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輝
摘要:小學體育作為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知識、技能,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培養小學生道德和意志品質的基礎,是兒童接受體育文化熏陶的第一個階梯,也是人生初始健康和健身的啟蒙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當,會對個人一生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水平
在新課程體系下,如何抓住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是當下小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共同的任務。對此,筆者進行了一些研究,得出了一些規律性的認知。
一、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
(一)游戲性
游戲性也就意味著小學體育教學就是要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采用靈活、活潑的方式方法,充分地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最終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
(二)趣味性
游戲性和趣味性雖然有相似的含義,但是在根本上是不同的。游戲性側重于教師在教學內容上的革新,趣味性著重于教學方式上的變化。游戲性離不開趣味性,但由于“體育教學的興趣化可以給兒童以情緒的滿足,有利于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趣味性卻可以存在于很多體育教學內容中。
(三)啟蒙性
小學體育教學的另外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啟蒙性,由于小學生身心發展仍處于萌芽階段,在這種情況下,良好的體育教育還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能使其體會到生活與身體的真與美,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人格。這不僅是體育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是社會的要求、時代的要求。因此,體育教學應抓住啟蒙性這個重要特點,“圍繞學生的生理、心理的協調發展進行,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思想素質、塑造個性品格,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對社會有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小學體育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體育教學對增強學生體質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小學體育教學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使他們養成健身的好習慣、培養他們增強體質的基本能力。使學生走向社會后,不僅由一個強健的體魄,而且具有一定的體育素養,以適應現代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
2、小學體育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體育運動能促進人大腦的發育,改善機能,為人們從事智力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體育活動的重要作用。其次,也可以促進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智力因素的發展。再次,可以通過鍛煉和游戲,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愛動腦、善用腦的良好習慣。
3、小學體育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體育中的各種競賽,是在平等條件下的競爭,教師應通過比賽和游戲,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應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不斷進取。同時,可以鍛煉他們以頑強的毅力去爭取勝利。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能正確對待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失敗與挫折,振奮精神,克服困難,永遠成為一個強者。
二、如何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提高教學水平
(一)創造快樂情境,倡導趣味教學
兒童的心理特點就是好奇、求趣、喜新,形象認知能力較強,缺點是耐性與理性不夠,往往會對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產生厭煩情緒。根據兒童這一心理特點,我們應精心建立快樂的教學情境,誘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中,教師可以給自己和學生們準備好面具,學生見到后就會為之產生好奇之心,參加活動的興趣也就增大。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應采用多種活潑的形式,使他們不單純以自己的體育知識和習慣方法去理解。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投入到學生的練習活動中,以創設師生同樂,教與學和諧進行的練習情境,增進師生的情誼。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有意識、有目的地創設一種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體育情境,以游戲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可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激發學生的創造才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從而使學生喜愛這門功課,促進課堂教學。
(二)優化體育教材,改變教學模式
教材是體育課程的指導性材料,也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和依據,一部靈活、多樣、有趣的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因此,對教材內容的處理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主要原因。每節課周而復始的重復練習,會使學生產生厭倦,進而導致上體育課的興趣逐漸消失。所以游戲具有很大的魅力。沒有了快樂,何談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學生們厭倦了常規的跑步練習,死板的籃球運球,他們需要新穎、實用、有挑戰性的教材。
(三)注重個體差異,更新考評方法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別的,學生由于受遺傳、生活條件、身體素質等制約,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進行同樣的技能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多運用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創設不同的技能學習難度與進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技能掌握以后的成功快樂。我們應更新考評方法,觀察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捕捉每一個學生的優點,對他們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指導。同時,我還通過學生的展示性練習,引導其進行自我評價,以及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既發現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進一步改進學習。
因此,要想真正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應采用以教學效果為主要評定對象的效益評估法,對學生成績的考評,既有身體素質的水平,又要有進步的程度,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優勢,而對教師的評估,應抓住課堂教學環境的創造,教學方法的設計,學生練習的氣氛和鍛煉效果等因素,以某些評估以及教學觀摩等行政性手段,激發廣大體育教師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因地制宜地開展豐富多彩的娛樂體育教學,共同營造繁榮發展的教學氛圍。
結語:
小學體育教學不同于成人的體育教學,它們無論在內容上還是方式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根據小學體育教學自身的特殊性來因材施教,如何根據小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實施教學,是我們目前最大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