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嵐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社會對各行各業的需求正日益提升。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逐步確立,社會經濟同樣在高速發展中,與此同時,中國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給予了更高的關注。此外,企業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不僅助于有利于企業的壯大,還有利于提高我國創新實力和綜合國力,因此,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越來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視。本文通過對企業管理模式的現狀的淺析,提出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相關舉措,以供相關學者和工作者參考借鑒和學習,并希望提出相關的意見建議,予以指正和完善。
關鍵詞:創新;企業管理;經濟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創新管理模式,是指根據本企業生產經營的自身狀況,對人、物、財等的綜合管理來合理配置資源,將資源配置結構深層次進行優化,提高資源利用率,使企業贏得最佳業績。當前國內經濟高速發展,企業創新改進自身的經營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這有利于平衡企業的優勢和劣勢,改善企業發展與生產水平無法達成一致的矛盾,利于其可持續性的發展。企業的創新可大致劃分為企業工程師的創新動力,領導者的創新能力,根據實踐總結經驗進行創新的實力。符合我國國情的創新模式是 “領導者-執行力”模式,這就強調企業領導者要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再者,執行者與領導者共同合作對企業組織結構管理進行創新。
一、企業管理模式的現狀
(一)企業領導者創新管理意識不強
我國企業領導者創新管理意識的薄弱是我國企業管理現在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總的來說,在管理意識層面,我國企業的管理高層或多或少有安逸心理,墨守成規,不愿意大刀闊斧地改變原有的不合理的制度,忽視管理措施實施困難,管理用人存在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管理者對全球化知識缺乏一定的認知,對經濟市場未來發展動態的認識不足,在管理模式概念上仍然停留在過去,缺乏戰略眼光。國有企業亦是如此,它們也存在產權不明確的問題,權力和任務不能明白分開,目標不夠堅定,不能真正實施使得利潤最大化的長遠策略。企業不能實現獨立管理和獨立發展,也就意味著不可能形成合理的企業管理團隊,從而導致企業管理效率降低。企業管理者面對陳舊的營銷理念,僅為擺設的權責制度,沒有創新做法,這只會嚴重影響企業的整體進步,阻礙企業的未來發展。
行為領導者的理念意識,引導著企業今后的發展趨勢,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現代企業利益至上的觀點,始終把握管理層的最新理念,管理者還要加強學習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塑造合理正確的現代企業管理的新思路,以科學發展的指導觀念觀引領企業未來的發展行動和方向。
(二)企業組織結構及管理體系不合理
企業組織結構及管理體系的不合理也是我國企業管理模式面臨的問題之一。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節奏越來越快,組織結構必須不斷地改進,企業管理者往往因事務繁多而未重視組織結構的適應性無法跟上變化的腳步。短時間內不能改變復雜的社會環境使得企業無從適應,因此大大增加了其被社會所淘汰的幾率。
企業已經建立了相應的管理體系制度,但監督執行工作卻無法徹底進行;許多企業情況表面上看起來有所緩和,但舊的管理制度從本質上并沒有任何變化;有些企業采取一定的舉措,然而看似簡便易于執行的措施,缺乏深思熟慮,不夠全面,無法發揮應有的功效。這些都不是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只有創新性具體規定具體的制度,制定一套監督、實施和改進的邏輯方案,才能發揮企業高效的管理能力。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錯綜復雜的環境背景下,企業面臨更多的機遇,也遇到更為嚴峻的競爭與挑戰。企業只有不斷地提高企業管理模式創新意識、改善執行者對企業管理體制、更新企業組織結構管理策略、跟進企業管理技術水平,才能逐漸適應國際市場環境變動對我國經濟市場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才能以一種現代化的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應對發展需要,實現了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此外,在企業運作成本維持時,沒有專門的人員來控制預算,多是依賴于員工的自我約束意識,領導只能管理一段時間,造成物質財產的損耗。這也是極為不合理的。有些公司認為財務審計可以避免資金上的損失。但是他們沒有考慮到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只是履行其相關業務職責,而非執行管理職能,故不能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二、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舉措
