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芳
摘要:語文這門課程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基礎性課程,語文的學習不僅對學生當前的學習和生活有積極的影響,對孩子們未來的成長也是終生受益。但是,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不足的現象。學生輕視語文課堂,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待語文的學習。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師生缺互動和交流,課堂效率和質量無法提高。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重視提問教學的運用,積極利于提問的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優化提問方式,精心設置合理的課堂問題,將問題分層化,充分照顧到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特點。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不斷完善自身教學能力,提高教學手段和技巧,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研究探索。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制約因素,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有效性的相關建議。
一、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現狀及問題
(一)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分布不均勻
課堂教學中,教師原則上應該保證學生回答問題的平等性,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部分教師為了課堂教學的效果以及課程推進的進度,往往選取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很少讓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回答問題,甚至大量成績中等的學生也沒有機會。這實際上是用成績好的學生的思維替代了全班學生的思維,教師無法通過課堂提問發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降低了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二)問題設計枯燥無味
初中生對新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但是又對外界事物缺乏充分的認識,教師與學生之間往往存在一定的認識鴻溝。因此很多教師在問題設計時,往往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較少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存量與閱歷,導致問題的設計與學生能力相差較大,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顯得不知所措,這種問題的設計不僅不能提高課堂效率,反而會使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分散。
(三)提問方式陳舊
現在初中語文課堂一般為四十分鐘左右,在較短的時間內要完成教學進度,部分教師就忽略了提問方式的重要性。在課堂提問中,提問問題求量不求質,提問方式仍然使用一問一答的方式,鮮有學生認為教師的提問方式很好。特別對于一些教學時間長的教師而言,經常采用“滿堂問”的問題,問題沒有針對性,也失去了提問的意義。
(四)教師評價不合理
教師的評價是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反饋,學生無論回答問題正確與否,都應當得到教師及時的反饋。但是對于一些教師而言,脾氣往往很暴躁,對于學生回答問題時的錯誤采用極端的語言進行評價,影響到學生的情緒,即使有學生知道答案也不敢起來發言。
二、制約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師的專業素質問題
教師的專業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教師在課堂提問時也可以采用更多更新的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提問的有效性。但是在很多學校中,語文教師年齡偏大,并且學歷較低,雖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與實際需求相比仍顯落伍,提問方式與內容脫離學生實際。而對于年輕的語文教師而言,雖然經過了專業的培訓,但是缺乏相應的實踐經驗,在課堂提問中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較弱,影響到提問的效果。
(二)教師的教學經驗和風格
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雖然也采用了課堂提問的方式,但是提問有效性較差,并且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更加“時尚”的問題會提高提問的效率,在提問問題時,不注意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提問問題的內容和方式也是隨心所欲,更不能準確把握提問的時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產生了較多抵消和無效的提問。
(三)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中,學生要回歸到教學的主體地位上,也是對以往初中語文教學中“滿堂灌”教學方式的否定。但是很多教師忽略了這一點,在課堂提問時也以自己為中心,學生回答問題只是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或者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課堂提問流于形式,也導致了用優等生的思維以偏概全,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
三、促進課堂有效提問的對策
(一)充分了解所要提問的學生
現在很多初中學校中學生都很少,教師應該對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在課前備課時,應該準備好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和個人問題兩類,并且針對個人的問題要盡量準確到某個學生。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應當設計較難的問題,不能用很簡單的問題來提問這些學生。而對于成績差的學生,盡量采用簡單的問題,鼓勵成績差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科學設計提問問題
課堂提問問題的設計,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提問,也就是要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提問,問題的提問要由易到難,可以從成績差的學生開始,然后由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補充,盡量使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都可以調動起來。此外,問題的設計要具有明確的目標,切中學生思維的盲點,這樣也會大大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性,提高學生對于重難點的把握。
(三)創新提問問題的方式
教師在課堂中首先要改變直接提問的方式,要將迂回提問的方式結合起來,也可以提高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其次,教師還要使用情景式提問和串珠式提問的方式,對于部分不喜歡語文的學生而言,教師盡量將問題與情境結合起來,抓住文中的關鍵部分創造情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正確合理的評價
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要進行準確合理的評價,突入評價的實效性。此外,教師的評語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較大,因此教師要注意評語的激勵性。對于回答問題錯誤的學生,不能進行挖苦諷刺,也不能不評價,應該在指出學生問題的同時,保護學生的自尊性。對于具有不同意見的學生,應當鼓勵其進行辯論,營造出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總之,課堂提問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活動,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的環節。有效的開展課堂提問淺層上可以大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更深入一層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吸收知識的能力以及促進智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提問的運用,對這種教學形式進行深入探究,打破提問中的形式主義,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