014,12(21):269—269.
[3]王春婷.淺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1,28(02):103—105.
[4]黃猛,李攀,豐繼林,等.淺談大學計算機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J].湖南社會科學,2014,(z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