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卿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信息獲取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而信息源的發展在信息技術升級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本文通過信息源的發展及其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應用研究帶來的影響內容展開分析,希望能夠起到一些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信息源;發展;高校圖書館;信息學應用;影響研究
根據信息技術的發展歷史來分析,這項技術具有特定的信息傳播技術,要想對信息源的發展階段和特征進行了解,那么勢必需要對其內部構造產生影響的因素展開分析,并借助相關的網絡信息技術,通過采集、分類、運用等手段,對現代信息學的發展展開更為深入的認識。在高校圖書館信息內容的管理上,由于其信息源較為豐富,所以工作人員在研究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了解各類信息載體,同時也將高校圖書館信息機構的特點納入到研究范圍之中。
一、信息源的主要發展階段
(一)零階段:點信息源
零階段也可以被稱之為是信息源的萌芽階段。在人類開始對各種生產活動結果記錄,并利用這些內容對其生產進行擴大時,已經逐漸認識到信息源的重要性,對信息內容,開始由原來被動接受,變成主動的探究,信息源的內容也隨之產生。在零階段,其信息源的特征主要是點信息,且信息的數量比較單一,大多是以點對點的方式進行傳播。對于“信息源”這個概念內容,早期民眾的認識也比較模糊,缺乏固定的信息載體。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類利用信息技術所開展的實踐活動不斷深入,信息的內容、范圍也變得越來越廣泛,整體交流方式也會越來越多元,整個“信息源”所產生的作用也就越來越明顯。
(二)第一階段:符號信息源
第一階段屬于是信息源進行發展的初始階段,并且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民眾獲取信息的能力、范圍也在不斷增強,信息源的發展也邁入了正軌。在這個階段中,主要存在著三種類型的信息源,也即是符號信息源、數據信息源和文字信息源,計算機信息化革命對整個時代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而這個時期的信息源,主要表現出了以下這幾類特征:首先是對社會的實際狀況進行了真實化的反映,將其發展的真實性內容反映在了民眾的面前;其次,為社會提供了堅實的信息支持,根據國家發展的實際需求,產生了多元的技術,達到公共利益服務的目的。根據這兩點內容,在第一階段的發展過程中,民眾獲取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三)第二階段:多媒體信息源
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對圖、聲、文內容的一體化整合,一些更為直觀、生動的圖文信息也被創造了出來。在第二階段,針對信息源進行選擇的時候,多媒體具有單向性的特點,且對于信息源所進行的反饋,也存在著零散、延遲和間接的,整體的應用與反饋顯露出了線性化的關系,在此階段進行反饋的意義,主要就是為了能夠對信息源當前,以及未來的行為方式展開修正。當對多媒體信息源進行獲取的過程中出現不夠清晰的問題時,信息的接受者可以利用具有特性化的技術信息,來對信息源展開合理的疏通。像在相關科學研討活動上,前沿科學領域的技術信息在一般的信息源中難以進行有效的獲得,必須要利用相關的科技成果,展開有效的信息發布,確保技術的持有者和需求者,能夠展開面對面的交流,進而對那些新工藝、新技術進行獲取。
(四)第三階段:網絡信息源
作為信息源發展的第三個階段,網絡信息源是當前社會的主流應用,網絡中蘊藏著較為豐富的信息源,且網絡信息源具有較大的容量,各種門類齊全,提取的速度也較快,是用戶進行信息獲取的重要地點。在網絡信息源中,各種紛雜的信息內容在系統積累效應的作用下,對初值的敏感程度,以及在幾何結構的維度呈現上,表現出了無序化的狀態。網絡信息源的內容需要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傳播,同時也需要原信息對信息源展開相應的回饋,這也就間接證明了信息傳播與回饋所共有的復雜共生關系。
二、信息源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應用產生的影響
作為一門對信息內容進行研究的學科,信息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信息源與高校圖書館的聯系也極為緊密,要想對信息源對高校圖書館進行研究,首先,其能夠對信息科學的應用模式進行合理化的說明;其次,在原有的信息源及信息傳播方式下,可以對信息傳播的特點、運行的規律進行深入化的探討;最后,可以對信息生產、信息管理行為實施有效的干預,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一)樹立全新的信息觀
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高校圖書館得的管理人員,需要具備較為完善化的信息意識,并對信息運動對物質產生的導向作用,展開有效的理解,進而培養自身對現實生活中信息運動和信息聯系的關注并利用相應的信息關系,來對信息的獲取和享用進行強調。在研究信息源對高校圖書館信息內容的影響時,大家應該建立一種共識,那就是只有信息得到應用,其才能產生相應的價值,對信息應用觀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了解。信息源的發展,幫助高校圖書館信息應用研究工作,樹立了全新的信息觀。從宏觀角度分析,現代高校圖書館信息應用,需要從大系統出發,分析信息流的現象與規律,構建出相應的理論框架,對一些大型工程技術的合作研究工作,提供切實有效的理論基礎;其次,新信息的應用要注重對高校圖書館信息規律和應用內容進行整合,按照信息的“內核”展開深入的分類,確保信息源中的信息內容可以實現良性化的循環;最后,從微觀角度分析,新信息應用對高校圖書館信息的內涵性展開深化,并加強網絡計量學的研究工作。
(二)規范信息管理行為
針對高校圖書館信息進行研究工作時,隨著信息源內容的不斷發展,其可以規范整個信息管理的行為。對于科技研究工作而言,需要將參與人員的工作能力發揮出來,讓其更好的對社會發展進行推動。所以在對高校圖書館信息管理行為進行規范的時候,需要利用信息源的發展情況,把握住要點:首先是組成鑒定委員。通過對與高校圖書館相關的科學技術專家庫進行健全,能夠杜絕一些不良情況;其次是利用情報檢索機構,來為高校圖書館提供查新報告。相關科技管理部門會建立嚴格化的科學評價標準,確??萍夹畔⒕哂虚L期保持的價值。
結語
總而言之,在網絡信息源的基礎上,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對其發展情況,以及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應用研究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深入化的理解和認識,結合實際情況,確保都能夠用正確的心態融入到網絡生活之中。
參考文獻:
[1]陳榮,蘇凇,竇文宇.對信息源的正向跟隨傾向對決策效果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45(08):887-898
[2]李炳英.信息源的發展及其對信息學應用研究的影響效應[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2(10):8-12
[3]李國柱.芻議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