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疾控制中心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街道辦事處三者需要緊密結合,形成一個聯動性的機制,共同建立一個管理公共衛生疾控區街一體化的模式,這是對目前社區存在的疾控問題進行解決的重中之重。然而,社區公共衛生疾控工作的開展還是存在一系列問題,需要加強研究,并給予針對性地解決對策。鑒于此,本文將對社區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地處理對策。
關鍵詞:社區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工作;存在問題;對策
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是我國基層衛生的服務機構,其主要是由政府和社會共同組建的,進而對社區大眾的健康進行保障,和居民的衛生服務需求相滿足。想要對社區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工作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給予一定的處理對策,就要加強對于其日常工作的研究,深入分析工作開展的現狀,并結合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地對策,旨在促進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質量的提升。
一、社區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管理的人員不充足,不能落實培訓工作
社區居委并未對專(兼)職的專業人員團隊進行成立,并未對轄區中不同社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進行有效指導和督促,也沒有對信息進行收集和傳遞,換句話說,社區嚴重缺乏專業的指導和培訓,進而造成社區當中的很多疾病監測的信息不能全面掌握,尤其是看不起病的人群信息,并不能很好地了解和獲取,上下內外的相關信息之間是不對稱的;同時,對于傳染病患者和疑似傳染病的患者與病源攜帶人員不能有效管理和監測;對于社區公共衛生的服務工作來說,尤其是容易導致傳播疾病的一些餐飲行業和文化娛樂以及旅館行業缺乏嚴格的衛生管理,因而,造成疾控單位不能及早地預測傳染病,對社區居民的健康不利。
(二)缺乏充足的資金投入
現階段,我國開展的社區公共衛生的疾病防控工作,存在嚴重的基金投入問題。防控工作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因為并未形成充足的資金支持,乜有后續經費進行保障,導致部分疾病防控的工作在開展過程中不能有效開展,導致防控質量不斷下降,不能和當今時代的大眾需求相滿足。就算早已形成針對性地規章制度,政府加強對于該工作的扶持力度,然而政府并不能給予充足的資金,在具體的防控工作中,還是存在因為不同因素導致資金投入不能保障的問題。
(三)缺乏群防群治的管理機制
雖然《傳染病防治法》中已經明確提出,居民委員會要定期組織居民主動地參與到社區傳染病的預防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中,然而由于街道與居委會并未建立針對性地組織體系,導致日常疾病的預防控制不能有效進展,所以街道與居委負責的衛生工作其實還是停留在定期衛生的檢查以及季節性的控制生物危害等工作上,因此,造成社區疾病預防的控制中心和社區衛生的服務中心開展社區預防疾病的工作過程中沒有相對應的工作平臺,不能得到來自街道居委的大力支持,街道也并未真正地對疾病防控工作進行開展,最終導致疾病防控中的群防群治非常滯后。
(四)人員工資和福利待遇不能保障
對于社區衛生服務部門來說,很多都是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的,部分是自收自支。該單位中工作人員自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存在很大差異,除了撥款之外,還需醫療創收對其進行維持,因此,平衡創收的問題需要社區衛生的服務機構工作人員進行考慮。社區疾病防控工作一般沒有收入公益性和廣泛性與群體性工作,對職工的收入進行分配的同時,管理人員總是會忽略收入比較低的疾病防控人員,待遇偏低,會使得工作人員喪失積極性,身為防保工作者,不能有效地開展創收工作,一味地忽視防病問題,導致社區疾病的防控工作停滯不前,或者是不被重視。與此同時,因為防保人員自身的待遇非常低,很多就業只會的本科生一旦考取執業證,就會考慮跳槽,將社區衛生的服務機構看做是跳板,導致專業防病團隊不穩定。
(五)社區衛生工作人員缺乏較強的防控意識
從事社區衛生的很多工作人員一直運用的都是傳統的觀念,一味地重視治療,卻忽視對于疾病防控的重要性。因為衛生機構中的日常支出與工作人員自身的薪資福利不只需要撥款,同時,還需要依靠醫療對經營進行維持,所以,受到利益關系的影響,多數工作人員都存在重醫輕防的觀念和行為。
二、社區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工作效率提升的對策
(一)促進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由專業的傳染病預防單位的職業人員提供有效地指導給社區疾病的防控人員,激勵工作人員實現在崗學習以及崗位培訓,對人員的配置不斷優化,促進人員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如果已經在基層傳染病的防控崗位中從事很多年工作,就要為員工提供晉升和福利優待的機會。相關部門要和教學機構進行有效聯合,共同建立基層疾病的防控教育,將其納入到高校招生的范圍中,促進人員學歷的提升。
(二)加強資金投入的力度
