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圴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師要把最有價值的知識,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從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入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因而,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如何培養他們的思維習慣,教師的教學語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語文;教學;藝術
一、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首先是語文教學語言藝術
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有著相同的科學性,但與其他學科又有區別。這是因為語文學科除了它的科學性之外,還有一個其他學科很難具備的藝術性特點-----語感。它是科學美與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在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使這種“統一”得以展現,既能“入乎其內”,評點分析,品味語句,又能“出乎其外”結合相關內容,聯系寫作背景、材料,從本質上認識語言材料。更能準確把握文章主旨,深刻體驗作者情感和語言風格。從這種意義上說,語文課堂教學藝術首先是語文教學語言藝術。
二、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技巧
(一)形象美。這是心理上的準備狀態,實質支配著教師個體對教學的判斷、思考、選擇等行為。教學語言要符合形象具體的規律和形式,用學生熟知的形象誘導他們在聽、說、讀、寫、思中,對字、詞、句、段、篇的初中語文知識進行自我建構和圖像編碼。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在他們身上既體現著發展的共同特征(思維始于形象),又表現出巨大的個體差異,所以教學語言的運用要以學生的知識為背景,學生的興趣為導向,如果教師的教學語言生動形象,描人狀物繪聲繪色,背景逼真,細膩動人,就會讓人如臨其境、如見其行、如聞其聲,收到良好的效果。修辭的運用是達到語言形象美的重要條件,要使語言單體形象美,往往需要運用各種修辭手段,直觀教學手段。
(二) 語言美(簡潔、協調、奇異)。簡潔就是要達到“豐而不余一言,約而不失一詞”“聽說的一切都是需要說的”境界。協調就是要求語言有系統地從已知到未知,由近及遠,由易到難,以及教學內容與學生接受能力間的協調,奇異是做到“人嘗未言之,而我始言之,故言者與聞者,誠可悅而永也”。一句話,就是讓學生聽得明白,說得得體,文正讀得透徹,寫得暢達。
(三) 邏輯美。指教學語言要符合教學內容的內在組織性即順序、層次、系統和學生的思維規律。要求教學語言能深入淺出、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事先必須有嚴密的計劃性,力避不顧客觀實際高深莫測或失之膚淺,盡可能地傳授橫向或邏輯聯系都很強的只是。
(四) 情感美。教學語言應充溢著對學生的深情厚愛,教師把自己的情感滲入教材,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滲透、感染、熏陶、潛移默化去影響學生,讓學生領悟這些語言,領悟人物內心,通過語言的本質和詞語,讀懂祖國山河的美好、人物的高尚和自我人生的向往。
三、增強語文課堂語言藝術的基本方法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不是天生就有的,它必須建立在對語言現象條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礎上,具有直覺性特征,需要驅遣想象,意會言語。它是以淵博學識為基礎,以真知灼見為根本。也需要語文教師不斷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掌握必要的表達技巧,保證語言信息交流的通暢。
(一) 必須強練內功,提高語言質量
從調研情況來看,在日常教學中還有教師不能夠用普通話講課,甚至在教學語言中還有“雜技”出現,這勢必降低教學的質量。比如個別教師在講課中往往會不自覺地帶出一些口頭禪的習慣用語,久而久之便會引起學生的厭煩。有的學生上課不是把精力放在聽講上,而是把老師一堂課說多少口頭禪、習慣用語作為取樂的材料。
(二) 語言生動、形象、富有感情
形象化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要善用修辭和態勢語,把深奧的道理淺顯化,使抽象的概念希形象化。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加深記憶。教師要態度端正、和藹,感情充沛、熱情。要使語言生動,就要注意語氣語調的運用,做到快慢得當,抑揚頓挫,節奏鏗鏘,聲音豁亮。語言形象,就是說講話要具體,言之有物,論之有據,注意運用比喻、夸張、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并要恰當的運用成語、諺語、歇后語等。
課堂語言要傾注極大的熱情,作到情真意切。教師要始終進入角色,以自己的聲、情創造師生協調活躍的氣氛,把學生帶入教材的“特定情景”中去,使學生收到潛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莊重而又和藹的教態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教師充溢于課堂的是殷切的教誨,熱情的期望,不應當是無情的訓斥,冷漠的嘲笑。如何運用情感性教學語言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藝術,是教師人格力量在課堂操作過程中的充分外現。
(三)不斷進行語言修養和藝術訓練
表演是戲劇、電影、曲藝等形式的基本手段和特征,教師要有表演藝術,但并不是把這些都統統學會,而是要吸取這些藝術形式的長處為教學服務。教師要學習相聲演員的激情等等。而且平時就要有意識地進行修養磨練。馬卡連柯在分析教育藝術時指出:他是用15種到20種用不同語調說出“走過來”這句話,學會了在面部、體態、聲音上的不同表達方式之后才成為真正的教育能手的。
在語言修養方面,要下大工夫進行文學修養和詞匯積累,提高駕馭語言的能力。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注意語言藝術的應用,把每堂課都引人入勝作為備課的目標,精心設計。
總之,課堂教學語言是一門藝術,是影響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因素,得心應手地運用它,就如拿到了一把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教師的語言藝術對培養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個老師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一定要學習研究教師的教學語言藝術,加強語言的錘煉和修養,努力掌握并在實踐中運用,使語言藝術達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從而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達到更多更好地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