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曉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碰到很多需要進行口頭計算的運算,它不需要計算器也不需要紙和筆,就是靠大腦快速運轉而形成的一種計算能力。這種能力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但是這種能力的獲得并不是那么容易,它需要認真的學習和訓練。因此,它也成了小學生數學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小學生計算能力主要通過口算、筆算、估算、解決實際問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加以培養。計算是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之一。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單計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那么,如何培養和提升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培養學生的口算興趣
不管什么學科什么知識,都需要學習的主人對其有興趣,只有對這門學科有興趣了,他才能主動的學習主動的鉆研。小學口算教學也不例外。在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有效利用教學情境,為學生的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將口算這一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口算練習,把被動的學習內容轉化為感興趣的學習,化被動的學習為學生內在的需要。在實際教學中,主要是要做到:一是每堂課上安排口算訓練。在授課之前,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利用3至5分鐘時間,進行口算練習。這樣長期進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變換方式訓練。如聽算訓練、視算訓練、搶答、“開火車”等。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而且有助于融洽學生之間關系。三是鼓勵學生參加必要的社會實踐等等。
二、教給學生一些口算的方法
學生有了興趣之后,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尋找口算的一些方法,探尋口算的一些運算規律,這樣就能夠提搞學生的口算速度。比如,通過聯系的方法促進有效運算能力的提升。數學知識延伸發展具有前后密切聯系的特點,口算也不例外,復雜的口算都是建立在基本口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在新舊口算認知的聯系處進行口算題組訓練,有助于學生理解口算算理,有效獲得口算方法的遷移。
比如在小數除法口算時出示了這樣的口算題組進行訓練。
600÷200= 12÷3= 180÷60= 8÷4=
60÷20= 1.2÷0.3= 180÷6= 8÷0.4=
6÷2= 0.12÷0.03= 18÷6= 0.8÷0.4=
學生經過這樣相關聯的幾組口算練習后,對小數除法口算的算理有所感悟,方法有所理解。第一組題主要是讓學生復習和回顧商不變的規律在簡化口算中的作用;第二組題將商不變的規律擴展到小數除法的口算中進行練習;第三組題對被除數與除數變化引起商變化的規律進行復習與回顧;第四組題運用商不變的規律和商的變化規律靈活解決小數除法口算問題。雖然只有12道口算題組成訓練題組,但所包含的聯系廣泛,從整數除法口算到小數除法口算,從商不變規律到商的變化規律,給學生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間,在口算方法和知識的前后聯系中促進了口算能力的有效遷移。再比如,通過比較法來增加學生口算能力的準確度。在口算中,學生經常會將一些數量、運算特征相似的口算混淆在一起,分辨不清,從而大大影響了他們口算的正確率。因此,把這些相互干擾的口算題編制成組,對學生進行訓練,就能克服干擾、加深印象,增強學生對易混口算的辨析能力。
比如學生經常會把一些口算中的數量位置看顛倒,或運算順序不正確。面對這種現象,教者出示了下面的口算題組進行對比訓練。
25×4= 15×6= 80-30÷5= 5×5÷5×5=
24×5= 16×5= (80-30)÷5= (5×5)÷(5×5)=
口算題組的比較訓練,有利于學生增強對運算法則與運算順序的理解,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口算方法的建構。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
好的習慣的養成,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恒久的作用。在小學數學口算教學中,我們也要注重孩子們良好口算習慣的養成。我們往往對學生口算的錯誤,冠以粗心的原因。粗心一直是我們師生的一種“共同借口”,實質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習慣沒有建立,如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好學生抄錯數、標錨小數點的現象。可見,良好的計算習慣,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一種手段。
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首先,使學生養成認真校對的習慣。要求學生對于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不錯不漏。其次,使學生養成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看清題目中的每一個數據和運算符號,確定運算順序,選擇合理的運算方法。再次,使學生養成仔細計算、規范書寫的習慣。要求學生書寫工整、格式正確、字跡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業整齊美觀。最后,使學生養成相互檢查的習慣。要求學生在作業完成后,在做好自查的基礎上,對作業進行互查,然后上交學習小組長復查,對于出現的問題隨時指出,幫組分析錯誤原因,及時糾正,對于普遍或典型問題,及時統計、匯總、上報,進行統一分析講。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驗算、檢查的能力等等。而這些習慣的養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著重培養,反復訓練,并且需要師生之間持之以恒的互動,才能讓養成一種習慣。
當代社會快速發展,計算機已經很普及了,就是現在的手機上,基本上都帶有計算機這個小工具,有的人可能覺得當代社會不需要進行口算了,從而可以忽略口算的教學,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其實,如果一個人今后不是從事專門和數學有關的工作,能夠用到高深數學的機會很少,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用到的,倒是極其便利的口算,比如一般的購物算賬,計數什么的。而且,小學生學好口算,提升口算能力,可以鍛煉學生快速反應的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可以為他們學好其他計算進而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