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
摘要:高中地理在初中地理內容的基礎上對地理學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無論在學科內容難度上,還是學科學習素質上,高中地理都對學生們有些更高的要求。本文即結合本人執教高中地理的教學經驗,和與不同學生交流的學習心得,總結淺論高中地理的正確學習方式。
關鍵詞:深入;要求;經驗;心得;方式
我作為一名高中地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與不同學生交流所得很多。在學生們看來,地理學科是在文科學科中最類似理科學科的科目,為什么這么評論這門學科呢?我以此對不同學生進行了詢問了解,原因在于學生們認為地理學科,不僅僅需要記憶背誦的內容很多,而且其所要求的邏輯思維能力如理科學科一樣嚴格,換言之就是地理學科像理科學科一樣對學生們學習上有難度。當然,這樣類似的回答很多,在很多學生的觀念里文科類學科要比理科類學科簡單一些,在這里呢,首先要糾正這些觀念,文科類學科在學科學習上對學生們的要求與理科類學科的學習要求上存在不同,但這并不意味著文科比理科更容易學習,而文科學習中學生們普遍存在問題的就是地理學科了,學生們認為地理學科所要求的邏輯思維能力較高也沒有錯。接觸到地理學科,我們就應該知道地理學科的學習不同于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課程,同樣區別于政治、歷史這兩門文科學科。那么今天在這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紹主要的地理學科學習方法。
首先,我們的學生們在學習地理學科時,一定要了解這門學科究竟是什么性質的,又究竟是學習什么的。高中地理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除此之外學習內容還涉及地理環境等等。自然地理主要研究地方自然地理特征,而自然地理特征又主要從地理條件(地形、地勢、地質)、氣候(氣溫和降水)、水域特征(水紋和水域條件)、土地特征、生物多樣性、地理位置和自然資源分布等方面考慮。人文地理主要是通過時間段來分析自然狀況、經濟狀況和歷史文化狀況,主要考點集中在城市化發展、自然資源短缺和自然災害等問題。而區域地理也主要考查區域的認定、比較和分析,并且比較、分析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區域要素的比較、分析和區域特征的比較、分析和特征成因的比較、分析還有區域差異的認定、比較與分析。
再者,知識來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一方面因為我們很多的地理知識都從生活和自然中可以體現出來,所以為了學好地理學生們要細心觀察生活、貼近生活并善于對生活中的地理相關事物發問。比如在學習第一冊上有關“日界線”部分,在專題內容后有一個來源于生活的例子:有個孕婦乘坐海輪由西向東航行,在接近日界線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女嬰,越過日界線后又生下了一個女嬰。先出世的當然是姐姐,這一天正好是1996年元月1日,而后出世的妹妹是在日界線東側出世的,日期是1995年12月31日,于是妹妹的年齡就比姐姐大一歲,這個例子的理論支撐是什么呢?又比如為什么我國的傣族人民的生活居所是竹樓并且下面飼養牲畜上面住人?又比如為什么我國西藏拉薩被稱為“日光城”?還有為什么日本多發生地震等災害?等等問題一直存在于我們的生活,離我們更近的就是為什么我們要提倡節約水資源?為什么要提倡節能減排?為什么肯德基在我們城市里的商業網點的分布是這樣的等等,既然這些問題如此貼近我們的生活,如果我們對于這些問題還有不解,那么這些問題在我們的地理學科的學習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而我們的學生們也可以通過這些生活中的實例,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識與我們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激發和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對地理學科產生興趣則就更有利于學生們對這一學科的學習。所以老師們要引導學生們觀察生活,從而真切的感受到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而學生們就要熱愛生活,善于觀察,善于發問。另一方面,新課標改革下傳統的純理論教育早已不適用于當下的地理學習,當下我們的地理學習應當重視動手實踐、培育創造性思維,應結合實際,創造條件,讓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然后,地圖的辯識是地理學科學習的基礎,也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地理學習大多是圖文結合,通過氣候示意圖、地形圖或者世界分布圖等等多種形式的圖文顯示來表達更多的信息,在地理學科的考試中通過圖文的解讀和分析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潛在信息。所以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時要特別重視和掌握圖的學習和運用,以采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從而更有效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還要學會以地圖輔助知識的記憶。并且正確解讀一份圖文信息需要一定的技巧,從圖中所獲信息要有理有條,不能模糊方向導致信息有誤,也不能解讀漏了信息。比如在一張地形圖中,我們要從圖中觀察得出這里是什么地方,這個地方有什么事物和現象,為什么會存在這種事物和現象。只要學生們對必要的幾大圖形爛熟于心,并且切實掌握解讀圖標信息的技巧,養成良好的讀圖習慣,那么在考試時遇上圖標解讀題則胸有成竹了。
最后,學好地理必不可少的是教材,教材是所有知識點延展的基礎。通過對教材的詳細學習和思考就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所以要求我們的學生用好教材,盡可能的熟悉教材。當然在上課時也要仔細認真的聽講,因為教師普遍都有些豐富的教育經驗和專業的地理知識,秉著良好的育人樹人思想教師會盡心盡力的在課堂上為學生們講解知識,課堂之下也很樂意為學生們解答問題,所以對于學生們而言老師是種學習資源,也因此在課堂上千萬要專注,要對自己嚴格要求,要有科學認真的學習態度,要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在課堂上保證自己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在課堂上認真的做筆記,養成提前預習和按時復習的好習慣,對課本知識不要死記硬背,盡量要有自己的理解,并按時通過課后的練習題進行查漏補缺找出自己知識上的盲點。最后在完成課本上的一次學習后,利用課本總結歸納,從而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并主動將知識整理歸納成知識框架。
一門學科的學習總是涉及很多內容,不僅僅是地理學科,政治歷史和生物、化學都是如此,學習本身是不難的,學習中使學生們感到難的是自己的畏難心態和不正確的學習方法。為了學好地理則需要克服自己的畏難心理,并不斷改正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的開展自己對一門學科的學習才能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