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含
摘要: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如何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這個問題應當引起信息課教師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有效
小學信息技術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重在培養小學生創新意識、增強小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然而,當前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問題,因此如何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這個問題應當引起信息課教師足夠的重視。
一、課堂教學準備階段
由于信息技術課堂相比傳統課堂較為特殊,因此需要提前準備的涉及方面較多,教師在課堂前一定要進行機房、軟件、網絡和教學素材的準備。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首先要對機房的設備進行檢查,包括機器是否有故障、設備是否齊全、教學軟件有無安裝,網絡是否暢通等等。有些教師對這方面的意識比較低,導致經常會因為一些硬件軟件的問題而被學生打斷教學,影響課程效率和進度。而且,錄入課程相關的素材也很重要。另外在備課階段,由于信息技術課程都是循序漸進的,有些內容之間會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教師應當認真梳理課程進度,并且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
二、課堂正式教學階段
(一)以學生為主體
在新課改下,以前教師在傳統模式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已然改變。我們應當知道,教師要教授給學生的不光是單純的知識,而是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因此需要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占主體地位,教師則是幫助學生完成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教師在講知識時應當注意聯系實際,以常用的軟件作為范例對學生進行講解,展示其功能,強調存在的共性和關鍵點,并適當留些軟件的功能讓學生自己進行發現和探索,在學生熟悉并能正常運用后,對于其他一些軟件學生也能進行簡單的操作,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創造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使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升課堂趣味性
電腦對小學生的吸引力是很大的,但是在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卻往往提不起興趣,這時候就需要利用小學生愛玩游戲的天性,將游戲與教學結合起來,比如在讓學生掌握鍵盤輸入時,可以應用某款打地鼠游戲,地鼠舉起的是字或是簡單的詞組,輸入正確即可消滅地鼠。這種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打字速度和反應能力,還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另外,小學生對新奇的事物總是充滿著躍躍欲試的心情,因此要多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通過他們自身來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
(三)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需要教師賦予他們目的性,否則學生會因為覺得所學知識沒什么用或者離生活太遙遠而產生倦怠心理,以至于影響到課堂的教學。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會使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提高了小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學效率。沿用之前電子相冊的例子,在進行教學時小學生可能想不到他們要拿電子相冊做什么,制作的動力可能無非就是好看、新奇,這樣很容易讓他們厭倦,因此我設置情境“今天是某學生媽媽的生日,該學生想制作電子相冊送給她,請同學們幫幫忙”。如此一來,學生就會想到可以制作電子相冊來送給親人,這樣學習的積極性便被大大調動起來,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會有很大幫助。
(四)交流合作,自主探究
信息技術是在不斷發展的,為了給學生以后的信息技術學習打下基礎,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基于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讓學生之間加強交流合作。比如有學生可能會通過自己的探索從而發現某軟件在應用時的一個技巧,這時經過與其他學生的交流之后就能使其他學生也能獲取這個技巧。教師可以按照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進行分組,不僅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組內的共同進步也使組與組之間形成一種良性競爭,大大提高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加強課堂管理
1.對時間進行合理分配。由于一堂課的時間只有四十分鐘,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課堂時間的分配和管理,合理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最大限度地利用課堂時間,爭取能在課堂中完成教學目標。另外注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對于課堂活動的安排不能太過花哨繁多,有時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會變得比較分散,教學內容無法深化,課堂效率低下。
2.對課堂教學紀律的管理。良好的課堂紀律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總會有學生貪玩而不去完成教師布置下來的練習,這樣不僅使自身學習受到影響,還會打擾到其他學生的學習。因此在練習環節的時候,教師應當著重注意這些學生,發現之后要予以告誡并督促其學習,避免影響教學質量。
(六)關注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信息技術課堂的重要環節之一,其可有效鞏固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對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但許多教師在學生參與練習時做的不到位,沒有起到良好的引導的作用。有些教師會說:“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舉手提問。”但是我們發現這樣說的效果似乎并不好,教師應當考慮到一些學生性格靦腆、內向、不愛說話,因此最好經常走動,主動觀察、多指導,發現學生操作有問題時應進行指點,看到學生有疑惑時及時解答。
三、課堂教學小結階段
在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里小結必不可少,學生需要通過教師的總結來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在這一堂課上究竟學到了什么。但很多教師往往只是在臨近下課時潦草總結幾句,而且還跟課堂教學內容無關,多半是讓保存作品之后關閉電腦,因此在學生匆匆忙忙地結束課程之后,回想起來卻沒有一個整體的認知,這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其很可能在下一周再上課時已經對前面的知識記憶模糊。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每堂課結尾做好小結,幫助學生回顧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應對學生的課堂學習做出適當的評價。多鼓勵少批評,這樣一堂課上完之后學生才會有充實之感,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才更加牢靠,課堂效率自然而然便提高了許多。
總而言之,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課程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如何實施有效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是一個值得信息課教師思考的問題。我只是結合自己的經驗談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作為教師,我們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在課堂的方方面面提高教學效率,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創新,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