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春紅
摘要:情景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的情境中充分的對知識的運用得到了解,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這個教學方法對教師工作的要求很高,本文對情景教學法中教師的原則與方法提出了一些觀點。
關鍵詞:情境教學
一、英語情境教學的要點
英語情境教學法也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與學習能力,根據課程要求和對學生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設計貼近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而后利用讓學生獲得實際的學習感受,增長能力,提高學習成果。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與自主性。
我們都知道,對于小學生來說,沒有興趣的引導,讓他們完全自主的展開學習是不合實際的。沒有興趣,學生就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教學就難以收到成果。而情境教學的一大要點就是利用實際的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對英語的使用產生更強的認識,促進他們來進行自主的學習。
(二)讓學生獲得對知識的認識。
在情境教學之中,通過實際的情境,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創建和諧快樂的課堂氣氛,同時也使教師能夠更好的對學生進行了解,從而提升教學效果。學生在貼近現實的學習環境中,能夠得到更多的語言使用的感受與經驗,同時將抽象的語言使用與實際的情況相結合,在輕松的學習氣氛中起到了能力成長的效果,這無疑是符合學生天性的。
(三)在各個教學過程中都可以得到應用。
對于情景教學法來說,并不僅僅是將情境作為教學的引入點或者總結,在情境教學法中,情境的應用應當是根據學生知識與吸收能力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同時也要涵蓋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情境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都能起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對知識利用的深化的作用。情境教學并不是像過往的教學方法一樣,讓學生對單詞句式知道和記住就可以,更重要的是對于語言如何加以運用的教學,這一點是情境教學方法中最為關鍵的。
二、教師在情景教學中應當發揮的作用
(一)對情境的選擇和設計要多加注意。
在教學情境的編制中,不僅要依據生活,更要高于生活,不僅要依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情境的編制,更要為教學目標所服務,讓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在課程設計中,要對課程的內容與要點了然于心并有所提煉與感悟,從而明確課程設計的要點和基本點,然后就是對情境的話題與要點的設計,使教學情境既符合學生的天性與生活習慣,又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能力,使他們能夠正確的掌握課程的要點與目標。
以運動與游戲這一課程為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不到冰球或者滑冰這樣的運動,但是他們對足球,籃球和田徑運動卻有著一定的認識,就可以利用這些運動作為切入點,模擬運動會進行中的場景,讓學生在運動準備時或者在運動之后對自身的行為進行描述,讓學生對運動項目的單詞和運用方法得到了解,學生在生活中也就能夠熟練的運用這些詞匯,達到了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也得到了增長。在課堂上創建有趣味的生活情境,不僅能夠增加學生的知識,也能增長他們的興趣。而讓情境教學發揮作用,對情境的選擇與設計就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才能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效果。
(二)對于情境教學的全過程加以控制。
教師在情景教學中的職責是對學生的情境運用加以指導,讓情境能夠運行和發揮作用,同時也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情境中得到活躍,充分的提高能力。學生對于新的學習內容總是難以理解,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對學習內容加以復述和重復,并在生動的問題中加強學生的認識。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對于知識和要點就得不到正確的認識,提升能力也就無從談起。以周末活動這一章的課程為例,學生的周末活動理所當然應當是豐富多彩的,不過也有許多課程中所說的活動學生并不了解,同時這一章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對自身的周末活動來進行描述,在情境教學時,可能會有一些學生會害羞而難以對自己的周末活動來進行描述,或者一些學生不知道應當如何對自己的情況加以描述,這時候教師一方面可以組織小組活動和討論,讓學生們應用英語來對自己的周末來進行描述,也要對難以表述的學生進行指導和鼓勵,讓他們也感受到英語的作用。對于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加深要加以指導并輔以耐心,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加以指正,避免錯誤的語言運用習慣影響到日后的學習。
(三)引導并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
小學生生性好動,難以被束縛和約束,教師在創設和應用情境的過程中,倘若不過是干巴巴的敘述,學生們是不會受到情緒的感染的,達到情境教學的效果也就無從談起。學生的情緒需要教師來進行帶動,這就要求在情景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活躍起來。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具備充分的教學經驗與對自己的學生的了解,才能針對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情境教學的狀態中去。這個過程中的要素包括教師活躍的肢體語言,對學生話題與生活的了解,歡樂的課堂氣氛等等,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教師的情感投入,教師如果沒有全心全意與學生進行情境構建,那么學生就不容易被施加影響。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尤為實用。我們都知道,相比于母語來說,其他語言的學習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使用機會,所以很難收到成效。而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布設教學的情境,就能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補充和發揮成果。而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就要起到作用來幫助學生對知識得到更充分的了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