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霞
摘要:一篇高質量的文章通常是這樣的:“鳳頭、豬肚、豹尾”,精彩的開頭是吸引讀者注意力的法寶,要像鳳凰冠那般引人入勝。一節成功的數學課講究的是導入,引人入勝的導入能迅速抓住學生的眼球,引領學生深入學習。良好的導入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應用能力。故此,文章選擇導入教學作為突破口,探討幾點有效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入教學
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良好恰當的導入能推進課程教學的有效進行。從新課導入環節中學生也能對新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快速調整到最佳學習狀態中。在課前設計與課堂教學時,教師須對新課導入環節予以足夠重視,恰當應用導入技巧展開對新課的導入。文章就導入教學圍繞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實際表演導入,通過復習舊知識來導入新課,動手實踐操作導入法,滲透思想,釋難解疑等展開分析,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新課的導入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這里以《旅游中的數學》為例,可以這樣設計:模擬旅游導入新課:
先演示課件,讓學生觀看神舟5號升天。
師:請大家看大屏幕,你們看到了什么呢?
生:看到了神舟5號發射的過程,宇航員在太空中的照片;
接著,明確任務。
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關于“神舟5號”載人飛船的展覽在中國科技館展出。大家想去看看嗎?
此時,學生的興趣高漲,嚷嚷著“想”
師:好!今天我們就開啟一段模擬旅行,并且探討一些旅游中的數學。
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成功返回都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參觀神舟5號載人飛船的展覽更能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出來,以此作為旅游情境,使課堂教學更加熱烈精彩,在精彩的情境氛圍中學生也能快速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從而激發了學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
二、實際表演導入
課堂導入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良好課堂教學情景的重要一環。教無定法,新課的導入也沒有固定的模式,數學教師要精心設計,靈活運用。新課程《標準》倡導小學數學教師要盡量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都能夠在自主探索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滲透數學思想,掌握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上臺表演,為學生探索數學模型創設便利條件,同時把數學中單純的符號、繁瑣的公式以及抽象的原理形象具體直觀地展示出來。例如,分析“相遇問題”時,就可以組織學生上臺進行實際表演,通過演示,學生也能形象直觀地理解“兩地”、“相向”、“同時”以及“相遇”等專業術語,此時,在自然導入新課。作為教師,要勇于突破現有條件的限制,創新性地進行教學,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成效的進一步提升。
三、通過復習舊知識來導入新課
復習舊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在發現新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要探究的目標。讓學生抓住新舊知識的不同點,鞏固舊知識的同時,讓他們明確新學內容的重點,在懂與不懂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探索心理,在好奇心的激發下主動尋找問題、探索答案。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習新知識做好充分準備。例如,在教學“帶分數乘法”時,出示幾道分數乘法的基礎訓練題,先讓學生去練習。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展開教學。
師:同學們對“一個數乘以分數”的知識點掌握扎實,現在請大家利用所學的知識自主探討“帶分數乘法”,話音剛落,學生們便躍躍欲試,很快進入到了最佳的學習狀態之中。這樣,數學課堂導入就會精彩紛呈。
四、動手實踐操作導入法
古詩有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新課改理念之一是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小學數學與英語、語文等學科比起來是一門偏重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課程,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畏懼心理。通過動手實踐能把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避免了單純的知識講授的枯燥,而且還能使課堂取得不錯的效果。例如,在分析“觀察物體”時,課前先為學生準備了許多正方體的小木塊,每位學生發5塊,教學的過程中邊講邊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我在黑板上畫出五個木塊從各個方向看去的平面圖,讓學生結合平面圖用五個小木塊搭出這個平面圖的立體圖形。
師:請大家用手里的小木塊搭建一個立體的圖形。
此時,學生都積極動手操作起來。很快搭建出符合要求的立體圖形。
原本需要學生在頭腦中構想的一個個小木塊的羅列方式,通過動手操作變得簡單,而且高效完成。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也減輕了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畏懼心理,大大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五、滲透思想,釋難解疑
古詩有云:“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在導入環節滲透數學思想,在整節課教學中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引領作用。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用這樣一個極其簡潔的導入方式,巧妙地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
師:我手上的這支筆兩元錢(此時,我觀察了一下學生),坐在前排的這5位小朋友的坐姿最端正,注意力最集中,我想給他們各買一支,請大家幫我算算一共需要花多少錢?
生:10元。
師:哪位學生愿意到黑板上算一算?
生:2+2+2+2+2=10(元)。
師:如果我要想買10支呢?如何用式子表達出來呢?如果我想買100支呢?
在學生讀式子的過程中,再適時提出:看來這個式子很長很繁瑣,而且還很容易出錯,大家能不能用一個簡單的式子將其正確表示出來呢?
導入環節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解讀教材時進行提煉,也可以通過游戲、故事、童話、謎語等方式體現出來,這種方法重在“滲透”,而且還避免了“說教”的弊端,使教學達到“入水無痕”之效。 這種導入教學為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教學效率打下穩固的基礎。
總體來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數學教學中,只要能使學生輕松、愉快、專注地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使新舊知識間的銜接水到渠成,恰到好處,就能真正把導入教學法的教學功能徹底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張麗、黃郁郁;淺談新課程化學教學導入技能的藝術[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
[2]劉莉莉.利用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數學興趣陰[J].新課程學習,2011(5):127.
[3]王一冬.有效導入,優化教學——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J].新課程.小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