目前疾病預防工作人員自身的待遇偏低,加之隊伍具有不穩定性,這是對社區公共衛生和疾病防控工作有效開展的制約因素。我國《國務院關于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指導意見》中規定,社區衛生的服務人員收入不能和服務收入之間產生直接聯系。同時,《中共中央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各級政府要全面負責公共衛生與預防保健的工作,對防保機構進行建設,并給予資金投入和支持,要對重大疾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開展做好資金保障。此外,《傳染病防治法》中提出,地方人民政府要對城市社區和農村基層的傳染病預防經費進行保障。對于政府部門來說,要把社區疾病的防控工作所需經費和辦公經費與工資補貼納入到預算撥款中,進而對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行保障。對于目前疾控工作中的的商品性和福利性與社會保健性以及社會公益性問題,社區疾防經費要以政府的購買服務模式進行投入。現階段政府已經選擇購買服務方式,并把社區公共衛生的服務工作納入奧政府補助當中,結合社區人口以及公共衛生項目完成的數量與質量以及政府核撥的預防保健等工作,給予補助經費。可以對工作實績進行考核,通過這樣的方式下撥服務經費,還要把防保人員和醫療服務人員進行分開撥款,進而對公共衛生的服務質量進行保障,使得我國社區疾病預防的控制工作有效開展。
(三)加快疾病防控區街一體化管理機制的建立
一是,把社區作為核心,對公共衛生的疾病防控的工作機制進行建立,并組織和協調公共衛生以及疾病防控的服務工作,建立疾控制區街一體化的管理機構,同時,還要指定專業的工作人員負責日常工作,對社區公共的衛生服務網絡進行構建,社區居委的公共衛生的督導員與公共衛生的管理人員要對公共衛生的服務組織協調工作進行該負責,給予社區衛生的服務機構一定的協助,優化居民網格化服務。
二是,對行政街道和社區以及專業機構的聯動機制進行建立,將其作為核心,有責任與社區以及職能部門有效聯合,對公共衛生與疾控工作進行有效開展,繼而共同對突發的衛生事件進行處理,做到各司其職,形成一個集聚社區和街道與職能部門以及疾病防控機構的聯動機制,在第一時間對疾病流行和蔓延進行該控制。
三是,對疾病防控的專業指導進行建立,同時,還要建立培訓機制,為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做好保障,主要復測社區疾病的預防控制業務培訓和指導以及督促。社區的疾控中心要加強對于社區管理者和防保人員自身業務技術的培訓,同時,還要指導和督促規劃以及年度計劃的制定,進而有計劃地有步驟地對工作進行開展,并履行職責。
四是,對全民的健康教育制度進行建立,實現健康教育前置和重心下移的目的,將健康教育更好地落實到全民中,做到群防群治。同時,和健康教育的特點有效結合,利用專題講座的召開以及組織巡講,還有對輔導材料與音像制品進行制作,對傳染病的防治宣傳教育工作進行開展。在此基礎上,實現全社會共同關注疾病預防和控制的最終目的。與此同時,還要充分對學校與社區平臺進行利用,對其傳播功能充分發揮,多層次和多角度與全方位地對宣傳活動進行開展,利用健康教育的前置化實現防控疾病的目的。
(四)加強對公共衛生的管理組織進行建設
按照我國憲法中提出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以及《傳染病防治法》當中提出的居民委員要組織當地居民主動地參與到社區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中的規定,我國社區居委會具有對疾病進行預防控制的職責。此外,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提出,各級政府需要全面負責公共衛生以及預防保健的工作。對于街道辦事處來說,這是區和縣政府派出機構,因此,需要對轄區內的公共衛生以及預防保健的工作進行負責。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社區疾病的防控工作來說,其是由社區衛生保健科的醫生和檢驗人員所執行的,現如今在工作的開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缺乏重視度和不充足的資金投入與專業培訓不能落實以及沒有科學化的管理機制等為,相關人員要加強對于這一問題的重視,加強研究,因此,需要對監管體制進行建立和完善,并強化工作人員的重視程度,促進人才整體素質的提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等措施,總之,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的疾病防控工作具有非常好的價值,要全面系統地對目前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并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在此基礎上,對社區疾病的防控工作質量進行保障,能夠更好地提升疾病防控效率,對社會居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居朝霞. 艾滋病管理中政府主導型公共服務體系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6
[2]崔雪.社區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1):16-17
[3]王薇. 動物疫情公共危機政府防控能力建設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5
[4]吳亞瓊. 湖北省農村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控能力評價及對策研究[D].華中科 技大學,2012
[5]陳麗. 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
作者簡介:史忠越(1978-),女,漢族,吉林通化人,本科,畢業于通化師范學院,就職于通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微生物與臨床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