(一)培養領導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第一點要對企業的領導者進行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行為領導者的理念意識,引導著企業今后的發展趨勢,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顯得尤為重要。結合現代企業利益至上的觀點,始終把握管理層的最新理念,管理者還要加強學習新的企業管理模式,塑造合理正確的現代企業管理的新思路,以科學發展的指導觀念觀引領企業未來的發展行動和方向。其次,現代企業管理要注重自身認知的充實和創新能力的運用。不僅更新現代企業管理理念,更要重視加強對理論的學習,深刻體會理論指導實踐的實際意義,如嘗試建立橫向思維模式,實行創新性拓展的策略,不僅僅拘泥于按業務線條縱向管理自己的業務流程。
在當前現有的企業制度下,領導層全權負責策劃方案,員工按領導的指示辦事,他們不熱衷于參與企業創新,沒有創新的意識和意愿,顯得十分被動消極。大多數員工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參與創新型決策的,一切都是虛無縹緲的想象。事實上,員工所謂的想象正是創新的重要來源之一。管理者要有意識地發掘這一點,積極創建符合現代企業文化培養需要的創新意識管理,培養職工的創新意識,努力制造溫馨的創新氛圍,將企業創新理念融入文化建設,使得各個員工積極配合管理的各個方面,從而有效地創新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改善之前企業管理固有模式下的傳統理念。
此外,領導者的創新能力還體現在與專家的交涉咨詢中。在企業中,相對比較難于交流的是專家類,他們自恃優秀,比常人更了解其中奧妙,不愿在與他人無謂的爭執中損害自己的尊嚴。當專家們聚在一起時,領導者要努力來維護其自尊,維持相對和平的氛圍,達到相對的平衡,不在意識形態上起較大沖突,用事物本質來激發他們的突破性創新,從而產生創造性的想法。
(二)執行者配合創新企業管理模式
對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也需要執行者對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行配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跟管理模式密切相關,它的作用是規范企業行為,保持企業精神,實現現代企業的未來可持續發展。企業目前的棘手之處就是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企業管理模式的創新對于資源配置的有效性,組織結構分布的合理性有著重要意義。管理體制的正常運作依賴于企業內部實施的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
為進一步推行創新管理機制,執行者的配合是非常關鍵的。企業組織結構及管理體系不合理,執行者要及時發現問題,審時度勢,不失時機的提出創新性意見。但是執行者大多也是尋求安逸而非創新的。所以要想使得執行者具備創新理念和創新行為,就必須幫其打消后顧之憂。在創新過程中,應探討并合理協商是否愿意接受全新的創新理念,如果有疑慮,領導者應慎重考慮,為其制造相對安全的創新空間,激勵其盡可能地參與到創新的美好遐想中。
建立創新的管理模式時,在企業內的實施管理要注意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內部各個階層員工之間的相互配合,培養其自覺性和約束力的同時,設置專項人員實行依法管理,控制預算,降低成本,減少物質財產的損耗,使現代企業能夠發揮高效的管理水平。加強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廣泛運用企業信息化技術,將創新成果轉化為企業改革內動力,融入現代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使得企業具有核心競爭力,能充分參與市場競爭。
三、結語
總而言之,面對新的社會環境,我國企業的管理模式的創新是勢在必行的,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此引起重視。當今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社會日趨進步,要求企業盡快跟上時代腳步,與時俱進,而創新企業管理模式企業運行中起到重要作用。只有提高領導者決策能力和執行者執行能力,挖掘員工的巨大潛力,調動其積極性,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企業的信譽度,并為企業發展帶來契機,才能有效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推動企業經濟全面合理發展,在激烈的世界市場競爭中里贏取最高的利益。
參考文獻:
[1]劉志高. 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 宏觀經濟管理, 2017(s1):128-129
[2]胡良宏. 淺談時代轉變下企業管理的理念與模式創新——評《企業管理模式》[J]. 中國教育學刊,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