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亞靜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新教學理念的提出,都對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景教學模式集趣味性、感染力、科學高效于一身,具有不可忽略的優勢特點,將其有效運用到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之中,勢必會產生不俗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研究與嘗試,在反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使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化學; 情景教學;策略探究
長期以來,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獲得更大進步,一直是所有教師面臨的難題,情景教學的提出與實踐,有利于扭轉這一不利局面。本文通過論述情景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用的益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對情景教學進行了深入分析與探究,提出了幾點合理的教學策略,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化學成績。
從字面上看,教學本身就分為教與學,兩者既相對獨立,又密切相連,這種對立矛盾的關系需要教師具備辯證統一的教學思想,將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做到以“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由此不難看出,對于高中化學課堂的教學來說,將情景教學合理恰當地運用到其中很有必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在此基礎上做出論述,具體分析如下:
一、情景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應用的益處
在提倡新教學理念與方法的新式教育制度下,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大膽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由于高中化學屬于一門較為抽象與微觀的學科,因而導致很多學生對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情景教學的方式利用具體形象的情境創設,使學生們以身臨其境之感來實現對知識的直觀、具體了解,不僅培養了學生們的興趣和觀察能力,而且有效激發其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形成良好地鉆研探究知識的品質,進而完成對化學知識系統、全面的學習與掌握。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化肥與農藥一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們來到田間,觀看農民對農作物施肥與噴灑農藥,并結合課本,向學生講述其化學成分與制作過程,如氮肥包括尿素[CO(NH2)2]、氨水[NH3·H2O]、氯化銨[NH4Cl]等,從而使學生們在這種真實情景下對知識的記憶更深刻牢固。
二、高中化學情景教學的教學策略
(一)貼近學生生活設計教學情景
在高中化學的情景教學實施過程中,要以實際生活作為背景和基礎,讓學生對知識活學活用,真正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做到學以致用,這也是新課程教材所提倡的教學要求。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其在親切自然的生活情境中掌握化學知識,用學到的化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一課時,教師拿來放置一段時間的蘋果以及生銹的鐵鍋,讓學生們觀察其表面發生的變化。從蘋果發紅的表面和鐵鍋黑色的銹跡,來說明兩者都是產生了氧化還原反應才形成這樣的結果,進而在利用生活材料的同時,把學生們帶入生活情境當中。通過實際的生活現象來理解化學反應的過程,有助于加深知識的記憶、理解。
(二)結合實驗與問題創設教學情景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是從科學實驗發展演變而來的,因而課堂情景教學的創建離不開實驗的輔助,同時需要在演示操作實驗的過程中,通過向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來進行思維的引導與啟發,有助于學生思維模式的訓練和觀察思考能力的培養。而且一旦設計的實驗新穎,提出的問題獨到,必將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更加投入地進行研究與探索,充分激發了其好奇心與求知欲,帶著疑問來思考與實踐,會使學習效率成倍提高。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化學鹽類的水解一課時,教師首先提出鹽溶液是否必然呈中性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測定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值,在實驗進行中,接著提出其最后的酸堿性,滴入酚酞后又會出現何種現象?通過這樣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與研究,從而在實驗與問題的情景當中,重新對化學知識有新的認識,從實驗現象中深刻理解理論知識。
(三)以教材知識為基礎創設情景教學
任何教學方法的方向最終都要回歸到教材本身,高中化學的情景教學構建仍然要以教材的理論知識來作為基礎。所以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其理解與掌握能力,來進行新課程的講解與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易于接受知識和運用知識,做到理論知識的合理銜接,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例如:在講解人教版高中化學分子結構與性質時,教師通過讓學生們比較乙醇分子與乙烷分子結構組成的不同,聯系已經學過的乙烷分子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來推測、驗證出乙醇分子的結構組成,從而使學生在對兩者的比較思考中得出結論,借助此教學情景,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做到溫故而知新,將新舊知識很快聯系起來。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新教學理念的提出,都對教師的教學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景教學模式集趣味性、感染力、科學高效于一身,具有不可忽略的優勢特點,將其有效運用到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之中,勢必會產生不俗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研究與嘗試,在反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教學方法,使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的提升。